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咸道軍營

漆咸道軍營

尖沙咀漆咸道原稱德輔道,其後港府鑒於港九兩地街道不可相同,容易混淆,故將尖沙咀德輔道改稱漆咸道,為紀念工務司漆咸。而根據街道圖,漆咸道原本由信號山連至加連威老道,經歷百多年之後,現時已延伸至紅磡。漆咸道原屬海濱地段,經過紅磡灣填海之後,現時經已位處內陸,而本篇談及的漆咸道軍營,在九龍半島割讓初期被英國政府圈地權充軍營,守衛香江,其位置在今日香港科學館及歷史博物館一帶,七十年代交還港府。按照駐港軍營慣例,該處只作軍事用途。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漆咸道軍營是政治拘禁的重要場所之一。

約六十年代.漆咸道軍營

一九六一年十月一日,一名腳打石膏的男子在羅湖邊境過關,其步履輕盈,引起海關懷疑,於是循例帶房查問。在搜身之後,不僅發覺該名男子身懷巨款,也發覺腳步根本沒傷,只是以為偷運財。可是,在邊境人員砸破石膏之後,居然發現一片微型底片,懷疑別有內情,於是押往警署進行嚴刑逼供,豈料男子抵不住壓力,供出背後正是由中共當局指使來港收集情報,而港方指揮居然是香港警隊未來之星曾昭科!

一九六一年.曾昭科被逮解出境

曾昭科相貌堂堂,濃眉大眼,炯炯有神,是時擔任警隊助理警司,事業如日中天。消息一出,震驚香港政界警界,一個中共指派的臥底,竟然爬升至警校副校長,在政治、家庭及品格審查之下,居然沒有察覺有任何異樣。在當時,華人擔任警隊要職少之又少,而曾昭科精通中英日三種語言,加入警隊之後立即被視為重點栽培對象,獲委派前往蘇格蘭受訓,傳媒亦針對負笈海外而大肆報導,其結婚消息也在港聞佔據重要位置,出席警民關係活動亦有報紙紀錄,其重要性可見一斑。一九五九年,悍匪李卓擄劫九巴總經理,曾昭科佈下天羅地網,帶領未來華探長藍剛等人生擒綁匪,功勳卓著,未料一夜之間,助理警司竟成階下囚。

醜聞揭露之後,曾昭科連同其屬下黨羽被帶往漆咸道軍營進行嚴刑拷問,在查案過程中,當局有沒有使用酷刑,已無從得知,只是報章透露的所謂「疲勞偵訊」,讓人想起大光燈轟照疑犯的迫供情形。唯一可信的是,曾昭科的黨羽聞訊之後,唯恐下場可憐,有畏罪自殺者,可以聯想當局對案件尤為緊張,務求一網打盡,揪出所有共諜。經過一番偵查後,港府決定將曾昭科連同二十多人逮解出境,事件遂告平息。

曾昭科逮解出境後,七十年代擔任廣州暨南大學外語系教授、系主任,兼任多個政治崗位,直至二零一四年才以九十一歲的高齡去世,而曾昭科擔任共諜一事亦號稱香港第一諜案,其傳奇經典有待藝文界別將之改篇,相信亦甚為可觀!

原文載於立場新聞

曾昭科擔任警務人員時留影
曾昭科晚年留影

利園山道一號

銅鑼灣希慎廣場的所在地,原是一座大山,其涵蓋範圍包括邊寧頓街、禮頓道、軒尼詩道及渣甸坊,經過大概五十年的移山工程後,終於變成一片廣闊的地皮,其中一條街道名為利園山道,位於利園山的西側,不僅見證了銅鑼灣發展的同時,亦驗證了教科書所標榜的移山填海真的存在密切的關係。

