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施政報告》提倡「易行城市」的理念,並套用於上環至灣仔北海濱規劃,實際上,「易行城市」的概念早於二零一五年的《施政報告》已經提出,沿用美國城市規劃及建築師傑夫.史貝克(Jeff Speck)提出的同一理念,原意致力於將美國社區改變成一個以步代車的行人網絡,鼓勵美國人多步行、少駕車,達致促進健康之目的。二零一五年港府於《施政報告》將「易行城市」的概念套用於「起動九龍東」的計劃中,包括改善行人道路網絡及興建天橋便利道行等。然而,港府僅將「易行」的表面概念挪移於基礎工程之上,純粹將部份行人道路擴闊,與提倡健康的原意全無關係。實際上,「易行城市」的概念不只是行人步道,是講求整體的規劃。在現屆政府再次將「易行城市」落實於上環至灣仔北的同時,不妨對九龍東現時的開拓狀況進行回顧及檢討。
「易行」只是低標準
「觀塘海濱長廊」是「起動九龍」的一個重要項目,連貫啟德新區,並擬於十年內連接土瓜灣海旁。作為東九龍居民的唯一大型海濱休憩地帶,每逢盛暑期間定必酷熱難當,只有觀塘繞道天橋底的遊樂場權充乘涼之所。設若僥倖依附橋底勉強抵達啟德消防局,定必行人止步,由於承豐道前往舊機場跑道之間,即使設有行人步道,但期間沒有任何林蔭,夏天太陽猛曬,冬日勁風吹拂,能夠步行前往跑道末端的公園已屬幸運。倘若以鋪設行人步道的最低標準來說,政府已達致目的;但對於行人體驗來說,則完全不屬「易行」。
行人步道配套惡劣
「啟德跑道公園」是東九龍散步人士的「水站」,然而,由啟德消防局步行前往該處,沿途不僅缺乏遮陰,只有小樹若干,而且缺乏水機,甚至飲品售賣機也付之闕如,若忘記帶備水源,則需自求多福。即使今年施政報告曾經提倡設置噴霧降溫裝置,然而僅屬杯水車薪。此外,郵輪碼頭商場附近曠地極多,無數地皮等待善價而沽,政府沒有善用地皮,吸引團體舉辦文化、藝術或銷售等活動,間中只有跑步或踩單車的市民前往,導致該地段長期猶如死城。再者,郵輪碼頭公園的商戶十室九空,早前曾有咖啡室及精品店,然而今日早已關門大吉,吸引市民或遊客造訪的誘因早已消失,故較早前有報道比喻啟德郵輪碼頭猶如鬼域,亦可想而知。
鼓勵健康豈止步行?
近年愈來愈多香港人愛上跑步及踩單車,港九新界差不多每周皆有長跑比賽,泊街單車成行成市。根據「易行城市」的原有概念,目的是為了促進市民健康。設若港府擬採用概念、推陳出新,不致流於抄襲的話,那麼顧及的不僅是行人步道,更應該是超越固有理念,開拓無障礙的跑道及單車道。現時由觀塘碼頭跑往啟德跑道公園約五公里,然而期間必須橫越數條馬路,包括啟德消防局、啟德兒童醫院及郵輪碼頭三處,這幾處經常有貨車超速及醉酒駕駛,二零一六年十一月更有危險駕駛導致青年單車手身亡事件。根據現時東九龍的地段,觀塘海濱長廊末端被九龍貨倉、工務局貨倉及城巴泊車場所阻,設若遷移三座建築,劃出行人步道供跑者直入啟德跑道,那麼產生意外的機會必會大大減低。同時,啟德一帶的馬路較闊,設若劃出單車路線亦是可行的做法,當局可以考慮以鼓勵健康為由,作出上述規劃。
善用資源開拓人流
二零一六年,政府有意活化觀塘海濱天橋底的空間,供團體申請,推動文化創意發展。然而,效果成效不彰,歸根究柢,在於橋底用途單一化,若非跑步散步、散餐休憩或攜帶子女玩樂的話,該處則完全缺竹人乏吸引力。美國紐約哈林市將天橋底改裝成超級市場,西班牙馬德里天橋底供藝術人士舉辦塗鴉工作坊、荷蘭的天橋底還會設有滑板公園等,設若將上述或其他形式的混合元素融入觀塘海濱,那麼定必比起音樂噴泉大白象工程有意義得多。現時觀塘海濱附近多為商廈及舊式工廠,每逢周六日及公眾假期,不少市民均喜愛前往休憩。可是該處除兒童遊樂設施外,供人流連休息的地方嚴重不足,若非鍾情海濱的人,該處即缺乏吸引力。為了提供地方供市民多做運動、洗滌心靈及善用空間,政府有必要超越「易行城市」的概念,為港人建設一個更具吸引力的海濱空間。
原文載於立場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