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戶事件中的長毛

艇戶事件中的長毛

銅鑼灣裁判司署門外的聲援者,最右邊的是“雄仔”梁國雄,與身旁的朋友同樣長髮,這時大部份年青人都是長髮的。

《油麻地艇戶事件》一文圖片中,我們看見紙棺材的出現,卻不見長毛身影。抬棺材示威的創始人是鄺福生等一班社工,廿多年後始成為長毛反中共示威的必備道具。艇戶事件抬棺材的雖不是長毛,但銅鑼灣裁判司署審訊甘浩望神父等時,長毛等「革馬盟」成員到場聲援,張開「撤銷無理控罪!支持艇戶上岸!」橫額。聲援人群越聚越多,人數達百餘人。警方通知艇戶負責人,可能會控告聚集群眾非法集會。根據當時《公安條例》規定,五個人在一起可以被檢控非法集會。艇戶負責人通知聲援者散開,只要不是五人在一起,警方便不會檢控。長毛等仍五個人在一起,藍帽子上前收繳革馬盟的橫額,拘捕長毛。

革馬盟全名是「革命馬克思主義聯盟」,於七十年代尾成立,認同蘇共革命家托洛斯基的思想,成員有:長毛梁國雄、娛樂界名人岑建勳、立法會議員梁耀忠、吳仲賢等十數人,以吳仲賢為領袖。後來各人意見分歧,先後離去,1989年解散。

當年社運圈中,長毛是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較年長的岑建勲、余仲賢等叫他「雄仔」,直到現在仍如此。

七十年代,歐洲左翼思潮抬頭,香港左翼青年梁宗廣、岑建勲、吳仲賢等到法國留學,尋找理想,傾向托洛斯基主義,高峰期達二十餘人。托洛斯基主義是共產主義一個派別,主張建立工人階級政權。吳仲賢等回港後投身社會運動,發動「反加價、反失業、反壓迫、反貧窮」運動,提出「佔領工廠」的激進口號。部署組織工人,開展工人運動。

是時社工對托派是有所不滿的,處處提防托派的滲入,害怕會員被拉走,不喜歡托派在刊物上公開批評自己領導運動的方法。「工聯會」認為托派正滲透入自己的組織,開展一場批托運動,在機關刊物《香港工人》指托派是蘇聯代理人,背判祖國出賣工人。親中共組織《盤古》和李怡主編的「七十年代」不斷有批托文章出現,學界「國粹派」內部傳閱國內外的批托資料。右派《華僑日報》社論批評托派,《明報》則以低調處理托派新聞。港英則將對政府不滿者誣指為托派,是破壞社會分子。連番打擊下,加上香港政經日趨穏定,托派活動轉低調。

據左派圈子中人說,當年任何人若被懷疑是「托派」的話,各人就自覺地遠離他而去。但左派圈子中始終沒有找出一位真正的托派。縱觀整個香港托派史,托派未能成立一個鞏固有實力的組織,亦未能對香港社運發揮過較大的影響力,只算是一個邊緣黨派。

甘浩望神父有一本傳記,記載艇戶事件。《從米蘭到鑽石山──甘仔故事》,作者江瓊珠,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出版,

圖片說明:

艇戶事件 (17)

銅鑼灣裁判司署門外的聲援者,最右邊的是“雄仔”梁國雄,與身旁的朋友同樣長髮,這時大部份年青人都是長髮的。

艇戶事件 (16)

圖中男青年人都是留長髮的。

艇戶事件 (22)

藍帽子收繳革馬盟的橫額。

艇戶事件 (23)

年青的警員不愠不火的帶走長毛,雄仔循例高喊口號。
消失中的海岸線:灣仔

消失中的海岸線:灣仔

位於大道東的合和中心,一九八零年建成,八十年代是亞洲最高的建築物。

一八四一年,滿清與英國簽訂《穿鼻草約》割讓香港之後,
英國商人顛地(Lancelot Dent)買下灣仔所有沿海路段,
興建碼頭、貨倉,開始進行貿易。

一八四二年灣仔地圖,黃線是皇后大道東。英國商人顛地於沿海興建碼頭,包括 Burn’s pier和 Larkin’s pier,虛線屬於潮退海岸線位置。又圖中又可見天主教及新教墳場,今已遷往跑馬地。
灣仔洪聖古廟及旁邊望海觀音廟,重修於咸豐十年(1860),因廟名「望海」,可證大道東本是沿海街道。圖片攝於一九七五年。
位於大道東的合和中心,一九八零年建成,八十年代是亞洲最高的建築物。

