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中的海岸線:灣仔

位於大道東的合和中心,一九八零年建成,八十年代是亞洲最高的建築物。

一八四一年,滿清與英國簽訂《穿鼻草約》割讓香港之後,
英國商人顛地(Lancelot Dent)買下灣仔所有沿海路段,
興建碼頭、貨倉,開始進行貿易。

一八四二年灣仔地圖,黃線是皇后大道東。英國商人顛地於沿海興建碼頭,包括 Burn’s pier和 Larkin’s pier,虛線屬於潮退海岸線位置。又圖中又可見天主教及新教墳場,今已遷往跑馬地。
灣仔洪聖古廟及旁邊望海觀音廟,重修於咸豐十年(1860),因廟名「望海」,可證大道東本是沿海街道。圖片攝於一九七五年。
位於大道東的合和中心,一九八零年建成,八十年代是亞洲最高的建築物。

一八四一年,香港政府決定興建皇后大道,
又將工程中所產生的泥石傾倒於沿海位置,
建造成海旁東(即今日莊士頓道一帶),
一八八八年始建的和昌大押、一九零三年鋪設的電車路軌,
便是現時碩果僅存的沿海建設。

左圖:約一九一八年莊士敦道,尚可窺見右方臨海。今日和昌大押,已成酒吧。
一九零零年維多利亞城地圖,黃線是海旁東,淺藍色是海洋地帶。

二十年代,港府鑒於大量中國難民避亂南遷,
物業地價增高,住屋供不應求,
遂決定填平灣仔軍器廠街至燈籠州渣甸糖房的土地,
開闢軒尼詩道、駱克道、告士打道等地段,惟工程卻遇上阻滯。

一九二八年一月七日《香港工商日報》詳列海旁東填海區域及原因

當時政府原本打算削平摩理臣山,
透過工程獲得山泥,以作填海之用。
豈料開山工程未及一半,山泥已盡,只剩巨石,
結果惟有從九龍運泥填海,卻使工程費大增百分之七十。

一九三三年鳥瞰灣仔。右上角便是摩理臣山,其時尚未移平。
今日集成中心旁籃球場有凹凸不平的巨石,便是昔日留下的遺憾。
三十年代.高士打道(今稱告士打道)花市一貌,遠處高樓是六國飯店
三十年代,輔政司修頓(Thomas Southorn)爭取在灣仔開設遊樂場。圖中一九三四年九月廿七日立法局會議紀錄,認同灣仔有必要開設遊樂場。同年,修頓遊樂場落成。
三十年代中後期,灣仔修頓球場
約三十年代.灣仔地圖.黃線是告士打道,藍色是海洋地帶

隨著戰後經濟繁榮,港島北岸來往車輛急劇增加,
灣仔及銅鑼灣北端交通經常擠塞,
六十年代,港府決定於金鐘海軍船塢至奇力島填海,
紓緩交通問題。

一九六四年五月二日《華僑日報》
約一九六七年.擴闊中的告士打道
告士打道的新舊對照
告士打道灣仔警署今昔對照

七十年代,擴闊告士打道及北面填海工程完成,
得出港灣道及會議道等地,工展會也曾經在港灣道舉辦。
八八年,會展一期竣工;
九十年代,會議道以北興建人工島,發展會展二期,九七年落成。

一九八八年.會展一期(圖片來源: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網頁)
一九九四.建築中的會展二期(圖片來源: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網頁)

綜合歷次填海工程,灣仔約填海一點二公里,簡表如下:

製作團隊
製圖:Stephen Cheung
美工:Vivian Ngo
資料搜集:Nicky Wong, Fung Wing Chi, Jacky Yu
新舊對照:Leung Wing Hin
文字:Jacky Yu

資料下載:
1842, 43, 56 中區地圖 (Laurent Giterrez, Valerie Portefaix. 1992. Mapping Hong Kong : a historical atlas. Hong Kong: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ervices) download

1936-46 中區地圖 (Laurent Giterrez, Valerie Portefaix. 1992. Mapping Hong Kong : a historical atlas. Hong Kong: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ervices) download

0 thoughts on “消失中的海岸線:灣仔

  • 2018-11-14 at 4:28 下午
    Permalink

    Your comment is awaiting moderation.

    Hi there! I could have sworn I’ve been to this site before
    but after reading through some of the post I realized it’s new to me.
    Anyways, I’m definitely happy I found it and
    I’ll be book-marking and checking back often!

    Reply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