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香港出世紙及其軼事

根據一八九六年《香港生死註冊條例簽發》,極為罕有的出世紙。然而,出世紙其實蘊藏了一段十分驚險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是老斐沙之孫,Joseph Fisher 和梁十妹的兒子。

近年中國內地的父母,為了讓子女取得香港出世紙,真是不惜一切,甚至可說是不顧一切!為了一張出世紙付出巨大代價,是否值得,真是見仁見智。然而,百年前生於香港的居民,不僅取得港人身份,而且還有居英權,於今日來說,實在不可思議!這種優待,直至一九六零年代初期,由於大量新界居民移民英國,造成社會問題,英國才修改國籍法,港人至此才喪失居英權。可是,昔日港人其實都不願意領取出生紙!為什麼呢?

一八七三年,英國通過《香港生死註冊條例》。一八九六年,港府根據條例,首次向在港出生人士簽發出生證明文件,而本文介紹這份一九二六年,亦屬於該條例簽發的出世紙,是屬於香港最早期版本的出生證明文件。該文件顯示,截止一九二六年一月七日,全港只有十三人進行出生註冊,而領取出世紙則只有七人!這份文獻證明了即使在港出生市民,也未必會領取出世紙。當年領取出世紙的手續費是一元,而基層市民每月工資卻只有三至五元,日常用資既然不足,或許就乾脆放棄申請了。

根據當年香港出生人口統計,新生嬰兒數目實在遠超此數,當中大部份是華人,而領取出世紙則多數是英籍人士,為何只有少數華籍港人領取出世紙呢?這個情況相信與民族感情有密切關係。當年,香港雖被英國管治,但大多數在港華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即使清朝滅亡,在港華人還是對國家民族念念不忘。他們對於殖民地沒有歸屬感,只視香港為寄居之所,日夕希望重投祖國。這種拒絕領取出世紙的風氣,直至三十年代才有改變。四十年代以後,中國政局混亂、官僚腐敗,內戰不息,香港華人逐漸對祖國失去認同感,逐漸接納香港是長久容身之所。領取身份證與民族認同之間的關係,時至今日仍是值得深究的問題。

其實,這份出世紙除了罕有外,背後還有一段十分驚險的故事。它得以保存至今,全靠物主的機智和勇氣,話說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香港淪陷,日軍到處搜捕英籍人士,當年這份出世紙的主人翁Stephen Fisher (老斐沙之孫)只有十六歲,因為未夠法定年齡,故未被徵召入伍參加保衛軍。他眼見家人戰死的戰死,被俘的被俘,正自彷徨,幸得葡國籍的朋友襄助,全家向駐港葡萄牙領事館求援,改名換姓,取得了臨時葡籍身份,逃難澳門。由於葡萄牙屬於中立國,葡籍人士可以自由活動,故無需被關入集中營。

用豬腸粉冒險保存原版出世紙的主人翁 Stephen Fisher。雖然只是區區一份出生証明文件,卻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資料。

當時由香港橫渡澳門,必須經過日軍檢查站,接受嚴格搜查,始得入境。英籍人士為怕曝露身份而遭逮捕,必定把身份文件銷毀。然而這位Stephen Fisher竟然瞞著家人,暗中保留出世紙,並以油紙包好,為了力求迫真,掩人耳目,更買來一包豬腸粉,覆在油紙之上,並以大量豉油甜醬,糊成一團,通過關口時,邊行邊吃,故作鎮定,若無其事,還主動高舉雙手,讓日軍仔細檢查,衛士搜遍全身,惟獨不搜豬腸粉,最終得以順利過關!多年後,Stephen Fisher回憶此事,自覺膽大妄為!當日若被搜出文件,必定後果堪虞!誠如他祖父老斐沙所云:「唔識死字點寫。」

Stephen Fisher因年齡太輕未能參加香港保衛戰,未能與兄弟和祖父(老斐沙)併肩作戰,引以為憾。未料於一九四六年,被徵召加入香港義勇防衛軍(香港義勇軍團前身),終於一嘗素願。早年義勇軍團為徵兵制,七十年代改為募兵制。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