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颱風溫黛吹襲香港

8月23日.颱風溫黛吹襲香港

十號颶風信號現正懸掛,各位市民請注意安全。

回首當年,時值1962年8月底,颱風溫黛吹襲香港,過後滿目瘡痍。整個沙田被淹沒,艇家如臨大敵,市民被困、房屋被毀,糧食搶購一空,受災人數以萬計。時至今日,除無家者外,極少有市民無家可歸,捱饑抵餓的情況,雖然如此,亦注意不要將颱風視同求冒險、尋刺激的機會,亦須紀念那些仍然餐風露宿的無家者、緊守崗位的戶外工作者們。

圖源:政府新聞處

好立克 他忘記了一個好日子

1958 年的好立克廣告,竟然被包裝成紓緩壓力的飲料。漫畫中的男主角,生活壓力過大,就連結婚紀念日也忘掉了。

怎麼辦呢?神奇的好立克發揮作用啦。只要每天晚上喝過好立克,就可以「鬆弛腦部精神緊張」、「安然入睡」及「精力充沛」,從此以後,幸福再度降臨這個家庭了。

值得留意的是,當年好立克已有朱古力味。

華僑 1958-08-04

維他奶小姐贈送毛巾

維他奶小姐贈送毛巾

今日飲維他奶只求解渴,較少與健康飲品扯上關係。六十年代,維他奶卻以健康飲品的姿態出現,自詡「最快補充體力」飲品。為了推廣品牌,香港荳品公司更於炎夏之際,向正在飲用維多奶的市民贈送毛巾。

事隔五十多年,大多數飲品公司改為向市民免費派送飲品,推廣形式亦更加直接了。

 

香港海事博物館維港故事講座  |  開埠、戰後、回歸──中環的海濱規劃

香港海事博物館維港故事講座 | 開埠、戰後、回歸──中環的海濱規劃

「開埠、戰後、回歸—中環的海濱規劃」順利完成,多謝海事博物館的邀請及市民出席,由於座位不敷,本網謹此致歉。剛才試循歷史角度,可知中環海濱由戰前的封閉、戰後的開放,回歸之後再度重門深鎖,那是一種倒退的海濱規劃。

身為香港公民,我們必須清楚自己的權利,爭取屬於我們的海濱休憩空間,還我們及下一代有更美好的宜居之所。

 

南區舊事(一):香港仔

南區舊事(一):香港仔

三十年代.樂天酒家

香港仔第一間酒家樂天酒家建於約三十年代。

四十年代,樂天酒家拆卸重建,新酒家名叫盧山酒家。

五十年代,「盧山」改名「珊瑚」,經營至七十年代,今已拆卸,並改建成銀行。

當年,珊瑚酒家地近海旁,水無污染,容易飼養海鮮,遂以經營海鮮為主。在二三樓吃飯,遙望香港仔海傍景緻,實在令人目不暇給!珊瑚酒家是最出名鵝掌,即使海鮮舫亦不能烹調出這種高水準美食!雖然香港仔已有海鮮舫,但仍有不少食客特意開車前來品嚐美食,粵劇演員亦喜歡在這裡用餐,即使筆者於一九七四年結婚,亦在這裡設宴。猶記十多年前,筆者曾花了一番功夫,打算依樣畫葫蘆,烹調鵝掌,以作懷舊,可是現今只可以用進口鵝掌,不可以像昔日用新鮮鵝掌,無論味道及口感都有少許距離。而且每次製作都要花上三天時間,故此也不常做這道菜了。

四十年代.廬山酒家

五十年代.珊瑚酒家
美味鵝掌

 

冼培安與冼夫人合照

作者:冼培安先生

黃飛鴻正傳

黃飛鴻正傳

《黃飛鴻正傳》書影
《黃飛鴻正傳》封底

早前劉家良師傅仙遊,懷念之餘不由令我想起一本舊書,翻箱倒槓終找出這本《黃飛鴻正傳》。此書於四十年代出版,由林世榮口述忠義鄉人(朱愚齋)筆錄黃飛鴻的英雄故事,包括香港上環力挫西洋大力士和樂善戲院大破三營勇等,不期然亦令我想起洪拳在香港發展的事跡。

本書作者朱愚齋,別號齋公,為黃飛鴻之徒孫,即林世榮(豬肉榮)的徒弟。話說二十世紀初林世榮因在省城樂善戲院傷人一案而避難香江,在上環嚤囉街傍之竹樹坡落腳並開始設館授徒,齋公即為其中之一人,其他弟子包括林祖(其親侄)、鄧芳、梁永亨、劉湛(劉家良之父)、趙教(其親子並徒弟趙志凌,於《功夫》一片飾裁縫)等等,後來均成獨當一面的洪拳大師。

齋公本於上環行醫,但因年幼已師從林世榮,故從其口中得知不少寶芝林傳奇往事,又因其為私塾出身,文筆了得,因而戰後不久即在《華僑日報》執筆,連載《黃飛鴻傳》。至四十年代末,更聯同師弟梁永亨,以《黃飛鴻傳》和《別紀》為藍本,配合亦曾於寶芝林學藝的劇作家吳一嘯,再加上胡鵬導演,共同創作了上下兩集的《黃飛鴻傳》。四九年首集的《鞭風滅燭》及第二集《火燒霸王莊》上映,萬人空巷,大受歡迎,引起投資者的興趣,後由原班人馬並請黃飛鴻繼室莫桂蘭和黃氏子嗣漢熙,提供故事再開拍《血戰流花橋》和《梁寛歸天》兩片。但誠如莫師太生前所言,黃飛鴻的真實經歷就僅此四片而矣!至於後來再拍的一百多部,均純屬創作,並無根據可言。

