8月23日.颱風溫黛吹襲香港

十號颶風信號現正懸掛,各位市民請注意安全。

回首當年,時值1962年8月底,颱風溫黛吹襲香港,過後滿目瘡痍。整個沙田被淹沒,艇家如臨大敵,市民被困、房屋被毀,糧食搶購一空,受災人數以萬計。時至今日,除無家者外,極少有市民無家可歸,捱饑抵餓的情況,雖然如此,亦注意不要將颱風視同求冒險、尋刺激的機會,亦須紀念那些仍然餐風露宿的無家者、緊守崗位的戶外工作者們。

圖源:政府新聞處

好立克 他忘記了一個好日子

1958年的好立克廣告,竟然被包裝成紓緩壓力的飲料。漫畫中的男主角,生活壓力過大,就連結婚紀念日也忘掉了。

怎麼辦呢?神奇的好立克發揮作用啦。只要每天晚上喝過好立克,就可以「鬆弛腦部精神緊張」、「安然入睡」及「精力充沛」,從此以後,幸福再度降臨這個家庭了。

值得留意的是,當年好立克已有朱古力味。

華僑 1958-08-04

維他奶小姐贈送毛巾

今日飲維他奶只求解渴,較少與健康飲品扯上關係。六十年代,維他奶卻以健康飲品的姿態出現,自詡「最快補充體力」飲品。為了推廣品牌,香港荳品公司更於炎夏之際,向正在飲用維多奶的市民贈送毛巾。

事隔五十多年,大多數飲品公司改為向市民免費派送飲品,推廣形式亦更加直接了。

 

灣仔舊事:春消失中的海岸線:北角(下)

約一九一零年代的七姊妹海灘


七姊妹道的命名及地理位置

開埠初期,七姊妹屬於海旁地段。根據前人所述,七姊妹之稱,原於當地海灘的七塊礁石,後來民間附會地理特徵,虛構七位女子,共誓自梳不嫁,不料其中一人受到家人壓力被迫成婚,堅決不從,有意輕生。其他六位姊妹亦痛感身世坎坷,故七人決意共赴黃泉。由於不見屍首,只見礁石七塊,該處遂名「七姊妹」。

綜觀七姊妹一帶的填海工程,基本由西向東進行。而今日七姊妹道的範圍,原是昔日七姊妹全區所在。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由於開闢道路,七姊妹礁石所在被填,今日找不到石塊痕跡。


二、三十年代: 七姊妹泳灘盛極一時

一九三零年,七姊妹開始進行填海。然而,工程的進展並不順利,糖水道以東填海項目,歷時二十二年,才告終結。究竟有甚麼力量阻礙工事進行?原來與游泳熱潮有密切關係。

一九三三年,對於七姊妹泳灘來說,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年。當年,年僅十五歲、經常於七姊妹習泳的香港女飛魚楊秀瓊打破全國運動會四項紀錄。正當七姊妹泳灘備受華人注目之際,政府卻公佈翌年收回泳場,用以填平泳灘,廣設貨倉,開拓道路的消息!

香港女飛魚楊秀瓊(1918-1982)

約三十年代.南華會七姊妹泳棚(照片由南華會提供)

當時,八大游泳場公推南華會張寶樹、華人會黃錦英、銀行會盧寶賢等人為代表,祈求政府收回成命。張寶樹等人決議透過「聯稟」表示不滿。所謂「聯稟」,便是今日的收集簽名,聚眾聯署,增加聲勢。此舉雖令政府暫緩填海,而七姊妹泳棚最終於日軍進攻香港期間,全部毀於炮火。

約一九三二年.北角七姊妹海旁,填海工程即將開始。

今日七姊妹道東望,難以想像這條街竟是昔日海岸線。

今日七姊妹道西望

重光之後,由於泳棚被毀,再沒有人反對填海,故政府遂得再度開始工程,填海直至一九五二年結束。

抗戰前後:新填地的北角難民及集中營

早於一九三零年,政府已經開始於七姊妹進行填海,這幅新填地雖無地標,卻隨著日本侵華而出現了具有時代符號的建築物。

一九三八年,大量國民黨軍隊率家眷南下,人數逾萬,鑒於南下人數極多,香港中外善長自組「緊急難民救濟會」,覓地興建營舍,收容難民,並供給衣食,務使黎民不飢不寒。

一九四五年.北角鳥瞰圖
North Point Camp即集中營所在

一九四一年,日軍佔領香港後,急需囚禁大量敵軍。北角難民營立即改成集中營,主要囚禁加拿大軍人。日軍為紀念陣亡將士,決定於寶雲山山頂興建忠靈塔,大量戰俘因建塔勞役至死。