一八四一年,香港政府決定興建皇后大道,
又將工程中所產生的泥石傾倒於沿海位置,
建造成海旁東(即今日莊士頓道一帶),
一八八八年始建的和昌大押、一九零三年鋪設的電車路軌,
便是現時碩果僅存的沿海建設。

左圖:約一九一八年莊士敦道,尚可窺見右方臨海。今日和昌大押,已成酒吧。
一九零零年維多利亞城地圖,黃線是海旁東,淺藍色是海洋地帶。

二十年代,港府鑒於大量中國難民避亂南遷,
物業地價增高,住屋供不應求,
遂決定填平灣仔軍器廠街至燈籠州渣甸糖房的土地,
開闢軒尼詩道、駱克道、告士打道等地段,惟工程卻遇上阻滯。

一九二八年一月七日《香港工商日報》詳列海旁東填海區域及原因

當時政府原本打算削平摩理臣山,
透過工程獲得山泥,以作填海之用。
豈料開山工程未及一半,山泥已盡,只剩巨石,
結果惟有從九龍運泥填海,卻使工程費大增百分之七十。

一九三三年鳥瞰灣仔。右上角便是摩理臣山,其時尚未移平。
今日集成中心旁籃球場有凹凸不平的巨石,便是昔日留下的遺憾。
三十年代.高士打道(今稱告士打道)花市一貌,遠處高樓是六國飯店
三十年代,輔政司修頓(Thomas Southorn)爭取在灣仔開設遊樂場。圖中一九三四年九月廿七日立法局會議紀錄,認同灣仔有必要開設遊樂場。同年,修頓遊樂場落成。
三十年代中後期,灣仔修頓球場
約三十年代.灣仔地圖.黃線是告士打道,藍色是海洋地帶

隨著戰後經濟繁榮,港島北岸來往車輛急劇增加,
灣仔及銅鑼灣北端交通經常擠塞,
六十年代,港府決定於金鐘海軍船塢至奇力島填海,
紓緩交通問題。

一九六四年五月二日《華僑日報》
約一九六七年.擴闊中的告士打道
告士打道的新舊對照
告士打道灣仔警署今昔對照

七十年代,擴闊告士打道及北面填海工程完成,
得出港灣道及會議道等地,工展會也曾經在港灣道舉辦。
八八年,會展一期竣工;
九十年代,會議道以北興建人工島,發展會展二期,九七年落成。

一九八八年.會展一期(圖片來源: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網頁)
一九九四.建築中的會展二期(圖片來源: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網頁)

綜合歷次填海工程,灣仔約填海一點二公里,簡表如下:

製作團隊
製圖:Stephen Cheung
美工:Vivian Ngo
資料搜集:Nicky Wong, Fung Wing Chi, Jacky Yu
新舊對照:Leung Wing Hin
文字:Jacky Yu

資料下載:
1842, 43, 56 中區地圖 (Laurent Giterrez, Valerie Portefaix. 1992. Mapping Hong Kong : a historical atlas. Hong Kong: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ervices) download

1936-46 中區地圖 (Laurent Giterrez, Valerie Portefaix. 1992. Mapping Hong Kong : a historical atlas. Hong Kong: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ervices) download

Joseph Fisher的家庭生活

Joseph Fisher的家庭生活

Joseph Fisher和Joanna Leung(梁十妹)其中四名子女的照片。攝於1929年。

前文曾經介紹過一對在1917年間結婚的異族新人───Joseph Fisher和Joanna Leung。

在當時的社會,人們似乎都不看好這段婚姻,普遍認為文化上的差異會使其難於融合。其實,如果沒有一顆互相體諒和摯愛的心,即使是同文同種的人,亦未必能相處得長久。雖然當年異族婚姻比較罕見,但實際上卻有不少類似例子,而最普遍的情况就是「同居關係」(可惜通常都是以分手告終)。至於Joseph Fisher和Joanna Leung的結合,也並非最終結局,他們婚後的共同生活才是考驗的開始。

轟烈的愛情只發生於一瞬間,而深摯的愛卻需要長時間在生活中沉澱。到底這對異族新人之間的愛有多深,外人並不能估量,我們亦只能從他們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去尋找答案。值得慶幸的是,他們最後亦勉強可以稱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儘管當中也有些遺憾──就是Joseph Fisher在1941年香港淪陷前因病去世,而Joanna Leung卻活到1970年代(當時90歲)!

