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管治?(一)前中大校長劉遵義的舊聞今讀

二〇一五年八月三日,前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撰文批評港大學生衝擊校務委員會會議,筆者不擬討論衝擊會議孰對孰錯,不過這位前中大校長的言論,值得探討。

劉遵義是香港大學校務委員麥嘉軒的丈夫,今日撰文質疑「香港的納稅人的錢,是否應該繼續被用在驕縱這些以自我為中心,對其他人的自由和權利全無尊重和關切的『被寵壞的小混蛋們』身上?」又認為,應該將有關學生「監禁一天」,以儆傚尤。

這位前中大校長,在個人的學術成就上絕對毋庸置疑,若非如是,則不可出任大學校長、講座教授,僅舉以下數點,略作說明:

一九六一年七月,劉遵義於中學會考獲得九優一良,被譽為「天才青年」 。其後, 遠赴美國史丹福大學深造,多份報紙也有報道。


一九六一年.十六歲的劉遵義考獲九優一良

一九六四年,劉遵義完成物理學學士學位,考獲免費碩士學額,轉攻經濟系,其後又以二十歲之齡,應聘史丹福大學經濟系,屬於當時美國最年輕教授之一。

一九八六年,劉氏以史丹福大學教授身份,獲國務院總理趙紫陽邀請於釣魚台國賓館飲宴。

然而,所謂的社會精英,又是否適合於涉足教育呢?

劉氏上任中大校長之時,直指管理大學猶如開設茶餐廳,校長是老闆,有權聘請任何人,學生只是顧客,不喜歡的可以不來。

二〇〇五年,獲委任為全國政協委員。同年被質疑擔任中國密使,勸說時任台北市長的馬英九不要前往香港。

二〇〇七年,頒贈「榮譽法學博士」予前特首董建華。

二〇〇九年,著手規劃為人詬病的中大深圳分校。

二〇一〇年六月,劉遵義以「堅守政治中立」為理由,反對於中大校園永久放置民主女神像。

二〇一一年,孫中山之孫女將國父銅像送予中文大學,劉遵義拒絕於任期豎立銅像。

一個視管理大學猶如管理茶餐廳的校長,他能夠辦好教育嗎?他能夠關心學生嗎?一個拒絕承認六四事件、國父地位的校長,他有良好的歷史、公民認識嗎?一個肩任全國政協的學者,他的學術可以體現獨立思考嗎?

春和堂涼茶

春和堂涼茶,位於廟街這個煙花之地已經60多年,有廟街寶芝林之稱。

春和堂由李鏞昌創立,初期是一間藥店,由李鏞昌親自看症,店內更有百子櫃存放藥材,由掌櫃執藥。由於當時廟街鄰近碼頭 ,是船運的重要落貨點,附近有很多苦力,生病時都會找李鏞昌看症,有時遇着太窮的病人,更會贈醫施藥。

其實春和堂全名是春和堂單眼佬涼茶,以李鏞昌真像作註冊商標,當時小朋友戲稱李鏞昌為單眼佬由於他的左右眼的大小相差太大,所以得名。

後來負責執藥的掌櫃退休,沒有人有經驗看藥單,所以配藥的部份淡出,只剩下售買涼茶及自家制作中成藥, 包括琥珀膏,便秘丸,滴耳油等。直到第四代接手,他們也一直秉承上一代的宗旨,依足幾十年前的藥方製涼茶,為保持品質,甚至推卻涼茶批發到其他地方的發展機會。

地址:佐敦廟街151號
照片:Lai Ty
撰文:Jancy Leung

皮蛋、兒童與鉛毒

皮蛋、兒童與鉛毒

年青時的高志森。(圖源:香港電台)

二〇一五年七月廿五日晚上,衛生署公佈啟晴邨及葵聯邨廿三名懷疑攝入鉛毒兒童的化驗結果,其中三名兒童發現智力發展較慢,不過強調與鉛毒不一定有關係。日前,高志森直言多吃兩隻皮蛋都會中毒,語帶兒戲,惹來網民群起攻之,「低智森」的貶稱再次浮面。

其實,鉛水毒、皮蛋對兒童有何致命影響?通過舊聞,或許可以略見端倪。

一九八三年一月十四日出版的《選擇月刊》,消費者委員會發表了檢驗市面皮蛋的檢驗報告,指出兒童對鉛毒特別敏感,嬰兒及兒童對口服鉛質的吸收率高達百分之五十,反之成人的吸收率只是百分之五至十。

當時,消費者委員於街市及酒樓搜集的十八個樣本,除了兩個樣本屬於合格外,其他的樣本的含鉛量最高竟達百分之三十二點五,比規定高出五至十倍。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六日,瑪麗醫院追蹤香港仔漁民子弟的健康狀況,驚悉這些青少年患上嚴重血鉛毒,原因是漁民子弟經常口咬魚絲、魚網等鉛墜物體,故容易攝入大量鉛份。

皮蛋、魚網及魚絲,後兩者已遠離今日兒童生活,而皮蛋則非每日兒童的食用品。反之,水源是不可或許的必需品,若水中含鉛,加以每日飲用,對兒童的危害必然極大,長遠有損智力發展,並且一經侵害,將無法可以復元。今日驗出私樓、居屋及公屋的水源有毒,只提議加裝濾水器,誠非根治之舉。只為屋苑加裝濾水器,情況類同在水源落毒,再請患者服用解藥,這不是很荒謬嗎?