日建忠靈塔,重光後被炸毀

香港重光後,難民營恢復原有用途,由社會福利處負責,安置本地災民。根據一九六六年資料,北角難民營設木屋十間,安置人數超過一千人。

昔日集中營,即今日英皇道遊樂場

四十年代中期:麗池舉辦香港小姐選舉

根據約一九四零年由日本皇軍繪製的香港地圖,麗池一帶,尚未填海;而參照一九四五年的香港鳥瞰圖,麗池一帶,已經填海,由此推敲英皇道海岸線稍稍突出的小塊土地,是來自四十年代的填海工程,而究竟由港府還是日佔政府所填,即有待考證。一九三九至四零;四七至五二年,政府於北角進行填海,東至麗池為止。直至一九五二年,麗池以西的沿岸地帶才成為一條直線。

一九五零年十月北角填海示意圖
填海前,麗池兀出於海岸線之外

重光之後,浙江寧波人李裁法出任麗池總經理,上任後,為了令這個偏遠之地吸引貴客光臨,特意開辦香港小姐選舉。不少人以為第一屆香港小姐選舉由無線電視於七十年代首辦,其實早於一九四六年,李裁法已經將上海選美的做法引入香港,引起輿論熱潮。當年選舉,由李蘭勝出,這位出爐港姐,相信大家也很熟悉,看過以下廣告便會知曉了。

關德興與李蘭.今日經已成為海天堂的二次創作

五十年代初期:麗池夜總會走向衰落

一九五二年五月三十日,李裁法再辦香港小姐選舉,最後由但茱迪奪得冠軍。但茱迪其後代表香港出選第一屆環球小姐,再奪得殿軍,更參演由尤伯連納領銜的《國王與我》飾演嬪妃,算是為港爭光!

左一為但茱迪

然而,由於李裁法涉嫌招收黑社會會員,被勒令離港,麗池亦隨之走向衰落,未幾改建成今日麗池大廈。

今日麗池大廈

五十年代後期:建於新填地的公屋樓王

一九五七年落成的北角邨又稱「渣華街廉價屋」,被譽為「亞洲最壯觀建築計劃」,無論在設計及用料,皆特別講究,造價亦較其他屋邨略高,導致當年曾有三分一中籤者嫌貴不願入伙。然而,這個面臨海景,環境優美,有「富貴廉租屋」之稱的北角邨,長期位居港島區的公屋樓王,可惜該邨於二零零二年拆卸重建,其風景人情只能從相片追憶,能不惘然?

拆卸前的北角邨(感謝網民Benny Lai借出照片)

綜合北角七姊妹多年填海發展,得出簡圖如下:

製作團隊

製圖、美工:Stephen Cheung
資料搜集:Nicky Wong, Fung Wing Chi, Vivian Ngo, Jacky Yu
攝影、撰稿:Jacky Yu

醉瓊樓

醉瓊樓,全名為九龍醉瓊樓飯店,屹立於西貢街已五十多年,是香港著名的客家菜老字號。姚劍成是第三任主理人,是客家梅縣人,於1975年來到香港,於1998年投資醉瓊樓。

香港最早期的客家人可追溯至公元1685年,淸政府頒令「復界」後由內地遷徙而至的工人。於1971年,香港客家人口約為60萬人。

最早期的客家菜主要是家庭菜,如客家盤菜。於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客家菜才出現於香港的菜館中。由於不少客家人聚居於石硤尾附近,區內的客家人開辦飯店提供廉價的客家菜,到60年代開始,客家飯店紛紛出現,最高峰時有多達80間菜館,而最知名的有本文的醉瓊樓和泉章居。醉瓊樓曾經有46間,分佈於香港各區,每間有不同老闆,大多沒有關鏈。由姚氏主理的九龍醉瓊樓是最早開業的一間,堅持提供最正宗客家菜的味道,保留「鹹香肥美」特色,菜色五十年不變。牆上掛着用毛筆手寫的菜牌,就是最好的見證,更新的只是菜牌上的價錢。

地址:佐敦西貢街7號地下
相片:Lai Ty
撰文:Jancy Leung

新樂酒店


路過新樂酒店,你可能只看到大堂滿是內地自遊行旅客。你可曾想過新樂酒店曾經是粵語片明星出入之地,有一段星光熠熠的過去。

新樂酒店由許讓成建立。許氏生於廣東惠陽,在二十年代初來港開設金舖及建築公司,當時香港政府有意發展當時一片荒蕪的九龍半島,許先生把握契機,於彌敦道和柯士甸道建立新新酒店及樂斯酒店,於1950年再建立新樂酒店,三間酒店生意不錯,許氏再度於1961年,創立百樂酒店,成為「酒店大王」。

