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地貌(下):從1840年代中期地形看這區的早期發展

海旁東、莊士敦道、軒尼詩道、東角和黃泥涌谷

海旁東曾經有許多年是灣仔及鵝頸一帶近海旁的大路,直至1920年代大規模填海後才分成兩部份,西段大致成為了莊士敦道,東段則成為了軒尼詩道 (Hennessy Road) 由克街 (Heard Street) 至東角 (East Point) 的部份,這段軒尼詩道(J13,J15, J17, J18)大部份與天然山邊及淺灘的海岸界線相若。

至於軒尼詩道西段由大佛口 (L11) 至克街 (J13) 要在一九二零年代大規模填海後才正式出現,這次填海將海岸線再向北推至告士打道 (Gloucester Road)。

一八四零年代初,英國人亦曾考慮將城區建設在較多平地的黃泥涌谷,但因英軍水土不服及傳染病問題,這山谷便用作馬場及墳地。直至1860年代才將黃泥涌出海口的淺灘 (J6, J7, J8, J15, J16, J17, J18) 平整,成了鵝頸區及鵝頸澗 (Bowrington Canal, 粉藍色虛線)。

在鵝頸的東面,渣甸洋行早已在東角 (L20, L21) 及東角山 (L19) 一帶發展,渣甸街 (Jardine Bazzar, 粉紅色線) 在1840年代便已使用。

海旁東

四環九約

灣仔原指沿用己久(上、中、下、西)四環之下環,即軍器廠街至灣仔道之間。

一八五零年代灣仔道開通後,從春園往鵝頸及東角便可以不行山路了,後來城市範圍繼續向東擴展, 市區再被劃分為九約 (districts),下環亦更泛指第七,八和九約一帶。 軍器廠街至灣仔道成了第七約,灣仔道至鵝頸橋 (Bowrington Bridge,1861-1920年代) 為第八約,鵝頸橋至銅鑼灣 (Causeway Bay) 為第九約。

時至今日,灣仔區東西範圍大致亦沿用這方法劃出。 由大佛口,灣仔,跑鵝,東角,掃捍埔,大坑至銅鑼灣。

最後也以一個和海岸線有關的有趣現象作本文的結束,這就是現時灣仔區和東區雖然是東西方向相連,但在銅鑼灣則以舊海岸線高士威道 (Causeway Road; 1883年正式命名) 作南北分界,南面的中央圖書館和皇仁書院屬灣仔區,位於北面遲至一九五零年代才填海得來的維多利亞公園 (Victoria Park) 屬東區。

0 thoughts on “灣仔地貌(下):從1840年代中期地形看這區的早期發展

  • 2018-11-15 at 2:39 下午
    Permalink

    Your comment is awaiting moderation.

    After exploring a number of the blog articles on your website, I honestly like your technique of writing a blog.
    I book-marked it to my bookmark website list and will be checking back soon. Take a look at
    my website too and tell me how you feel.

    Reply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