 

鉛毒


圖:六十年代制水生活(轉載自樹仁新傳網)

鉛毒,瞬即讓人聯想60年代的制水生活,一家大小,提著大桶小桶,跑到街頭盛水,現今香港既為繁榮都市、魅力之都,銅喉鉛毒的陋聞實在驚為天人。根據世衛標準,每公升含鉛量不應高於10微克。7月10日,當局發現啟晴邨食水含鉛量竟然高達每公升水11至23微克;7月14日,又發現葵聯邨的每公升水含鉛量高達10.4至23.3毫克。閱讀舊聞,60年代的鉛毒曾打擊香港工業形象,而七十年代更對香港工人帶來健康威脅,鑒古知今,鉛毒問題不可忽視。

1964年7月,英國發生一宗小童中鉛毒事件。該名小童噬咬一件由香港輸入的塑膠螺絲批所致。事件曝光後,震撼香港塑膠工業,其時工商處立刻派出專員,調查真相。經化驗後,衛生局發現該批產品的鉛質成份,竟達1,000,000分之2,630(即2.63微克),較安全量多10倍。其後,當局抽查全港150間工廠樣本,避免同類事件繼續發生。同年12月,英國《玩具月刊》指出香港若不減少玩具含鉛量,便會禁止香港貨品進口英國。根據1064年1月至10月,香港出口英國的塑膠玩具達6,100萬元,當時英國有禁運呼聲,震驚香港工業。

1964年12月,西德發現香港製造的公仔顏色含有鉛毒,立即禁運由香港入口公仔。

1965年12月,英國倫敦警察檢去一批產自香港的鉛毒玩具。

1968年6月,駐防九龍的50名啹咖兵食用咖喱中毒,經追查後發現辣椒粉含有鉛毒。

70年代,鉛毒大多見於兒童咀嚼或吸吮鉛質時發生。工業方面,拆船業、電池製造業、鉛釬業、印刷業、修理汽車等行業最易中鉛毒。當時,不少報道清楚指出鉛毒禍害,輕則會影響腦部運作,重則死亡。

1973年3月,香港保護自然景物協會指出汽車廢氣含有鉛毒,鉛份經廢氣進入血管,長期吸入會導致慢性疾病。

1974年,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在蘇格蘭的官邸發現食水含鉛量達到危險程度,每公升食水含鉛100微克,較世衛安全界限高出兩倍。事件震驚皇室,當局隨即展開調查。

根據舊聞,60及70年代的鉛毒問題是國際議題,對於健康而言,鉛毒危害性命;對於貿易而言,鉛毒會招致禁運。反觀今日香港,當局竟然強調暫時或片刻攝取鉛毒,竟無即時生命危險的說法,既是涼薄,更屬荒誕,視野比數十年前的社會更為落後。昔日期望香港政府能夠正視問題,不能再將穿腸毒物視作等閒,免得淪為國際笑話,影響港人生命安全。

作者:余震宇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是北角的地標,位於英皇道僑輝大廈,是商務印書館印刷廠香港分廠舊址。新光戲院建於1965年,1972年9月16日開業。開幕初期主演樣板戲,首部上映的電影為「文化大革命期間出土文物」。

新光戲院建有一,二兩個院,一院有1033座席,二院有340座席。當時有戲上映時,總會把大堂擠過水洩不通,門外等待進場的人龍,都會沿著英皇道延伸,大堂內掛上「全院滿座」的旗幟是很多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新光戲院有專為粵劇演出的設計,吸引很多粵劇圑體進駐,是香港粵劇殿堂。舞台上有空間吊多幅背景畫,換幕市一收一放便可換另一場境,台的兩側又有空間放置大型佈景,令演出更流暢。加上交通方便,方便戲迷前往觀賞。新光戲院在粵劇的承傳扮演了重要角色。

地址:英皇道423號
照片:Lai Ty
撰文:Jancy Leung 

富都相機收音機公司

富都相機收音機公司已開業40多年,位於油麻地吳松街25-27A地下,由三兄弟經營,當中排行第二的歐陽先生主理店中事務。原本二哥不大擅長攝影,但是卻有興趣,也在攝影店打工,於是邊做邊學,最後更與手足一起開店。

最初富都只賣相機,120mm與135mm菲林機,以至相關器材,同時兼賣日本進口小電器, 例如收音機丶電鬚刨,甚至電飯煲,現時亦售數碼相機和即影即有相機配件。後來店小更經營影相服務,影證件相,方便附近居民,而近年移居香港的尼泊爾人多居於油麻地,故證件相客源不乏。富都還兼做曬相與相片過膠,時至今日,一般人已不曬相,更遑論相片過膠這些了。

