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香港的第一個聚會地點──蒙養學堂

中共在香港的第一個組織是「馬克思主義研究小組」,組員有香港教育司視學官林君蔚(或名林昌熾)、皇仁畢業生張仁道和蒙養學校教師李義保等三位青年,聚會地點在蒙養學堂 [註1]。

在香港現有一間以「蒙養」為名的學校──「錦田公立蒙養學校」,這間學校與中共無關。該校是鄧伯裘(1876-1950)於1926年開辦,初設在錦田泰康村,1954年遷到錦田現址 [註2]。翻看舊報紙,1911年1月13日,《華字日報》刊有黃泥涌「蒙養學堂」新聞。1929年2月18日,《工商日報》刊有油麻地廟街北「蒙養學校」新聞。看來以蒙養為名的學校可能有數間。蒙養一詞出自《易經》:「蒙以養正,聖功也。」據此,學者人把兒童啟蒙教育稱為蒙養。

一九一一年一月十三日《香港華字日報》刊載蒙養學堂頒獎報道

據中共已公開的資料,與中共有關的蒙養學校位於黃泥涌,應即是《華字日報》新聞中的黃泥涌蒙養學堂。周奕的《香港工運史》指馬克思主義研究小組聚會地點在黃泥涌村81號蒙養小學 [註3]。

十九世紀末.黃泥涌村

在香港公共圖書館藏有「東華三院敎育史略編纂委員會:《東華三院敎育史略》,香港,香港東華三院壬寅年事局,1963」一書,刊有更多該校的資料。另「《三院小學沿革暨中學之籌建》,載:香港東華三院發展史編纂委員會:《香港東華三院發展史》,香港,1961」亦有該校資料,兩書都不外借。

該蒙養學堂由陸灼文等人創辦,校舍可容納學生60人。在陸灼文等苦心經營下做出成績。1928年陸灼文因年事已高提出辭職,呈請港英接辦,使其不因人而廢繼續開辦下去,以免該區學童失學。陸灼文將全部學生資料列出交給港英,同時願意將所有書枱和教學用具全部免費捐出,亦不堅持要繼續使用原來校名。華民政務司派人探訪陸灼文,發現他確是年老多病,於是答應他的請求。

有關陸文灼生平的資料不多,1918年馬棚大火後,東華為死難者舉行建醮超幽,致輓的對聯中有署名陸灼文者,以廣東話來寫輓聯:

「唔好講前因,傷死者心,有幸有不幸焉。你想嚇紅男綠女,白叟黃童,一時向付劫灰,賞必盡償冤孽債?」

「咪淨話禮懺,掩先人眼,莫之為而為也。君知否道侶齊婆,尼姑施主,七日齊呼佛號,無非深達鬼神情。」

1928年6月,華民政務司發出第一四六函給東華醫院,計劃將蒙養學堂交東華管理,政府每年津貼720元,連同特別津貼總共800元,其餘經費由文武廟嘗款撥支,該校可冠以東華醫院為校名。每年推舉黃泥涌街坊2人協助視學,校內行政設施均由東華全權辦理。

8月,華民政務司發出第一七七函給東華,同時將蒙養學堂存款1082元1角4分交給東華。

東華決定於9月1日接辦,改名「文武廟第十五義學」,全部學生一律免學費,與東華其他義學看齊,原學生所繳9月份以後學費由東華發還。東華先招考敎員1名,月薪40元,待新校舍落完成再招考2人。

東華接辦後因校舍狹隘,未能收容更多學生,港英撥出黃泥涌景光街14號I.L.3105地段興建新校舍,並負責全部建築費,東華於1929年接收新校舍,有課室3間可容學生120人。

1929年,東華效法內地學制,將所有小學分為初級小學和高級小學。東華接收新校舍,將該校易名為「文武廟黃泥涌區免費初級小學」。

1941年,戰爭風雲密佈,敎育司致函東華請勿收新生,每校增加津貼100元。

香港淪陷後該校被迫停辦,東華將校舍出租給民居。

香港重光後,1947年10月,東華收回該校校舍恢復辦學招生開課。

1954年,該校改名為「香港第三小學」。

一九七一年七月二十七日《華僑日報》「香港第三小學」改名「李賜豪小學」報道

1956年,該校由於學生人數不足,東華將香港第三小學和洛克道第四小學合併,改名為「東華三院香港第三小學」,在皇后大道東280號建新校舍,樓高4層,可容納學生797人。1971年該校改名為「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

[註1] 梁復燃:《廣東黨組織成立一些情況的回憶》,載1)中國社會科學院現代史研究室、中國革命博物館黨史研究室選編:《「一大」前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前後資料選編》(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註2] 王齊樂著:《香港中文敎育通發展史史》,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6;,2009,第308頁。
[註3]周奕:《香港工運史》,香港,利訊出版社,2009,第80頁。

作者:梁寶龍先生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