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四五十年代電影配角:被遺忘的綠葉(下)

林坤山(1891-1964)二十年代原為教師,以嚴厲而聞名,學生戲稱其為坤山(即老虎)後來亦以此作藝名。最初先演出粵劇,三十年代成為一線電影演員,戰後改作配角,多演滑稽角色或老太爺,以豪門夜宴一片飾老太爺一角,《留鬚請飲》最深入民心,1964年以肺病不治。
周志誠(1903-1956)早年在上海加入電影界,戰後南遷來港先後演出過百部電影,與馮應湘合演奸角絲絲入扣,兩人四至五十年代中為粵語片的中流砥柱。一九五六年心臟病發逝世,下葬於跑馬地天主教墳場,何其巧合者與其為鄰的就正是跟他合作無間的好拍檔馮應湘。

鄺山笑(1905-1976)原為粵劇紅伶,師承戰前著名男花旦千里駒,三十年代開始向電影界進軍,以俊朗外形成為一線男演員,為三十年代最多產的男影星。戰後退居二線並大幅減產,至六零年代已漸為人所淡忘。

鄧惠森(1923- )家景富裕,父為電影公司主事人,1949年加入影圈,從影以來拍片八十多部大部份皆演闊少,亦正亦邪,但始終未能獨當一面。1954年曾與林家聲之妹林家儀因婚外情而被其父用刀刺傷,成為當年一大新聞,後鄭又曾涉行騙案,至六十年代中逐漸淡出影壇後移居澳洲。

麗兒(1917-1991)為美國舊金山歸僑,為第一代電影導演美藉華僑趙樹燊的妻子,她首部電影《歌侶情潮》乃香港首次製作的有聲電影。麗兒屬多材多藝影星,粵語片外亦曾參演不少英語及國語電影,前後作品共達六十多部,六零年退出影圈,相夫教女。

左:鄧惠森;右:麗兒

黃超武(1912- )原為粵劇小武,戰後參加了馬師曾的太平劇團,並於四十年代參與電影工作,多演第二男主角,惟始終未能站穏一線地位,女角合作最多者為周坤玲,後來結成夫婦。六十年代移居美國,於舊金山經營餐館至八十年代榮休。

右起廖俠懷、秦小梨、黃超武

黃金愛(1938- )天材伶人和演員,七歲已踏臺板演粵劇,有外圍花旦王之稱,四十年代末加入影圈,代表作有《戲迷奇遇記》、《蓬門小鳳》,六三年赴美深造,定居於舊金山。

左:黃超武;中:麗兒;右:黃金愛

袁步雲(1922-1995)四十年代日佔期間於廣東粵劇界走紅,戰後移居香港,因好賭導致生活艱難,幸得一機會,獲《成報》邀請繪畫《細路祥》漫畫,遂一炮而紅!其後進軍電影界,開拍同名電影,由李小龍飾飾細路祥一角,據稱小龍此藝名即由袁氏所改。終生穿梭電影和報界,善演奸角及勢利小人。

扮演差利者:袁步雲;中站女子:林妹妹
廖俠懷(1903-1952)戰前粵劇四大名丑之一,戰後進入電影界,代表作有《甘地會西施》、《大鬧廣昌隆》等,以戲路廣闊,腔調獨特,能演多種角色而著名,五二年演罷大觀公司的《浪子回頭》一片後急病離世。

除上列各位外,對於戰後復員時期本港電影業作出貢獻者實不在少數,述及者不到十之一二,隨口說來即有鄧美美、馮敬文、江一帆、周坤玲、錢大叔、張生、謝君蘇、李燕萍、黃楚山、馬金玲、高超、袁立祥、大聲婆、朱由高、小燕飛、檸檬、高魯全、甘露、陶三姑、馬笑英、矮東瓜等等,因篇幅所限未能盡錄。至於五十年代之後出道的绿葉演員,更是恆河沙數,但恕非本文所談論之範圍了。文章之末,請容許筆者在此,再次對所有早期香港電影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作者:許日彤先生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