約五十年代中期.軒尼詩道東望,右方尚見餘下的利園山石壁,左方唐樓原為渣甸倉,七十年代末期逐步改建為商業用途。

這座山原稱東角山,開埠之初由渣甸洋行連同東角大段地皮一併購入,二十年代,東角山地皮首先屆滿,地權輾轉由蘇格蘭商人擁有,華人利希慎以當時鉅資三百八十多萬元購入東角山,自此山名改稱利園山。傳說有謂利希慎擬用利園山種植鴉片,然而根據當時地產市道逐漸勃興,更可信的是購入地段發展住宅圖利。數十年過去,希慎興業以利園山地皮發展商廈,獲得可觀的利潤,可見這種估計亦有道理。

約三十年代.利園山上的利園酒家。
利希慎及其子利銘澤

戰前,利氏家族先將南面的山頭夷平,北面的山頭即保留作為利園遊樂場,無論煙花、粵劇、講經會及名流晚宴,色色俱備。利希慎曾在該處宴請港督金文泰、前清大儒賴際熙及香港爵紳等,成為雅聚之所。

戰後,移山工程繼續進行,目的將軒尼詩道以南的山頭全部夷平。在移山的過程中,曾有嶺英書院在該處設校,亦因發現片場有道具觀音而吸引善信膜拜。在二戰前後的移山工程中,政府原本選用利氏家族的山泥,作為填平北角海濱的材料,可是,由於當局食言,其後山泥成為填平南區及柴灣的用料。

 

直至七十年代末期,利園山全部夷平,期間亦發現不少古董及珍貴寶石,分別由利氏後人及政府博物館所收藏,而面向軒尼詩道的利園山,用作興建已經拆卸的興利中心。

時至今日,極大多數香港人走過希慎廣場,十中八九,也忘記了此地原有一座大山頭了。

 

二十世紀初期.東角山上的渣甸大班宿舍。
約五十年代.利園山道。利園山道原稱利園街,圖左可見利園山仍未夷平。
七十年代末期.軒尼詩道西望,左方為興利中心地盤,其時利園山已經夷平。
有形無實 (下):上環至灣仔北的「香港好易行」計劃

有形無實 (下):上環至灣仔北的「香港好易行」計劃

美國哈林斯堡海濱的移動浮台,圖中為市民欣賞交響樂團演出。(圖原:archdaily)

自二零一五年《施政報告》已經倡導「易行城市」的概念,目的為鼓勵市民多步行,達致健康的生活模式。計劃中,政府擬改善行人環境及解決交通問題。兩年後,現屆政府再次提倡「香港好易行」的口號,並試圖於上環至灣仔北落實計劃,例如設置水霧降溫系統、加設飲水機等。可惜,「易行城市」作為歐美國家倡導多年的規劃,香港只是襲取九牛一毛,綜觀特區政府往績,亦有未臻完善的地方,恐怕只會是另一舊瓶新酒的方案。

成效有限的九龍東的計劃

二零一五年《施政報告》提及「政府會把『易行』九龍東的概念全面地在九龍灣及觀塘商貿區推展,改善行人環境並解決交通問題,包括研究便利私人業主興建行人天橋設施的安排,以及優化後巷、引入行人網絡的可行性。」然而,現時工廈每逢周一至六,人車爭路仍然嚴重,貨車違泊情況猖獗,交通擠塞無日無之。設若炎夏時期,車輛排出的廢氣,加以盛暑的氛圍,整個工業區猶如人間煉獄。觀塘海濱公園原為貨物裝卸區,盛暑時為了降溫,當局設置噴霧擬作降溫,然而作用不大,可以預期上環至灣仔北的「香港好易行」計劃,成效有限。

 

二零零一年拓展處計劃的中環海濱綠化草圖,十多年過去,似乎與今日的實景有天淵之別

上環至灣仔北的行人網絡

設若離開灣仔會展步行前往中環,必會由龍景道經分域碼頭,沿著極窄小路前往中區海濱。這段路的步行經驗,較觀塘海濱更為惡劣,盛暑時份,行人必定經歷「當頭曬」之苦,根據現時道路網絡,政府確有連貫海濱行人道路的預備,然而並未顧及行人的體驗,如果當局只是針對酷熱問題,加設「九龍東式」的噴霧裝置的話,結果將會有目共睹。

