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 | 翻舊相 為銅鑼灣起底

明報 | 翻舊相 為銅鑼灣起底

銅鑼灣鬧市商廈林立,原來數十年前有一座山丘,被夷平後才建成一座座高樓。中學教師余震宇從小對歷史感興趣,長大後成為「歷史偵探」,翻閱舊照片舊文件,把所住之處一一「起底」,小時候住過的銅鑼灣,當然也是其目標之一。

網上交流歷史相片 著書講地區史

余震宇沉醉香港歷史,2013 年在 facebook 開設「香港舊照片」專頁,與網民交流香港歷史圖片及心得, 又曾出書講香港不同地區的歷史,昨日更出席講座,分享他追尋銅鑼灣歷史的小故事。

說起銅鑼灣的變遷,余如數家珍,指該處開埠初期被渣甸洋行買入,其後轉售山丘地皮予利氏家族,成為「利園山」。余震宇稱,利園山原打算種鴉片,但利氏家族看準當時地產業前景,加上當時賣泥予政府填海,可取得填海地皮,故利氏家族於1930 年代開始逐步夷平利園山,1970 年代完成。余震宇說,利園山現為利園一期及希慎廣場一帶。

電車路弧度成重要線索

在追查銅鑼灣歷史時,余有如偵探般從一幅幅舊照片開始推斷。他分享看舊照片的秘訣,就是要先認出地標,例如從銅鑼灣的舊照片中看到牛奶公司的招牌,令他聯想到過往曾為牛奶公司貨倉、現為皇室堡附近的位置。他說,電車路及建築物排列的弧度亦是重要線索,為追尋地標,亦促使他開設舊照片的 facebook 專頁。

余表示,一般而言在照片上找到線索後,就要翻閱舊文件去了解實况,笑謂翻閱舊報紙經常「食白果」,曾試過一日翻閱了近 200 份,仍然一無所得,更曾讀了逾千份報紙,也只能整合到兩個歷史故事。余更會到土地註冊處查冊,甚或到政府檔案處查閱舊文件,對香港歷史作「地氈式搜索」,最後把所有資料抽絲剝繭,再慢慢湊起一塊塊拼圖,才能呈現較完整的歷史面貌。

發掘資料當消遣 嘆港欠檔案法

余說,下班後和放假時到處尋找資料,不失為他減壓的一個好方法,「有人以打機消遣,有人以攝影消遣,發掘資料就是我的消遣」。

查找資料的過程中,余震宇發現香港不少資料檔案殘缺不全,慨嘆香港欠缺檔案法,資料系統亦不完善,如有機會希望能到訪英國檔案館,繼續發掘更多香港歷史。

 

 

 
 

壹周刊 | 中環新海濱 平民冇份

無論戰前、日佔、戰後及回歸,中環海濱成為管治權力的象徵,感謝壹傳媒的訪問,將拙著《上半山.下中環》的其中一條主線勾勒出來。

// 中環海濱實際上是把維港海旁變成商家和有錢人專享的地方……有錢咪喺入面睇演唱會。冇錢,咁咪喺天橋,喺核心外圍聽。」//

// 五十年代開始建設的第二代香港大會堂,更是港英時期讓市民參與海濱規劃的傑出例子,由社會賢達牽頭,下面有好多團體。嗰時好多意見都收集到,政府又從善如流。//

 

壹周刊 | 封面故事 千億新搶奪

壹周刊 | 封面故事 千億新搶奪

英國佔領港島初期,將軍營置於金鐘、中環一帶;為了保安, 政府和外國商行亦將總部設置於中區。怡和早在一八四一年, 港島正式被滿清割讓前,就建設了渣甸大廈( 現時會德豐大廈的位置),成為中環海旁的第一批商家。及後,置地亦隨着不斷延伸的中環海旁建設了太子行(現太子大廈)、 皇后行(現文華東方酒店)以及後期的康樂大廈(現怡和大廈) 等多幢臨海商廈,成為中環的大地主。

新聞透視 地!地!地!

自開埠以來,填海是拓展土地的重要手段。自回歸前《保護海港條例》頒行之後,維港兩岸自此禁絕填海。近日有倡議於維港以外填海,我等表示反對,原因:

一、填海破壞沿海生態;
二、全港棕地達1200公頃,相等於60個維園,政府未加善用;

現時政府擬改變市區多幅土地用途,興建插針樓,並無顧及社區負荷,更荒誕者,建議利用郊野公園建屋,影響居住質素。
另外,新界棕地,政府卻不著手善用,無論新界東北、橫洲規劃,更對當地居民開刀,導致其流離失所,側重地產商及地方豪強利益,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普通大眾應該加以留意,並提出反對,從長遠解決房屋供應需求。


香港海事博物館維港故事講座  |  開埠、戰後、回歸──中環的海濱規劃

香港海事博物館維港故事講座 | 開埠、戰後、回歸──中環的海濱規劃

「開埠、戰後、回歸—中環的海濱規劃」順利完成,多謝海事博物館的邀請及市民出席,由於座位不敷,本網謹此致歉。剛才試循歷史角度,可知中環海濱由戰前的封閉、戰後的開放,回歸之後再度重門深鎖,那是一種倒退的海濱規劃。

身為香港公民,我們必須清楚自己的權利,爭取屬於我們的海濱休憩空間,還我們及下一代有更美好的宜居之所。

 

明報 | 舊照追溯香港今昔

明報 | 舊照追溯香港今昔

一為興趣二為準備教材,余震宇儲存了大量歷史圖片,二○一二年,成立「香港舊照片」臉書專頁和網站,起初只為方便備份,透過分享昔日舊照,讓香港人在網絡世界認識本土歷史。沒想到網民反應熱烈,有的更願意分享自己收藏的昔日舊相;至今專頁上載達四千七百多張照片,分門別類,從十八區、廣告設計,到最大項的建築景點的新舊對比,儼然是一個「近代香港史」的交流平台。

一直以來,余震宇和義工團隊,致力將「香港舊照片」發展成「網上平面博物館」,除了在專頁分享相片外,還成立網站以製作更深入詳細的紀錄,有的蒐集資料撰文,有的策劃宣傳展覽,默默為香港本土歷史的推廣傳承而努力;其後還得到出版社邀請,出版「消失中的風景」系列《港島海岸線》和《九龍海岸線》兩書,余震宇捨棄傳統連篇累牘的歷史書寫,透過照片、文獻、地圖和掌故舊聞,以地理為切入點講述香港沿岸地區的發展,並得到義務建築師幫忙繪製填海地圖,讓讀者更容易了解香港的今昔變化。最新著作《戰後香港寫照1945 – 1967》則集中記錄二戰之後,香港在政制民生方面的發展和改變。

Untitiled
明報 | 翻開舊照片 同尋香港史

明報 | 翻開舊照片 同尋香港史

一張舊相片,背後有幾多歷史?訴說着幾多人的故事?
當人人高舉「本土」,其實我們有多了解腳下這片土地?
一幢幢高樓之下,是曾經的大海還是農田?
余震宇在二○○六年開始收集舊照片,並於二○一二年開設「香港舊照片」專頁。
各路同好紛紛貢獻私人珍藏,用一張又一張舊照補足了香港歷史的空白。

蘋果日報 | 維港百年滄海桑填

港英政府自十九世紀中開始填海,一直以「磨平海角、填平海灣」為方針,港島及九龍半島彎彎曲曲的天然海岸線慘遭分段填平,原生地理形態從此再不復見。余震宇不忍維港昔日風光被人遺忘,三年前開設facebook專頁「香港舊照片」,重溫昨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