數月前業主大幅加租,加上歐陽兄弟年事已高,無奈決定這個月尾光榮結業,現正進行結業清貨,有心人可以幫襯一下,看看能不能執到好貨啦。

fb專頁://www.facebook.com/pages/富都相機收音機公司/1598144587138611?sk=timeline
地址:油麻地吳松街25-27A地下
照片:生命工場
撰文:Sharon Lam

森記圖書公司

森記圖書公司,屹立於英皇道一棟舊樓宇地庫已有30多個年頭。是愛書人及愛貓人的天堂,店內有超過4萬多藏書及20多隻流浪貓。

店主陳琁原本家住廈門,文革期間,母親被派到圖書館當管理員,陳琁在圖書館度過童年,培養起閲讀的樂趣,於1978年來到香港,受聘於森記圖書公司。當時的老闆讓陳小姐依她的喜好入貨,更於移民前將森記轉讓給她,而且不用立刻付轉手費,只留下存摺讓陳琁慢慢將錢存入户囗,結果陳琁用了2年多還清費用。

20多隻貓咪,遍佈書店不同角落,牠們都是靜靜的,有些在睡覺,有些在發呆,顧客看書入神了,冷不防貓咪就走在腳下。書店的主角終歸是書本,要有好書才能吸引顧客。陳琁對每本入手的書,都會細讀 。遇上好書,更會推介讀者,在書脊貼上「好書」或是窩心地貼上便條紙,提醒顧客這本書有多少冊。有時更會抄下書中的金句,貼在書店不同角落,與讀者分享。

地址:北角英皇道193號英皇中心地庫19號
照片:Lai Ty
撰文:Jancy Leung

梁蘇記雨傘店

梁蘇記創立於1885年廣州蕙愛西路,而第一家香港分店則成立於1941年,開設於德輔道中122號。以前,一把雨傘可以用一世,所以物料會用最好的,以鋼骨製造,而且擔保永久包修。今時今日,順應潮流,遮骨改用更輕巧的纖維製造。以前棉質遮布,今日改以快乾的尼龍料子。畢竟,今時今日一把雨傘都可能用不到一季,除了上了年紀的公公婆婆,還有誰會在意一把雨傘有多耐用?

1920年代,黑長傘在中國極為流行,至40年代,縮骨遮興起,只為高尚人士所用。梁蘇記在香港的全盛時期在60-70年代,遮廠開在旺角、青山道、新蒲崗等。現時只餘深水埗店矣。當年,只有兩家遮廠出品的傘可作典當用,就是梁新記與梁蘇記了。試問今日年輕人,豈能想像一把遮也能珍貴得如首飾手錶般可以典當?梁蘇記的出品,也和國術牽上關係,該廠出產的洪家飛鴻傘(俗稱黃飛鴻遮),被國術界當作奇門兵器使用,相關套路有「洪佛追魂傘」。走筆至此,相信大家都會同我一樣發出會心微笑,去年的雨傘運動中,警方指雨傘是武器,原來倒是有根據阿。一把遮的傳奇,1995年由杜國威改編為《人間有情》的電影與舞台劇。

地址:深水埗西九龍中心 6 字樓 629 號舖
照片:Lai Ty
撰文:Sharon Lam

偉成士多


偉成士多前舖後居,東主杜氏夫婦,當年原是經營打鐵生意,其後才改營士多,故店內多設鐵架、鐵櫃,原來皆出於杜氏之手。昔日由角鐵、生鐵造成的層架,今日改為放置飲食。時至今日,兩夫婦仍執掌士多,杜生管數,杜太管貨,平日正午時份在店內午膳,晚上關舖後,才返回閣樓休息。

地址:旺角柏樹街14號
照片:Lai Ty
撰文:Jacky Yu

南昌辦館

辦館,這種店舖名稱,對於現今香港人來說可算比較陌生。其實辦館早於1860年已經出現,早期的辦館主要出售洋貨如煙酒,顧客亦以洋人為主。後來慢慢演變成超級市場,大多開在屋村,服務街坊。在獅子山下的老邨- 南山邨就有一間開業30多年的南昌辦館。

南昌辦館格局傳統,前後有兩門口,可以通過店舖直達街市,門前有用了廿多年的大雪櫃,還有鐡鈎掛上各種雜貨。以前掛上響鈴用來收錢的藤籃已被老闆梁先生收起。

南昌辦館以家庭式經營,售賣貨品包括中西美酒,各國啤酒,罐頭食品,糖果餅乾,麵包雪糕,鮮奶牛油,香煙汽水等。而且年中無休,就算農曆新年也開門做生意,方便街坊買拜年禮物。這個小店充滿濃濃的人情味,梁先生對顧客如家人一樣,不時交流入廚小貼士及貨品心得。

地址:石硤尾南山邨南樂樓地下11號
照片:Lai Ty
撰文:Jancy L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