另外,在鼓勵行人走出商場、親近社區、促進健康生活的同時,單車徑、緩跑徑也是必須的配套,也是多個發達國家賴以吸引遊客的軟實力,可是只要谷歌一下,檢閱實景地圖的路線,我們便會發現港島北岸的海濱乏善足陳。現時中環海濱碼頭與上環早已連貫,但林蔭的缺乏,導致其行人體驗遠遜於市區大型公園,如果渴望健康生活,那麼市民何不前往公園舒展筋骨,而讓自己曝曬於烈日之下,呼吸近在咫尺的污煙廢氣呢?

今日龍和道,所謂綠化只是小點綴,每逢盛暑,市民寧願躲在國金或大會堂涼冷氣。(圖源:維基)

歐美國家的嶄新海濱規劃

無論昔日的「起動九龍東」或今年公佈的「上環至灣仔北的香港好易行」計劃,其核心不外乎海濱規劃。港島沿岸大部份的土地,皆由填海而來,而此類陸地的溫度較自然而成的土地為高,必須通過綠化林蔭降低溫度。同時,香港市民絕非只渴求一條只有噴霧降溫、備用飲水機的港島北岸行人通道。參考歐美國家的經驗,我們便知道政府的眼界有多狹隘。丹麥哥本哈根的海濱不僅設置行人長廊,而且旁邊興建泳池,為了確保水質清潔,它不用海水,而是普通的泳池水,不過將公共泳池的格局遷至海濱,其格調及視野便不可一概而論。

 

丹麥哥本哈根的海旁泳池,海水與泳池水明為兩色,易於分辨,視野開闊。(圖原:archdaily)
丹麥哥本哈根泳池,不僅可以游水,而且可以跳水(圖原:archdaily)
丹麥哥本哈根的海旁泳池。這個計劃與早前陳茂波司長構思的海濱泳池有相似之處,不過,丹麥不用海水,而是用泳池水。(圖原:archdaily)

此外,今日維港兩岸的海濱,全部成一直線,狀甚單調,而美國紐約西哈林的海濱步道,則打破這種框架,利用複合形狀鑲嵌在海岸,步行時可取道另一方向,製造獨特的步行及視野體驗,一反海濱等同修直海岸線的固有設計。美國賓夕凡尼亞哈里斯堡的海濱則更大膽,市民可以取道海濱,踏上浮台,極盡視聽之娛,為其他文娛活動提供了重要的場地,例如管弦樂團、文化講座等,色色俱備。

紐約西哈林海濱,位於天橋之下,與觀塘海濱相似。(圖原:archdaily)

根據美國城市規劃及建築師Jeff Speck《易行城市》中,提出了易行城市的十個元素,其中林蔭、建築設計及單車路是不可或缺的構成部份。其倡議理念,原意鼓勵美國人多步行,改善健康。然而,香港路窄難行,又缺綠化,即使加設噴霧裝置,亦徒添市民患上呼吸疾病的風險,相比美國提出的同名概念,實在相距甚遠,只有九牛一毛,滄海一粟,中上環海濱純屬商業大廈的陪襯品,縱有步道連貫東西,但路途不便,狹窄難行,絕不能吸引市民聚集,現時上環至灣仔北的海濱只有添馬公園一帶最受歡迎,原因是綠化地帶極廣,偌若將類似設計向東西伸延,並設有適當的單車道或緩跑徑,那麼定必成為中外香港人士的熱門造訪之處, 筆者懇請當局構思「香港好易行」的同時,思考如何為港人塑造一個高質素的宜居之所。

