筲箕灣東大街:餓人灣的海盜及村落

筲箕灣,港島東部的住宅區。環顧區內,唐樓仍然散佈街頭角落,街市、肉檔及各類地舖參雜其中,而近年掀起的重建熱潮,讓筲箕灣處於新舊交替的洪流之中。在今日人煙稠密的區域,究竟昔日的面貌是怎樣的呢?筲箕灣的昔日故事,散見於前賢的著作之中,鮮有口耳相傳的記述。而根據一則四十年代的訪問稿中,則有一名出生於一八七零年代的古稀老翁,將開埠初期,有如神話傳說的筲箕灣繪形繪聲地勾勒出來。

這位白髮老翁手執拐杖,步履緩慢,雙目卻炯炯有神,說話有條不紊。老翁憶述筲箕灣原稱「餓人灣」,原是海盜盤踞之處。由於海灣有天賦的地理優勢,憑藉兩邊海角,有利賊船停留,成為避風良港。未幾,海盜被英人殲滅,換成漁民聚居岸邊,其後人數漸多,遂移居陸上,開始闢建簡陋房屋,開設各式商店以應生活需求,其中包括漁船用具、衣服、日用品等。由於漁民出海必求神靈庇佑,區內遂有天后、譚公等廟,間接使沿岸酬神商店亦多,故筲箕灣岸邊以捕魚為生的人多,靠賣祭品求得三餐一宿的人為數亦不少。

天后及譚公二廟,是筲箕灣的著名廟宇。白髮老翁談到灣旁兩廟,突然化身見證人,指出天后及譚公顯靈之事。有一次,一名胖男搞惡作劇,不知哪來的神力,將天后神像側放,未幾善信參拜之時,突然發出巨吼,痛罵為何將其胡亂側放,此後居民立刻將天后神像放回原位,事件亦令人嘖嘖稱奇。談到譚公,老翁憶述有一漁民出海之前,在自宅的譚公像前參拜,不幸卻上遇上風暴,漁民看到其他都被打沉了,而自己的小艇獨捲至譚公廟旁,這位漁民心想必是譚公顯靈,為了酬謝神恩,於是自發起廟,居民知悉如此神話後,更一呼百應,自後譚公廟香火鼎盛,直至今日。

開埠以來,由於筲箕灣離四環極遠,香港政府鞭長莫及,即使設有分區警署,該處亦招惹大量海盜入寇。據老人口述,海盜的入侵數量減少的原因,實在有賴聚居人數逐漸增多,構成基本的民間保安佈防。而實際上,筲箕灣初期只有商舖,既沒有自來水,也沒有學校。海邊村民,基本上仰賴街喉藉以取用食水,但水喉缺乏,打鬥事件經常發宜;而村民多以捕漁為業,亦期望子弟獲得更高學歷,遂自行開辦小學教導子弟讀書識字,期望使下一代能夠脫離貧窮,光宗耀祖。

時至今日,東大街已經由海邊變成內陸,天后譚公皆成古蹟,與高樓大廈為鄰,每逢節慶依然香火如昔。然而,昔日漁民聚居地,今日已是美食鄉,但遙想白髮老翁憶述筲箕灣的故事,真教人難以相信此處原是海盜充斥、神明顯靈之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