他們婚後不久就有了孩子,最後總共養育了八名子女。從今天的角度看來,似乎有點誇張,但在他們身處的1920年代中,一般家庭生養「十個八個」都是平常的。對母親而言,生孩子的確十分辛苦,而養育孩子更是一輩子的事!而套一句現今流行說法,「養一個孩子要四百萬」,養八個豈不是要三千二百萬?不過大家可以放心,那年月的生活指數不高,一般家庭傭工,每月工資只是三元。而當時亦未有昂貴電子產品出現,人們對物質的要求不太大。當時最普遍的娛樂是看電影、看書或者到沙灘暢泳,欣賞自然美景,生活比現在簡樸得多。另一方面,因為Joseph Fisher是經營生意的,雖然說不上富有,但也算中產,因此儘管孩子多,但還「養得起」。

在一百年前,華人媳婦嫁進一個英籍家庭,老爺、奶奶和丈夫都是英國人,而她又不懂英語,究竟他們是如何相處和溝通呢?世事往往是這般巧合,原來這個英籍家庭裏的成員都懂得廣東話!因此,溝通難題自然迎刃而解。而這位Joanna Leung也算是一位能幹的媳婦,因為她在家負責的,除了是照顧一大羣子女外,還要為丈夫一家打點膳食。因為他的丈夫是「西人」(那年月對外國人的尊稱,有別於「鬼佬」),英國人十分重視晚餐,總喜歡「一家大細」一起進食,共叙天倫之樂。而打點膳食這一件重任,自然就落在Joanna Leung的身上。從她的後人得知,她煮西菜的手藝的確不錯,而且還是正宗的維多利亞式手藝!這樣的傳統菜式,現在連英國也不大容易找到了!在云云菜色之中,其中有兩個菜式令人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其一是「迫牛肉」,這是Joanna的語誤,正名應該是「Baked牛肉」。其做法是先把一大塊牛肉配上蔬菜及香料,用咸水草緊緊扎實後放在清湯中用慢火燉。竅門是火候要控制得好,否則會影響肉質。然後將已煮熟的牛肉切片再烘或煎,最後再澆上祕製醬汁食用,簡直風味無窮!其二是牛腳糕,做法是將一節牛腳(在牛腳的甚麽部位就不清楚了)在水中反覆煮,直至煮成膠狀液體。隔去了渣滓後加入紅酒和調味料,凉透後待其凝固,就會變成一種類似啫哩或果凍的甜品。這種甜品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可能是1900年代的養顏食品!

從這些生活片段裏,感覺得到Joseph和Joanna有着深摯的愛。這「愛」並不是指癡癡纏纏的那一種,而是雙方在生活細節上互相關懷和體諒。如Joanna知道丈夫喜歡吃西菜,她就用心地去學,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Joanna不喜歡西式衣著,她丈夫也就不勉強她改穿西服,故此Joanna的一生都是傳統中國婦女的打扮。他夫妻兩人在衣著上一中一西,形成强烈的對比。而Joanna的孩子們在生活上十分西化,似乎沒有感染到她的中國傳統文化。究其原因,可能是受到他們的英籍祖父(Joanna的老爺)的影響。這位慈祥的祖父,十分愛護和關懷照顧孫子們,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有着深遠影響。他早年在香港政府工作,年青時候還有過一段頗為傳奇性的經歷,他亦曾經是孫中山先生的朋友……(待續)

備註:Joanna Leung的中文姓名是梁十妹,廣東人。大約生於光緒十年前後,但確實日期已經無從稽考。

中年時的Joanna Leung(梁十妹)仍然一身傳統中式服裝。約攝1940年代末期。

六十年代的娛樂:讀報

掌故,該是鄭逸梅、包天笑或高伯雨那樣精采的吧?不敢言掌故,只是分享記憶的點滴,希望拋磚引玉,讓大家在浮世中,共享一些愉悅或懷想。錯漏難免,尚祈方家指正。感謝!

