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六日.銅鑼灣蓮花宮木屋大火

Joss House on Black Rock, East Point. 1869-1900 銅鑼灣蓮花宮,其時木屋臨立
十九世紀末.蓮花宮

今日的銅鑼灣蓮花宮一帶,是一個靜中帶旺,自成一角的地區。然而,五六十年代,這裡居住了不少南來難民,自設木屋;本地的貧民,亦搭建木屋;附近居民,又飼養家禽,遂一度造成品流複雜、衛生環境惡劣的場所。更甚者,毒販在這裡銷售毒品,與附近崇尚莊嚴的宗教場所大異其趣。

一九六零年,當日蓮花宮木屋區發生大火,焚毀木屋二百間,受影響災民達九百四十多人,豬農共損失豬隻五十多頭。其中一名婦人涉嫌縱火,被多人毆傷,居民之禀性,可見一斑。
直至一九九零年代,木屋區才正式拆卸。

 

五十年代.銅鑼灣蓮花宮,其時木屋臨立

 

 

十二月十五日.油麻地避風塘撞船意外

一九八九年的當日傍晚,一艘雙體船太陽神號失控直衝油麻地避風塘岸邊,停泊在岸的海城號,其上層立刻變成碎片,下半被壓在雙體船下。因衝力驚人,一名正在竹戰男子被震飛岸上,即時身亡;亦有船民被撞並飛彈至岸邊,令堤岸染血,令人心驚。避風塘的水上人見狀,本欲怒責船員魯莽駕駛,更欲動粗,惟傷者甚眾,故合力挽救,幸未滋生其他慘劇。事件造成一死十八人受傷一人失蹤。

資料來源:大公報

十二月十三日.日軍向香港島發動進攻

日軍攻擊北角發電廠

一九四一年,日軍由深圳南侵新界開始,港島居民已經由人口稠密的地區,例如西營盤、灣仔等地,向東面太古船塢遷移。在新界及九龍半島淪陷前夕,港島其中一處安置難民的太古全村,已經住滿,根據報章資料所見,政府仍然未能安置流離居民,只能發放文告,勸使市民冷靜應對。當時,市民柴薪及食米短缺,港府遂頒限購令,白米每次限購約十四斤,柴薪每日限購五毫,並於指定一百零七個地點銷售。

雖然大難將至,仍有準新人堅決履行婚盟。四十年代名攝影家丁舜若,原定於溫莎餐室筵請親朋,鑒於時局動蕩,故一切從簡,即使禮儀簡略,仍不減二人共偕白首之決心。

註:根據資料,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二日以後並無報章可考,故上文按十二月十一日資料撰稿。

十二月九日.第一屆香港節揭開序幕

一九六九年十二月九日,隨著尖沙咀舉行亮燈儀式,第一屆香港節正式開幕。當天,全港各地舉行大型慶祝活動。香港節原是殖民地政府為了加強市民對香港的歸屬感而推行的節日,曾於六九、七一和七三年舉辦,後來民間反應冷淡,無疾而終。(呂大樂)

香港節主打文娛康樂活動,輔以選美比賽及體育活動。香港節的眾多節目,務求令全港上下享受到濃厚的節日氣氛,活動受眾嚢括男女老幼,廣至監獄囚犯。

藝術方面
殖民地政府與九廣鐵路合作,把沙田一火車車廂作為兒童美術展覽區,展出第五屆兒童美術展之獲獎作品。

選美比賽

時裝盛況

 

 

 

 

 

 

 

 

 

 

 

 

體育活動


各地盛況

新界地區各處舉行大型慶祝活動。



資料來源: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  - 呂大樂,香港中華書局, 2012-7
香港節影集,星系報業,1970
香港工商日報, 1969-12-09
香港工商日報 1969-12-10

十一月三十日.灣仔龍門大酒樓結業

六十年代.莊士頓道。圖右龍鳳大茶樓即龍門大酒樓

龍門大酒樓於一九四九年開業,前身名為「龍鳳酒樓」,五十年代改名「龍門茶樓」,二零零九年結業。

港最早裝冷氣茶樓

隨着環境變遷,舊式茶樓已漸趨湮沒。龍門為一幢傳統4層高的單幢舊式茶樓,每層超過3,000多呎,地下、閣樓、2樓及3樓都招待茶客,4樓則是出品部。當時酒樓或茶居一般都沒冷氣及風扇,龍門則是全港最早安裝冷氣的茶樓,由於樓上較為舒適稱為雅座,茶價亦較貴。而傳菜用的食物升降機當時尚未面世,茶樓侍應就拿着水煲不斷上落樓梯為茶客添水、「點心妹」則把食物以盤揹在身上,上落各層樓叫賣。

店內的懷舊裝飾更別具歷史價值,包括第一代收銀機、懸掛天花的大紅宮燈、篆書寫成的「龍門」寶號、酒樓門前兩側一對寓意「龍門」的銅鑄龍雕、《三英戰呂布》木雕、1949年開業女招待舊照、古老的樓梯及滄桑的地毯等。

龍門大酒樓負責人對酒樓內的陳設裝飾如數家珍,在地下擺放了一個玻璃櫃陳列龍門用品,包括印有龍門字樣的舊月餅盒、舊茶盅等。不過,酒樓結業後,負責人只會保留2至3樓梯間的《三英戰呂布》木刻浮雕,以及門口的銅鑄龍雕作紀念。

