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摩天輪營業爭議 - 從歷史反映的海濱規劃問題

中環摩天輪營業爭議近日成為炙手可熱的議題,其所屹立的中環海濱,無論以歷史的角度,或者藉今日公共空間的角色而言,反映其海濱政策的極其封閉,由政府促成而且單向的規劃佈局,遠遜戰後初期的官民共用原則。筆者擬借短文,指出今日使用中環海濱空間的荒謬,並嘗試以歷史角度指出,香港的海濱政策正在倒退,仿佛重回十九世紀末期,刺激大家的思考,試圖反省今日的海濱規劃存在的問題。

高消費的海濱空間

中環摩天輪的所在地,附近是海濱活動空間,平日以鐵絲網圍繞,重門森鎖,閒人不得進入。較早前黎明舉辦演唱會,「核心外圍」一度成為市民毋須購票亦可在外同慶的代表詞。然而,「核心外圍」卻突顯了不消費便須呆站在演唱會場外的一群,說明了位處中環商業地帶的海濱空間,是一幅付費才能進入的地段。中環海濱活動空間網站,明碼實價,劃出四幅地段,供主辦活動者租地使用,無論紅酒巡禮、荔園機動遊戲及紅星演唱會等,皆須大破慳囊,才能盡興而歸。無獨有偶,中環摩天輪票價一百大元,其費用、其格調,與這片黃金地段互相呼應。設若拿不出錢,休想在海濱盡興。

歷史全為商業服務

根據政府頒佈的《中環新海濱三號用地「綜合發展區」地帶規劃大綱擬稿》,中環摩天輪以南屬於一幅名為「皇后像廣場走廊」的行人步道,計劃將皇后像廣場以北興建四幢相連的階梯形建築,俾能使景觀不受屏障。然而,由於郵政總局在規劃圖之上,政府遂建築拆卸。筆者對此感到荒謬,首先,皇后像廣場早已不設銅像,戰後已移至維多利亞公園,今日廣場已成公園,歷史價值大不如前;其次,拆毀郵政總局,一幢代表七十年代的實用建築,在仍然發揮功能下擬被清拆,浪費公共資源;第三,設若標榜「皇后像廣場走廊」,將皇后像遷回原址即可,亦無煩多建高樓,而「走廊」卻只是空中步道,有欺騙公眾之嫌。實際上,假借歷史之名,純為商業或地產服務之舉,亦是昭然若揭。

中環新海濱三號用地,清楚標示皇后像廣場走廊的位置。(規劃署圖片)
興建在皇后像廣場走廊的五座建築(規劃署圖片)
愛丁堡廣場橫貫前天星及皇后碼頭,為香港市民留下美好的集體回憶。(維基百科圖片)

海濱政策正在倒退

中環摩天輪事件反映海濱霸權,公眾被迫以商場作為活動空間,無論在公共政策、市民健康及海濱景觀等,只有百害而無一利。遙望戰後的中環海濱,屬於官民共用的自由空間。政府於一九五三年至一九六七年落實中上環填海計劃,其中今日的愛丁堡廣場便是新海濱地帶之一。愛丁堡廣場鄰接皇后碼頭及大會堂,無數市民在該處留下集體回憶,無論拍攝婚照、午間用膳、情侶散步及影視取景等,中環海濱變成市民的熱門去處。而香港大會堂更是源自民間的倡議,由撥地、設計至落實等,體現由下而上的規劃過程。反而戰前時期,皇后像一帶的海濱地段則閒人免進,遇有干犯者,即判處罰款,回首當年,未知將來佔用海濱官地的下場會否相同?值得深思。

戰前皇后像廣場閒人免進,戰後英國國力減退,決定移走銅像開闢車路,實質移走威權管治的象徵。

評論於2017年9月5日刊於立場新聞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