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 | 翻舊相 為銅鑼灣起底

銅鑼灣鬧市商廈林立,原來數十年前有一座山丘,被夷平後才建成一座座高樓。中學教師余震宇從小對歷史感興趣,長大後成為「歷史偵探」,翻閱舊照片舊文件,把所住之處一一「起底」,小時候住過的銅鑼灣,當然也是其目標之一。

網上交流歷史相片 著書講地區史

余震宇沉醉香港歷史,2013 年在 facebook 開設「香港舊照片」專頁,與網民交流香港歷史圖片及心得, 又曾出書講香港不同地區的歷史,昨日更出席講座,分享他追尋銅鑼灣歷史的小故事。

說起銅鑼灣的變遷,余如數家珍,指該處開埠初期被渣甸洋行買入,其後轉售山丘地皮予利氏家族,成為「利園山」。余震宇稱,利園山原打算種鴉片,但利氏家族看準當時地產業前景,加上當時賣泥予政府填海,可取得填海地皮,故利氏家族於1930 年代開始逐步夷平利園山,1970 年代完成。余震宇說,利園山現為利園一期及希慎廣場一帶。

電車路弧度成重要線索

在追查銅鑼灣歷史時,余有如偵探般從一幅幅舊照片開始推斷。他分享看舊照片的秘訣,就是要先認出地標,例如從銅鑼灣的舊照片中看到牛奶公司的招牌,令他聯想到過往曾為牛奶公司貨倉、現為皇室堡附近的位置。他說,電車路及建築物排列的弧度亦是重要線索,為追尋地標,亦促使他開設舊照片的 facebook 專頁。

余表示,一般而言在照片上找到線索後,就要翻閱舊文件去了解實况,笑謂翻閱舊報紙經常「食白果」,曾試過一日翻閱了近 200 份,仍然一無所得,更曾讀了逾千份報紙,也只能整合到兩個歷史故事。余更會到土地註冊處查冊,甚或到政府檔案處查閱舊文件,對香港歷史作「地氈式搜索」,最後把所有資料抽絲剝繭,再慢慢湊起一塊塊拼圖,才能呈現較完整的歷史面貌。

發掘資料當消遣 嘆港欠檔案法

余說,下班後和放假時到處尋找資料,不失為他減壓的一個好方法,「有人以打機消遣,有人以攝影消遣,發掘資料就是我的消遣」。

查找資料的過程中,余震宇發現香港不少資料檔案殘缺不全,慨嘆香港欠缺檔案法,資料系統亦不完善,如有機會希望能到訪英國檔案館,繼續發掘更多香港歷史。

 

 

 
 

0 thoughts on “明報 | 翻舊相 為銅鑼灣起底

  • 2018-11-16 at 1:25 上午
    Permalink

    Your comment is awaiting moderation.

    Hello, after reading this amazing post i am also delighted to share
    my know-how here with friends.

    Reply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