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42年至1997年的英國殖民地時代,為數不少的英國官員獲派香港工作。然而,其中大部份都是過客:有人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便被調派其他地區;或者退休後回到英國祖家。亦有少部份人最後選擇留在香港落地生根,他們的後代與本土華人通婚,逐漸同化成一個特別的社羣。
遠渡重洋
上期文章介紹過的異族婚姻男主角Joseph Fisher的父親Frederick Fisher,大約在1886年間加入了香港政府工作。當時的英國政府對香港這殖民地不太重視,只視香港為一個重要的補給據點。加上當時香港所在區域偏遠落後,故在英國官員心目中,被調派香港工作並非優差,心情有點像今日香港公務員被調沙頭角工作一樣。但這位年輕的英籍人士 Frederick Fisher 仍然抱着興奮的心情,坐了三十多天的輪船來到香港。(當年只能坐船來港)
初來乍到
1880年代的香港雖然已經開始發展,但並不繁榮。政府公務員的工作清閒,不會像現在那麼有“挑戰性”,連特首也時常被人罵得半死!初期,他在警務署工作。後來轉職潔淨局(Sanitary Department; 即今日衛生署 ) 擔任較高級的管理職位。根據早年香港政府檔案Hong Kong Blue Book 的資料。1888年,於香港政府工作的英籍公務員總人數不多於1000人(並不包括駐港英軍)。政府各部門的分工也不像現在的細密。因為工作上的關係,他時常有機會接觸基層的華人市民,因此學懂了廣東話!還得到額外的語言津貼。當年的香港政府大力鼓勵英籍公務員學習廣東話。凡懂得廣東話都獲發給額外薪金。
與華人社會關係
這位英籍人士的全名是「William Frederick Alfred Fisher」,因為一般華人都不懂英語,所以當時其他華人就以他姓氏「Fisher」的譯音「斐沙」作為對他的稱呼。最初與這位「斐沙先生」接觸的華人們,基本上都抱有一點「敬而遠之」的心態,不敢與他太親近。但因他懂得廣東話,而且性格隨和,所以他也認識了一些華人朋友,生活逐漸變得中國化。後來他兒子Joseph Fisher與華人通婚,相信某程度亦受了這種生活文化影響。
英籍人士的婚姻難題
1880年代的香港,英籍男女適婚比例完全失衡。當時男女比例約10:1,在港英籍女士可謂「皇帝女唔憂嫁」。斐沙先生也算幸運,他在1889年與一位英籍女士結婚。他們在堅道明愛天主教總堂舉行婚禮,教會並安排他們在結婚登記大冊上簽署登記。據資料,這本登記大冊由1872年開始使用,直至1895年才寫滿,即23年內的新人都是在這本冊子上登記結婚。曾經有父子在結婚時都在這本冊子上簽署登記,情景相當有趣。而當年亦未流行簽發結婚証書,所以這本現藏於香港明愛天主教總堂的登記大冊,已經成為教會的重要歷史文物之一。
落地生根
這位斐沙先生在1886年來到香港,直至1942年病死於赤柱集中營。他的一生幾乎都是在香港渡過,而他的兒子Joseph Fisher更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之後Joseph Fisher與華人通婚,子孫都是中英混血兒。在早年的香港殖民地歷史中,這樣的一個中西文化交融家庭,也可算是一個社會的縮影。
作者:John Fis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