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灣仔天然海岸線
灣仔軍器廠街 (Arsenal Street) 至天樂里 (Tin Lok Lane) 之間天然的海岸線差不多全是山邊和一些細小的海灘,沒有足夠平地可供耕作來吸引大量陸上人口,因此早年居住者大多是漁民。
一八四一年,英國取得香港島後,曾考慮發展南岸來建設新城市,原因是南岸有較多可被開發的土地和港灣。但港島北岸海面因有高山屏障,方便船隻停泊,最終便選址北岸。
當時,英軍使用了中環東側(今花園道一帶)作兵房及軍事用地,並向東面凸出之山邊和淺灘 (L9,10) 伸延,至後來大佛口位置 (L11) 的西面為止,從此形成了中環和灣仔市區百多年分開發展的局面。
本文以一八四零年代中期灣仔地形及海岸線圖,輔以後期一些路口 (附表 1) 和地標位置 (附表 2),簡單介紹這區早期發展。
皇后大道、灣仔道、峽道和掘斷龍
沿著天然海岸線開發的皇后大道(Queen’s Road, 紅色線,1840年代築成)向東一直伸延至醫院山 (Hospital Hill) 一帶 (J3) 便被阻擋,因此轉向東北繼續沿海岸線開發道路,這條大致沿著醫院山和摩理臣山 (Morrison Hill) 海邊的道路就是灣仔道(Wanchai Road, 紅色虛線,1850年代開通)。
從大道東尾醫院山旁邊通往黃泥涌谷(Wong Nai Chung Valley, J5)之間的山路原本稱為峽道(The Gap, Gap Road, 粉紅色線),這段路後來亦曾為灣仔峽道(Wanchai Gap Road)的一部份,最終在一百年後的一九四八年被撥為皇后大道東 (Queen’s Road East) 的最東段。
當初開闢皇后大道時得出多餘的泥石大多被填入海中,圖中可見這非正式的填海形成了皇后大道,灣仔道和新海岸線海旁東 (Praya East) 之間的土地。這一段海旁東後來大致成為了莊土敦道 (Johnston Road; J9, J10, J11, J12)。
由於大王東街 (Tai Wong Street East) 至灣仔道一段的天然海岸線是凹入的, 在這小海灣處便填出了較多可用土地,並且發展了春園 (Spring Garden; J1, J11) 一帶的高尚住宅區,成為了灣仔的重要發祥地。
隔著皇后大道,在春園的南面有一小涌及些許較平土地,即今堅尼地道 (Kennedy Road; J4) 與灣仔峽道 (J2) 之間,這後來便被發展成石水渠街 (Stone Nullah Lane) 一帶。
摩理臣山與醫院山之間原有一窄長的山峽,稱為掘斷龍,從現時灣仔道活道口 (Wood Road; J14) 向西南伸延至今大道東旁的灣仔公園 (Wanchai Park; L5),但土地不多,主要開發的衹有近活道口的交加里 (Cross Lane) 一帶。更有一說法講掘斷龍原本的範圍還包括大道東南面石水渠街一帶所處的山峽。
灣仔公園在小學與律敦冶之間的山峽
撰文、繪圖及附表:Leung C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