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都相機收音機公司

富都相機收音機公司


富都相機收音機公司已開業40多年,位於油麻地吳松街25-27A地下,由三兄弟經營,當中排行第二的歐陽先生主理店中事務。原本二哥不大擅長攝影,但是卻有興趣,也在攝影店打工,於是邊做邊學,最後更與手足一起開店。

最初富都只賣相機,120mm與135mm菲林機,以至相關器材,同時兼賣日本進口小電器, 例如收音機丶電鬚刨,甚至電飯煲,現時亦售數碼相機和即影即有相機配件。後來店小更經營影相服務,影證件相,方便附近居民,而近年移居香港的尼泊爾人多居於油麻地,故證件相客源不乏。富都還兼做曬相與相片過膠,時至今日,一般人已不曬相,更遑論相片過膠這些了。

數月前業主大幅加租,加上歐陽兄弟年事已高,無奈決定這個月尾光榮結業,現正進行結業清貨,有心人可以幫襯一下,看看能不能執到好貨啦。

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ages/富都相機收音機公司/1598144587138611?sk=timeline
地址:油麻地吳松街25-27A地下
照片:生命工場
撰文:Sharon Lam

森記圖書公司

森記圖書公司


森記圖書公司,屹立於英皇道一棟舊樓宇地庫已有30多個年頭。是愛書人及愛貓人的天堂,店內有超過4萬多藏書及20多隻流浪貓。

店主陳琁原本家住廈門,文革期間,母親被派到圖書館當管理員,陳琁在圖書館度過童年,培養起閲讀的樂趣,於1978年來到香港,受聘於森記圖書公司。當時的老闆讓陳小姐依她的喜好入貨,更於移民前將森記轉讓給她,而且不用立刻付轉手費,只留下存摺讓陳琁慢慢將錢存入户囗,結果陳琁用了2年多還清費用。

20多隻貓咪,遍佈書店不同角落,牠們都是靜靜的,有些在睡覺,有些在發呆,顧客看書入神了,冷不防貓咪就走在腳下。書店的主角終歸是書本,要有好書才能吸引顧客。陳琁對每本入手的書,都會細讀 。遇上好書,更會推介讀者,在書脊貼上「好書」或是窩心地貼上便條紙,提醒顧客這本書有多少冊。有時更會抄下書中的金句,貼在書店不同角落,與讀者分享。

地址:北角英皇道193號英皇中心地庫19號
照片:Lai Ty
撰文:Jancy Leung

梁蘇記雨傘店

梁蘇記雨傘店


梁蘇記創立於1885年廣州蕙愛西路,而第一家香港分店則成立於1941年,開設於德輔道中122號。以前,一把雨傘可以用一世,所以物料會用最好的,以鋼骨製造,而且擔保永久包修。今時今日,順應潮流,遮骨改用更輕巧的纖維製造。以前棉質遮布,今日改以快乾的尼龍料子。畢竟,今時今日一把雨傘都可能用不到一季,除了上了年紀的公公婆婆,還有誰會在意一把雨傘有多耐用?

1920年代,黑長傘在中國極為流行,至40年代,縮骨遮興起,只為高尚人士所用。梁蘇記在香港的全盛時期在60-70年代,遮廠開在旺角、青山道、新蒲崗等。現時只餘深水埗店矣。當年,只有兩家遮廠出品的傘可作典當用,就是梁新記與梁蘇記了。試問今日年輕人,豈能想像一把遮也能珍貴得如首飾手錶般可以典當?梁蘇記的出品,也和國術牽上關係,該廠出產的洪家飛鴻傘(俗稱黃飛鴻遮),被國術界當作奇門兵器使用,相關套路有「洪佛追魂傘」。走筆至此,相信大家都會同我一樣發出會心微笑,去年的雨傘運動中,警方指雨傘是武器,原來倒是有根據阿。一把遮的傳奇,1995年由杜國威改編為《人間有情》的電影與舞台劇。