原文載於立場新聞

明報 | 翻舊相 為銅鑼灣起底

明報 | 翻舊相 為銅鑼灣起底

銅鑼灣鬧市商廈林立,原來數十年前有一座山丘,被夷平後才建成一座座高樓。中學教師余震宇從小對歷史感興趣,長大後成為「歷史偵探」,翻閱舊照片舊文件,把所住之處一一「起底」,小時候住過的銅鑼灣,當然也是其目標之一。

網上交流歷史相片 著書講地區史

余震宇沉醉香港歷史,2013 年在 facebook 開設「香港舊照片」專頁,與網民交流香港歷史圖片及心得, 又曾出書講香港不同地區的歷史,昨日更出席講座,分享他追尋銅鑼灣歷史的小故事。

說起銅鑼灣的變遷,余如數家珍,指該處開埠初期被渣甸洋行買入,其後轉售山丘地皮予利氏家族,成為「利園山」。余震宇稱,利園山原打算種鴉片,但利氏家族看準當時地產業前景,加上當時賣泥予政府填海,可取得填海地皮,故利氏家族於1930 年代開始逐步夷平利園山,1970 年代完成。余震宇說,利園山現為利園一期及希慎廣場一帶。

電車路弧度成重要線索

在追查銅鑼灣歷史時,余有如偵探般從一幅幅舊照片開始推斷。他分享看舊照片的秘訣,就是要先認出地標,例如從銅鑼灣的舊照片中看到牛奶公司的招牌,令他聯想到過往曾為牛奶公司貨倉、現為皇室堡附近的位置。他說,電車路及建築物排列的弧度亦是重要線索,為追尋地標,亦促使他開設舊照片的 facebook 專頁。

余表示,一般而言在照片上找到線索後,就要翻閱舊文件去了解實况,笑謂翻閱舊報紙經常「食白果」,曾試過一日翻閱了近 200 份,仍然一無所得,更曾讀了逾千份報紙,也只能整合到兩個歷史故事。余更會到土地註冊處查冊,甚或到政府檔案處查閱舊文件,對香港歷史作「地氈式搜索」,最後把所有資料抽絲剝繭,再慢慢湊起一塊塊拼圖,才能呈現較完整的歷史面貌。

發掘資料當消遣 嘆港欠檔案法

余說,下班後和放假時到處尋找資料,不失為他減壓的一個好方法,「有人以打機消遣,有人以攝影消遣,發掘資料就是我的消遣」。

查找資料的過程中,余震宇發現香港不少資料檔案殘缺不全,慨嘆香港欠缺檔案法,資料系統亦不完善,如有機會希望能到訪英國檔案館,繼續發掘更多香港歷史。

 

 

 
 
有形無實(上):觀塘海濱的「香港好易行」計劃

有形無實(上):觀塘海濱的「香港好易行」計劃

上周《施政報告》提倡「易行城市」的理念,並套用於上環至灣仔北海濱規劃,實際上,「易行城市」的概念早於二零一五年的《施政報告》已經提出,沿用美國城市規劃及建築師傑夫.史貝克(Jeff Speck)提出的同一理念,原意致力於將美國社區改變成一個以步代車的行人網絡,鼓勵美國人多步行、少駕車,達致促進健康之目的。二零一五年港府於《施政報告》將「易行城市」的概念套用於「起動九龍東」的計劃中,包括改善行人道路網絡及興建天橋便利道行等。然而,港府僅將「易行」的表面概念挪移於基礎工程之上,純粹將部份行人道路擴闊,與提倡健康的原意全無關係。實際上,「易行城市」的概念不只是行人步道,是講求整體的規劃。在現屆政府再次將「易行城市」落實於上環至灣仔北的同時,不妨對九龍東現時的開拓狀況進行回顧及檢討。

啟德承豐道,右方前往跑道公園,途中缺乏林蔭,盛暑之時,難以長期逗留。(圖源:Wikiwand)