新樂酒店是當時彌敦道最豪華的酒店之一,入住新樂酒店更是新份象徴,於地下的新樂酒樓是接待親友的第一選擇。開幕當天大批粵片明星作嘉賓。一個又一個電影明星於酒家內傾劇本或談天,于素秋,南紅,薛家燕,胡楓等都是常客。李小龍每逢假曰隨家人來酒店飲茶,名符其實是「明星飯堂」。

多年來,新樂酒樓以手工點心及傳統粵菜已吸引一班熟客,定期來聚會的包括書畫會,已辦了周末例行聚會三十年,為酒店加添一點書卷味。可惜人情敵不過租金,成為另一間因加租而結業的老店。

地址:佐敦彌敦道223號
相片:Lai Ty
撰文:Jancy Leung

信興酒樓

信興酒樓成立於1936年,當年深水埗附近有一個由1924年建成的碼頭,那時主要是荃灣一帶居民往中、上環的出入口,再加上有巴士總站和桂林街街市,人流暢旺,於是信興第一代老闆羅如璋便在這區開設酒樓。另一家酒樓北豪也於1966年於北河街開業。信興創立近80年,從未停業,就算在日軍佔領香港期間,都只是停開了幾天。現時信興的裝修是1983年留下來的,今日看來亦相當懷舊。據服務信興大半輩子的掌櫃潘羽貞講,40年前,來飲茶的多是男人,後來就多了一家大細,當年女人是不會獨自上茶樓的,今日,在老街坊盤踞的信興,若有美少女幫襯,當然也會觸目的。信興的兩道殺手鐧,普洱茶與懷舊點心。茶是於1960年6月16日入職的馬德輝師父調配,店內有茶倉,茶陳了十年八年,再搭配新茶。半世紀前酒樓用的是茶盅,一盅冲到兩杯茶,後來因年輕人不會用茶盅,就改用茶壺了。信興沒有點心紙,點心車也不多,每次熱辣辣點心一出籠,茶客便一湧而上搶心水點心,這種制度,恐怕今日後生未曾多見。招牌點心有豬肚燒賣、 鵪鶉蛋燒賣、大包和糯米雞等,而老食客最喜歡就是一籠點心再叫個白飯,這種食法是因為以前的勞動階層要填飽肚又想慳錢,氣力滿滿的去開工。時至今日就算退休不用工作,也慣了這樣吃飽飽。信興的標誌是一艘帆船,想當然是和當年於碼頭附近創業有關,但再想深一層,也和香港本來是個漁港的淵源連繫起來。

地址:深水埗桂林街95號地下
照片:Lai Ty
撰文:Sharon Lam

精英管治?(二):行政會議成員李國章


新舊對照:青年時期與今日的李國章

二〇一五年八月四日,行政會議成員、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成員、前中大校長李國章批評衝擊香港大學委員會的學生猶如紅衛兵,還指出當晚還被打中右邊腎臟,弄得當晚需要即時檢查尿液,幸好沒有摻血。

這位言論火爆的教授,自八十年代已經聲明顯赫。李國章出身於名門望族,是東亞銀行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胞弟。八十年代,李國章已經是中文大學外科學系第一任講座教授及系主任,一九九一年,針對香港不能用屍皮移植的問題,其領導的外科學系成功研發人造皮膚,應用於表皮移植,為皮膚受創的患者帶來福音。

一九九二及九五年,李國章兩度當選醫學院院長。

一九九六年,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然而,醫科聖手能否代表有政治智慧?學術水平能否等同政治、管治水平呢?

二〇〇二年,李國章出任教育統籌局局長,任內推行三三四新學制,面對教師因教改壓力而自殺一事,李氏指出:「如果教師接受不了,可以選擇參加提早退休計劃」。

二〇〇二年十月,李國章提出香港中文大學與科技大學及教育學院合併,引起學界激烈反對,並曾回應「權在政府,最後由我話事」。其時浸會大學校長吳清輝批評指「政府官員即使職位多高,也不可當沙皇,要求院校依其意思行事」。

二〇〇七年,李國章舊事重提,要求中文大學與教育學院合併。當時,有教院職員作供指,若教院不歸併入中大,便會被「強姦」。

二〇一四年,大專針對八三一決定進行罷課,李國章說:「如果真係犧牲……做甚麼呢?你可以退學啦,如果你退學,真的對你自己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犧牲……」

俗語云:「醫者父母心。」無可否認,李氏醫術高明。但推動教育改革、強迫中大教院合併,語言涼薄,為求目的,不擇手段。近期又獲委任為港大校務委員,肩負政治任務,防礙學術自由,究竟李氏舉措是否一個醫者、一個教育家、一個父母官所為,筆者不敢評論,留待大家自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