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威道(上):一段英國殖民小歷史

英國政府進佔港島之後,為求迅速佈防,必於市區圈地,劃為軍事領域。以四環為例,中環及金鐘軍營林立,突顯戰略地位的重要性,而文獻隻字未提遷徒原居民的記錄,較早有文獻記載的,已經是一八六零年代原威菲路兵房舊址(即今日九龍公園),盡遷華人原居民至油麻地的歷史。然而,翻查大英博物館的地圖,反映十九世紀末期的銅鑼灣,已經有迫遷原居民、掠奪其土地的重要記錄。

開埠之前,高士威道的前身、號稱石堤路早已築成。這條石堤,源於附近原居民世代務農,卻由於地勢低窪,深受海水淹浸的困擾,遂自發修建海堤,一則阻擋海水淹浸農田,保障收成;二則利用東角糖廠(即今日糖街)及花崗石礦場的天然屏障,有利船泊;三則便於來往灣仔及北角兩區,不必繞道大坑前往。根據大英博物館所藏十九世紀末期的銅鑼灣地圖,高士威道以南、銅鑼灣道以北,原有廿六畝農地。值得一提的是,昔日所謂的銅鑼灣,西起銅鑼灣道及禮頓道交界,東抵高士威道及天后廟道岔口,僅此而已。現時的糖街,在地理上屬於東角,與銅鑼灣分屬兩區。而銅鑼灣之名,源於其地形極似銅鑼,屬於按地形命名的典型例子。

港英政府的殖民策略,其中一個重要原則是割斷人與土地的關係。根據一份一八八零年代的秘藏地圖,原屬農地的大坑農田被判為沼澤。一般來說,此類土地容易積聚污水,造成蚊蟲滋擾,未幾政府決定填平農田,開拓土地。原於附近居住的紅香爐村及大坑村村民,迅即在地圖上消失,或許有滅村之虞。另外,大坑農地附近原有牛房,亦是世襲業務,經過一次牛疫之後,政府順藤摸瓜,將牛房遷至九龍,至此大批原居民被政策影響下被迫遷、被滅村,銅鑼灣變成一塊新填地。然而,政府的算盤卻打不響,銅鑼灣缺少交通配套,又被灣仔海旁及東角的渣甸貨倉所隔絕,政府得地無所用,故將大幅土地闢為皇后遊樂場,再陸續割分土地供各個團體使用。若數最著名的賓客,只有一九二二年皇儲威爾斯公爵。其訪港期間,曾在該處策馬耍樂,十四年後皇儲登基,旋即因為堅決迎娶失婚婦人而被迫放棄帝位,已經是戰前銅鑼灣數一數二的地區盛事了。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