「易行」只是低標準

「觀塘海濱長廊」是「起動九龍」的一個重要項目,連貫啟德新區,並擬於十年內連接土瓜灣海旁。作為東九龍居民的唯一大型海濱休憩地帶,每逢盛暑期間定必酷熱難當,只有觀塘繞道天橋底的遊樂場權充乘涼之所。設若僥倖依附橋底勉強抵達啟德消防局,定必行人止步,由於承豐道前往舊機場跑道之間,即使設有行人步道,但期間沒有任何林蔭,夏天太陽猛曬,冬日勁風吹拂,能夠步行前往跑道末端的公園已屬幸運。倘若以鋪設行人步道的最低標準來說,政府已達致目的;但對於行人體驗來說,則完全不屬「易行」。

啟德承昌道,經過啟德消防局進入舊機場跑道的必經之處,若步行或跑步經過圖中位置,必須橫過馬路,間中有車輛超速,易生危險。(圖源:香港巴士大典)

行人步道配套惡劣

「啟德跑道公園」是東九龍散步人士的「水站」,然而,由啟德消防局步行前往該處,沿途不僅缺乏遮陰,只有小樹若干,而且缺乏水機,甚至飲品售賣機也付之闕如,若忘記帶備水源,則需自求多福。即使今年施政報告曾經提倡設置噴霧降溫裝置,然而僅屬杯水車薪。此外,郵輪碼頭商場附近曠地極多,無數地皮等待善價而沽,政府沒有善用地皮,吸引團體舉辦文化、藝術或銷售等活動,間中只有跑步或踩單車的市民前往,導致該地段長期猶如死城。再者,郵輪碼頭公園的商戶十室九空,早前曾有咖啡室及精品店,然而今日早已關門大吉,吸引市民或遊客造訪的誘因早已消失,故較早前有報道比喻啟德郵輪碼頭猶如鬼域,亦可想而知。

鼓勵健康豈止步行?

近年愈來愈多香港人愛上跑步及踩單車,港九新界差不多每周皆有長跑比賽,泊街單車成行成市。根據「易行城市」的原有概念,目的是為了促進市民健康。設若港府擬採用概念、推陳出新,不致流於抄襲的話,那麼顧及的不僅是行人步道,更應該是超越固有理念,開拓無障礙的跑道及單車道。現時由觀塘碼頭跑往啟德跑道公園約五公里,然而期間必須橫越數條馬路,包括啟德消防局、啟德兒童醫院及郵輪碼頭三處,這幾處經常有貨車超速及醉酒駕駛,二零一六年十一月更有危險駕駛導致青年單車手身亡事件。根據現時東九龍的地段,觀塘海濱長廊末端被九龍貨倉、工務局貨倉及城巴泊車場所阻,設若遷移三座建築,劃出行人步道供跑者直入啟德跑道,那麼產生意外的機會必會大大減低。同時,啟德一帶的馬路較闊,設若劃出單車路線亦是可行的做法,當局可以考慮以鼓勵健康為由,作出上述規劃。

善用資源開拓人流

二零一六年,政府有意活化觀塘海濱天橋底的空間,供團體申請,推動文化創意發展。然而,效果成效不彰,歸根究柢,在於橋底用途單一化,若非跑步散步、散餐休憩或攜帶子女玩樂的話,該處則完全缺竹人乏吸引力。美國紐約哈林市將天橋底改裝成超級市場,西班牙馬德里天橋底供藝術人士舉辦塗鴉工作坊、荷蘭的天橋底還會設有滑板公園等,設若將上述或其他形式的混合元素融入觀塘海濱,那麼定必比起音樂噴泉大白象工程有意義得多。現時觀塘海濱附近多為商廈及舊式工廠,每逢周六日及公眾假期,不少市民均喜愛前往休憩。可是該處除兒童遊樂設施外,供人流連休息的地方嚴重不足,若非鍾情海濱的人,該處即缺乏吸引力。為了提供地方供市民多做運動、洗滌心靈及善用空間,政府有必要超越「易行城市」的概念,為港人建設一個更具吸引力的海濱空間。