讀報是庶民娛樂

60年代初,香港收費電台有〈麗的呼聲〉(1949~1973),免費有〈香港電台〉、〈商業電台〉(1959啟播);電視只有收費高昂的黑白有線電視〈麗的映聲〉(1957啟播),日後獨大的免費TVB,1967年才出現。市民生活簡樸而單純,資訊來源少,造就了報業的榮景。

識字者最佳消遣:只賣一毫的報紙茶樓外的報攤,往往還可「換報」。一盅兩件歎完一份報紙,只要不皺不髒,可以換其他報紙,花一毫看兩份報紙是賺,看三份就大賺了。夜後再買一兩份「拍拖報」看副刊,報紙各有專精:狗馬足球漫畫風月娛樂圈消息,什麼口味都滿足了。賣不出的報紙,兩份摺成一對「拍拖報」也只賣一毫,「認真抵睇」。過午就見早報拍拖,夜七八點後,早午晚報混合拍拖,最合志在副刊或追連載小說,以消長夜。

那時,娛樂缺乏,沒有追電視劇或煲劇的社會條件,金庸、梁羽生創新武俠小說,號召力足以令〈新晚報〉起紙。金庸能恃武俠小說而創刊〈明報〉(1959~)的社會環境,今天難以想象。

當年辦報資本門檻不高,政府僅要求一萬元保證金或擔保,排字印刷大可租用友報設備,同志嘯聚即可開檔。難怪香港50年代一度有三十多種報章。雖然曇花一現者多(有冷笑話言:想坑害誰,就叫他辦報),但一雞死一雞鳴,60年代早午晚各式報紙常見十多廿種。教育不普及的年代,報紙無形中肩負「持續教育」的角色,令許多無緣升中學,甚至小學也未畢業的人長知識,開眼界。

娛樂報領導報紙製作潮流

然而,香港第一份柯式彩印的報紙,是專攻娛樂新聞的〈銀燈日報〉(1959創刊),16開版(面積如今日地鐵派的免費報)。
〈銀燈〉大賣,引出同是16開娛樂報〈明燈日報〉(1960創刊)。其後〈天天日報〉1960年11月創刊,首見8開正張(如今天收費日報大小)柯式彩色印刷的「新聞紙」領先同行(不過內頁仍是黑白,不像今天報紙可頁頁彩色。

〈銀燈〉〈明燈〉彩色印刷照片清晰養眼,比其他報紙圖片網點鬆郁矇高出幾班。更不時附送明星海報、照片、特刊,無良報攤往往扣起,迷哥迷姐崇拜偶像,只好加錢另購。

對!90年代數碼照相機出現前,沒有預設拍攝模式或防手震相機、更沒有修相美顏軟件,難以想象電郵/Wi-Fi存儲share電子相。並無可delete重來的記憶卡,真刀真槍用「菲林」-曝光對焦失準、眨眼歪嘴就糟蹋「菲林」。60年代沒有傻瓜機,攝影沖晒器材昂貴,技術要求高,照片製作工序多。相機是奢侈品,照片成本鉅貴。許多人生留影,僅止於證件相、喜慶飲宴合照或到照相館拍全家福。沒有電視、錄影、微博、Facebook或YouTube,藝人的影象稀罕矜貴得多。娛記「漏出」藝人照片,是可觀的「下欄」收入。有文化者集郵票,工廠妹文員學生收藏「明星相」。直到80年代,旺角信和中心「賣明星相」還是興旺生意。明星相銷情,甚至可觀察藝人的人氣指數。

藝人的真人或影象,在電視普及前並不易見。越神秘越矜罕,市場越渴求藝人消息和圖像。難怪當年是仰慕崇拜的「迷」,今天是平等得多的fans。娛樂報彩色製作,超前新聞大報,背後還有市場的無形之手。

自清末開辦報風氣,報紙是革命黨宣傳政治,開導民智的工具,也是照顧市民口味的新聞媒體。銷量宏大如〈申報〉,流行如〈點石齋畫報〉(1884~1898)今日尚有人記識。其實報紙還有一個不斷的娛樂報傳統。看清末民初樊樊山等文人在捧伶人名妓的小報發表詩文,造就梅蘭芳成一代藝術巨匠,娛樂報和fans真的不可小覷。

作者:張玿于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