此書值得一提之處是講述了黃飛鴻晚年的真像。電影中黄師傅是由頭到尾都威風凜凜,但其實他晩年是十分潦倒,自廣州商團事變寶芝林被燒毀後,二十年代初曾來港投靠林世榮,後又不得意而回粵,經濟困難,隨後不久即鬱鬱病歿,又因身後蕭條無以為殮,最後要由其女徒弟鄧秀瓊出資代辦後事。可見電影中的一代英雄其實亦只屬常人一個,終難敵大時代的衝擊!

此相為林世榮(豬肉榮)徒弟梁永亨送給黃飛鴻八子黃漢熙留念。當時梁永亨為此片之武術指導,黃為顧問。相中正中央是關德興,關氏身後是黃飛鴻小妾莫桂蘭師太,師太身後是黃飛鴻八子黃漢熙。關師傅前方是胡鵬導演和,曹達華左方是女主角藍夜。

作者:許日彤先生

明報 | 舊照追溯香港今昔

明報 | 舊照追溯香港今昔

一為興趣二為準備教材,余震宇儲存了大量歷史圖片,二○一二年,成立「香港舊照片」臉書專頁和網站,起初只為方便備份,透過分享昔日舊照,讓香港人在網絡世界認識本土歷史。沒想到網民反應熱烈,有的更願意分享自己收藏的昔日舊相;至今專頁上載達四千七百多張照片,分門別類,從十八區、廣告設計,到最大項的建築景點的新舊對比,儼然是一個「近代香港史」的交流平台。

一直以來,余震宇和義工團隊,致力將「香港舊照片」發展成「網上平面博物館」,除了在專頁分享相片外,還成立網站以製作更深入詳細的紀錄,有的蒐集資料撰文,有的策劃宣傳展覽,默默為香港本土歷史的推廣傳承而努力;其後還得到出版社邀請,出版「消失中的風景」系列《港島海岸線》和《九龍海岸線》兩書,余震宇捨棄傳統連篇累牘的歷史書寫,透過照片、文獻、地圖和掌故舊聞,以地理為切入點講述香港沿岸地區的發展,並得到義務建築師幫忙繪製填海地圖,讓讀者更容易了解香港的今昔變化。最新著作《戰後香港寫照1945 – 1967》則集中記錄二戰之後,香港在政制民生方面的發展和改變。

Untitiled
醉瓊樓

醉瓊樓


醉瓊樓,全名為九龍醉瓊樓飯店,屹立於西貢街已五十多年,是香港著名的客家菜老字號。姚劍成是第三任主理人,是客家梅縣人,於1975年來到香港,於1998年投資醉瓊樓。

香港最早期的客家人可追溯至公元1685年,淸政府頒令「復界」後由內地遷徙而至的工人。於1971年,香港客家人口約為60萬人。

最早期的客家菜主要是家庭菜,如客家盤菜。於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客家菜才出現於香港的菜館中。由於不少客家人聚居於石硤尾附近,區內的客家人開辦飯店提供廉價的客家菜,到60年代開始,客家飯店紛紛出現,最高峰時有多達80間菜館,而最知名的有本文的醉瓊樓和泉章居。醉瓊樓曾經有46間,分佈於香港各區,每間有不同老闆,大多沒有關鏈。由姚氏主理的九龍醉瓊樓是最早開業的一間,堅持提供最正宗客家菜的味道,保留「鹹香肥美」特色,菜色五十年不變。牆上掛着用毛筆手寫的菜牌,就是最好的見證,更新的只是菜牌上的價錢。

地址:佐敦西貢街7號地下
相片:Lai Ty
撰文:Jancy Leung

新樂酒店

新樂酒店


路過新樂酒店,你可能只看到大堂滿是內地自遊行旅客。你可曾想過新樂酒店曾經是粵語片明星出入之地,有一段星光熠熠的過去。

新樂酒店由許讓成建立。許氏生於廣東惠陽,在二十年代初來港開設金舖及建築公司,當時香港政府有意發展當時一片荒蕪的九龍半島,許先生把握契機,於彌敦道和柯士甸道建立新新酒店及樂斯酒店,於1950年再建立新樂酒店,三間酒店生意不錯,許氏再度於1961年,創立百樂酒店,成為「酒店大王」。

新樂酒店是當時彌敦道最豪華的酒店之一,入住新樂酒店更是新份象徴,於地下的新樂酒樓是接待親友的第一選擇。開幕當天大批粵片明星作嘉賓。一個又一個電影明星於酒家內傾劇本或談天,于素秋,南紅,薛家燕,胡楓等都是常客。李小龍每逢假曰隨家人來酒店飲茶,名符其實是「明星飯堂」。

多年來,新樂酒樓以手工點心及傳統粵菜已吸引一班熟客,定期來聚會的包括書畫會,已辦了周末例行聚會三十年,為酒店加添一點書卷味。可惜人情敵不過租金,成為另一間因加租而結業的老店。

地址:佐敦彌敦道223號
相片:Lai Ty
撰文:Jancy L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