西班牙馬德里天橋底的塗鴉工作坊(圖源:Yorokobu)
荷蘭天橋底的滑板公園。(圖源:Jeroen_Musch)

 

原文載於立場新聞

蓮花街一號   

蓮花街一號  

十九世紀末.大坑蓮花宮

銅鑼灣大坑區的蓮花街,是標誌著蓮花宮及其後山的街道。蓮花街位處旺中帶靜的地段,附近夾雜古蹟、唐樓及豪宅,名副其實的宜居之所。無論潮州打冷、日式拉麵、地道大排檔及各式小店等,色色俱備,在人煙稠密的城市之中,實在難得。然而,大概約五十年代的時候,蓮花街及其後山是污煙瘴氣,黃賭並集,山火頻生之所,甚至被政府視為罪惡溫床,如此聽來,你會相信嗎?

石頭上的木屋蝸居

同治二年,公元一八六三年。蓮花宮落成,相傳觀音盤坐於蓮花上修行,故此得名。蓮花宮面向沼澤及農地,為了避免流水淹浸廟宇,故廟宇一部份建於巨石之上,一部份由平台支撐,而廟宇外掛「開窗臨海面」及「近聽水聲清」的聯句,反映蓮花宮外的確是一片低窪地區。居民每逢出海,多前往廟宇祈求神靈庇佑,可是卻事與願違,蓮花宮山成為港島災害頻繁的地區之一。

蓮花宮後山,又稱蓮花宮山,戰後數以百萬難民南渡香江,自行於山頭搭建木屋,由山腳蔓延至頂部,居住環境極為惡劣。蓮花宮山的地質並不適合興建木屋,根據一名宿主後人的分享,選址石頭興建木屋,相對於鬆軟的泥土,石頭可以權宜作為屋宇的樁腳。將木板平放於大石之上,便可充當睡床,遇上大火之時,更有斷絕火路之效。可是,每逢祝融光顧的時候,數以千計的居民仍然紛紛由蓮花宮山跑往大坑,眼白白看著家園被毀,令人不忍卒睹。

約五十年代.蓮花宮山木屋群

鞭長莫及的徙置政策

蓮花宮山的寮屋問題,港府完全無力應付。五十年代初期,政府倚賴商人興建臨時房屋,安頓數十萬的南移難民,期望藉此省下開支,將公帑集中花費在基建方面。然而,當時名流商紳斥資興建的平民房屋,部份藉詞以廉價租予難民居住,實質取價高昂,故此大量難民仍然選擇於荒山購買或租住木屋,為求節省開支。由於蓮花宮山的木屋互相緊靠,稱一不慎,例如打翻火水爐、小孩點燃炮仗等,便會燒毀大半木屋。

自一九五三年聖誕石硤尾大火後,當局於翌年成立徙置事務處,曾經研究於蓮花宮山闢建徙置區,但該處土質鬆軼,地勢險峻,計劃不了了之。當時,徙置區需要闢建「防火巷」,即要求木屋群之間留有空間,避免火燒連環,然而計劃又未能於蓮花宮山貫徹執行,遇有火災,肇事者慘被成為出氣袋,被痛毆一頓,教人無奈嘆息。

除了火災之外,每逢大雨,導致泥土翻鬆,巨石便會從高處滾下,壓死或壓傷平民。不僅如此,由於該處缺乏規劃,品流複雜,成為罪惡溫床,根據報道,該處曾經破獲鴉片煙廠、色情場所等,由於政府鞭長莫及,蓮花宮山一度被稱為罪惡淵藪,市政議員甚至提出必須整肅山頭,杜絕後患。