其他物品包括第一代收銀機會贈送博物館和香港大學,傳統品茗焗盅,則會轉讓給客人;平日用作擺壽宴的金漆「壽」字,也有安老院希望接收。至於龍門二樓與三樓的兩對銅製龍柱,稻香集團已要求將此收藏在稻香的茶樓博物館展覽。

葉問弟子緬懷大師點滴

一代詠春大師葉問,原來也是龍門的熟客之一。他的第一代弟子,昨晚聯袂前往緬懷師傅的點滴,弟子之一的劉功成笑言師傅一到酒樓就會點蓮蓉包,更笑言龍門點心最新鮮,如遇襲擊,除以筷子退敵外,也可向敵人拋出新鮮出爐、熱辣辣的蓮蓉包,以作防身。

龍門窩蛋荷葉飯

龍門大酒樓告別塵世街坊那天從跑馬地坐電車去灣仔(近期港島無時無刻不在塞車,人家北京奧運上海世博廣州亞運大刀闊斧趕建設,怕且一個東亞運不會構成交通死因?除了地鐵電車,免得過還是放棄地面車。)看酒家門口滿佈粉絲,拍照撫摸留念,近往昔啟德機場送機鴻山萬里阻隔前。前時的熱情何故冷卻?告別情景迅速從眼角溜走,不打算說一聲再見。

讀李碧華寫〈告別龍門〉,一句緣起緣滅,天下哪有不散筵席……喚起那抹透過炒完翻蒸荷葉香味飯另加三成熟窩蛋綿軟,潤滑黏糊最是緊貼龍門的心情。

姨公姨婆樓下舖樓上居位於天樂里,鄉下仔學校長假其中一處市區落腳地。老人家晨早慣飲早茶,尾隨……見車仔上一小盤一小盤蒸過帶黃翠綠,阿嬸一面推一面叫:「荷葉飯,荷葉飯……」姨公囑咐加隻窩蛋……最啱細路仔做早餐。二年班?三年班?那是我記憶最深的廣東飲茶點心,時空不阻荷葉撲鼻香!家下的荷葉飯只具荷葉與飯不含香,一般窩蛋伴隨荷蘭豆免治牛肉飯。都無所謂,反正逢荷葉飯必點,家居外遊吃丁麪拉麪炒飯例必流黃雞蛋打孖上。那間酒樓叫龍門,晚上還有演唱,未知粵語長片蓬喳喳粵曲曾否為Cha Cha Cha伴舞小明星主唱;大人話容無聊,閃入天鵝絨垂幕把玩銀鼓吉他一番。

十年十年之後美心、翠亨邨紛紛面世,住在港島年代也曾憶童年歲月回來過;地方依舊舊得有型難免的殘。點心小推車上偶有荷葉飯,然色褪熱減不聞荷葉味,不及回家下田採摘亭亭大片荷葉炒個飯包起共蒸更飄香。龍門無門。荷塘早變沙塵滾滾停車場。

資料來源:大公報、蘋果日報

 

十一月二十四日.黃霑逝世

一九六七年四月,黃霑與青梅竹馬的劉桂洪(華娃)結婚。其時,黃霑尚任職煙草公司。

黃霑,(1941年3月16日-2004年11月24日)原名黃湛森,生於廣東廣州,籍貫廣東番禺,於1949年移居香港,曾為天主教徒,晚年潛修佛學。香港大學哲學博士,著名香港填詞人、廣告人、作家及傳媒創作人,創作接近2000首流行曲,於中港台三地獲獎無數,乃當代粵語流行歌曲重要人物之一。有「香港鬼才」、「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封號。著名填詞作品包括《家變》、《獅子山下》、〈問我〉、《奮鬥》、《上海灘》、《楚留香》、《滄海一聲笑》等。

黃霑於1941年生於廣州,八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六,1949年隨父母移居香港,入讀喇沙書院。1963年香港大學中文系畢業,畢業論文題名《姜白石詞研究》;1982年於港大攻讀哲學碩士,論文題目為《粵劇問題探討》;2003年獲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頒發哲學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無獨有偶,黃霑在港大三個學位的論文均與音樂有關;而其性質從學府一直到大眾文化,也跟其一生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

黃霑在媒體行業成就突出。他曾為電影編、導、演及配樂;他是香港資深電視主持人,精通國、粵、英語,有即興急才。他也曾寫曲、當監製、創作廣告歌曲;出版書目逾30本,包括雜文、小說、訪問、廣告心得,其中《不文集》更印行超過60版,所以黃霑被人稱為「不文霑」。黃霑在推動粵語音樂文化方面有極大的貢獻,七、八十年代已經獲獎無數,1991年亦先後獲得金針獎、最佳唱片監製、最佳作曲、最佳歌詞及金曲金獎。筆耕40年來,作品構成一整代香港人的文化思想。

2004年11月24日凌晨零時46分,黃霑在香港沙田仁安醫院因肺癌去世,終年63歲;家人按照他的遺願,低調為他完成葬禮,並未讓公眾憑弔。至此刻,香港人回顧黃霑的生平、作品,才開始重新肯定他的影響;他離世的消息接連多天成為香港媒體的頭條新聞,作品再次成為熱播歌曲;演藝界首次借用香港大球場為他舉行追思禮,逾萬名市民出席。有評論形容,黃霑的離世,為香港的黃金年代畫下句號。

文字資料:維基百科

一九七三年十月,華娃誕下黃霑第二名兒子。
一九九一年,《滄海一聲笑》奪得最佳歌曲歌詞獎。同年,劉德華初獲金曲獎,黎明獲新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