一九五二年.報章載蓮花宮山有墳墓,證明居民與墳墓為鄰

昔日寮屋今日豪宅

蓮花宮山的木屋居民,每逢一兩年便遇上一次火災,期間仍獲政府准許原址重建房屋。經過十數年的發展,即使欠缺政府的協助及規劃,該處仍然自行發展出商戶,售賣各式各樣的生活用品,更甚者有居民飼養豬隻,成為一個粗具規模的山頭。直至一九五八年,政府倡議將蓮花宮山及天后廟山一帶,改闢為高尚住宅區,居民逐漸遷往秀茂坪徙置區,當局亦大力整肅區內的治安。經歷數十年後,蓮花宮山成為一處靜謐之所,亦難以想像昔日該處的惡劣環境了。

約六十年代.大坑。右方為木屋區

原文於立場新聞轉載

鴻興道一號

鴻興道一號

七十年代.港島北岸與奇力島經已接壤,圖中舊見海隧入口。

戰前奇力島原是四面環海,與銅鑼灣有一段較遠的距離。戰後港府擬發展灣仔以東的港島北岸,其後決定填平銅鑼灣避風塘,開拓土地資源。經過多番商討之後,港府敲定興建維多利亞公園,而奇力島作為工程屬於關鍵的地理位置,不僅屬於新避風塘的西側終點,而且是海底隧道的出入口,長達二十多年的基建工程,最終開闢鴻興道連貫灣仔北岸,象徵著銅鑼灣的發展踏上另一個新階段。

新避風塘西端重鎮

戰前港島的發展,集中於中上下環,而灣仔東端至銅鑼灣一帶,則為渣甸貨倉及避風塘。戰後重光,人口激增,政府決定於維港兩岸各區填海,務求開闢土地,興建各類房屋或工廠,滿足居住需求,刺激經濟發展。而銅鑼灣區的工程,便是將一八八〇年代的避風塘填平。一九五〇年,工程的第一階段是興建一條由波斯富街連接奇力島的海堤,作為新避風塘的西界。

值得一提的是,三十年代前奇力島原是軍火庫,一九三八年香港遊艇會遷至該處,直至今日。政府填平舊塘之後,初擬興建住宅,其後決定改為永久休憩用途的公園。由於將戰前落戶於中環的皇后像改遷這片銅鑼灣新填地,故稱為維多利亞公園。

 

七十年代.海隧銅鑼灣入口


海底隧道的出入口

海隧是戰後的重要基建項目。自二十世紀初,政府已經指出有需要興建連貫港九的車道,戰後當局曾擬興建跨海大橋,其後因安全因素而告吹。選址方面,曾考慮堅尼地城、灣仔摩理臣山等處,其後無論港九海隧出入口,皆決定選擇新填地,以便規劃完整的道路網絡,港島則選取剛與東角,九龍則定址於紅磡新填海區。然而,興建海隧並非一帆風順,而且波折重重。

戰後港府金庫空虛,無力興建海底隧道,遂邀請公司斥資興建,並由政府批出一定年期的專利權。然而,該公司除繳付建材費用外,還需要承擔購地開支,並賠償天星及油麻地小輪公司的損失。其後,維多利亞發展公司奪得營運權,卻又被油麻地小輪突然撤資而誘發拉倒危機,最終獲得四大財團支持,最終於一九七二年通車。

1952年4月底,政府公佈興建堤壩由波斯富街直達加列島。加列島即奇力島。

蓬勃區內商業發展

五十年代末期,盤據百年的渣甸貨倉改建為住宅,至一九六〇年大丸啟業,附近仍以唐樓建築為主。即使一九五七年維多利亞公園啟用,區內戲院漸多,銅鑼灣的人流仍以住宅為主。直至海底隧道通車,將人流直接送往銅鑼灣及東角一帶,激化區內的商業發展。隨著松阪屋、三越及崇光陸續開業,商貿蓬勃導致軒尼詩道一帶唐樓陸續改建商廈,九十年末期駱克道的唐二三樓也改為商業零售用途,究其根本,始於港島與奇力島接壤的剎那,經過多年的基建發展,海堤已被重新命名為鴻興道,但背後的歷史已鮮為人知了。

原文於立場新聞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