地址:深水埗西九龍中心 6 字樓 629 號舖
照片:Lai Ty
撰文:Sharon Lam

偉成士多

偉成士多


偉成士多前舖後居,東主杜氏夫婦,當年原是經營打鐵生意,其後才改營士多,故店內多設鐵架、鐵櫃,原來皆出於杜氏之手。昔日由角鐵、生鐵造成的層架,今日改為放置飲食。時至今日,兩夫婦仍執掌士多,杜生管數,杜太管貨,平日正午時份在店內午膳,晚上關舖後,才返回閣樓休息。

地址:旺角柏樹街14號
照片:Lai Ty
撰文:Jacky Yu

南昌辦館

南昌辦館


辦館,這種店舖名稱,對於現今香港人來說可算比較陌生。其實辦館早於1860年已經出現,早期的辦館主要出售洋貨如煙酒,顧客亦以洋人為主。後來慢慢演變成超級市場,大多開在屋村,服務街坊。在獅子山下的老邨- 南山邨就有一間開業30多年的南昌辦館。

南昌辦館格局傳統,前後有兩門口,可以通過店舖直達街市,門前有用了廿多年的大雪櫃,還有鐡鈎掛上各種雜貨。以前掛上響鈴用來收錢的藤籃已被老闆梁先生收起。

南昌辦館以家庭式經營,售賣貨品包括中西美酒,各國啤酒,罐頭食品,糖果餅乾,麵包雪糕,鮮奶牛油,香煙汽水等。而且年中無休,就算農曆新年也開門做生意,方便街坊買拜年禮物。這個小店充滿濃濃的人情味,梁先生對顧客如家人一樣,不時交流入廚小貼士及貨品心得。

地址:石硤尾南山邨南樂樓地下11號
照片:Lai Ty
撰文:Jancy Leung

興華文具店

興華文具店


一九五四年,興華文具店由陳浩如先生於上海街開業,於一九六八年遷至現址,鼎盛時期曾有五間店鋪,現只有興華留下,店鋪也由陳浩如先生的兒子陳福祥先生繼承。

儘管一度遷址,店內的裝潢仍保留戰前三十年的風格,各式的文具、紙品排列在木架上,足球、籃球等被掛在半空,年代久遠的金漆招牌和「史密夫」老鐘多年不動其位。

興華除以文具、紙品的零售生意為主,也曾出版書籍,甚至外銷教科書至南洋等地, 但隨油麻地從上海街漸移向彌敦道發展,令上海街人流驟減,陳先生的生意也面臨萎縮,最後五間店鋪銳減至一間,即興華,現在主要是學生光顧。

興華歷史悠久,其售賣的文具種類也越來越多。除早年的文儀用具如英雄牌口琴、墨水筆、香水筆等,近年新興的啫喱筆、漿糊筆等也能買到。

地址:油麻地上海街185號地鋪
照片:Lai Ty
撰文:Joyce Jim

四十年代末期的政制改革(二):楊慕琦計劃胎死腹中

四十年代末期的政制改革(二):楊慕琦計劃胎死腹中

一九五六.葛量洪於新亞書院留影(中文大學藏品)

一九四七年五月十七日,港督楊慕琦爵士離任,期間職務由護理港督署任。同年七月廿三日, 英國政府公佈楊氏提議的政制改革方案,經修改之後,獲殖民部大臣核准。 兩日後,新任港督葛量洪上任,「楊慕琦計劃」迅速變質,議席大幅減少,委任方法不公。除了葛量洪的因素外,當時立法局議員蘭道及羅文錦提出的反建議,導致楊慕琦計劃胎死腹中。

修訂政改方案

楊慕琦離任後,英國政府修訂政改計劃,市政委員名額縮減至三十名,其中十名由華人選出,並分十區選舉,包括港島六區,九龍四區,各區選出一名委員。另外十個名額,由非華人組成,通過不分區選舉產生市委代表。餘下十個名額,由指定之公共團體推薦代表擔任,概列如下:

華商總會 華人一名
正式職業工會 華人兩名
香港大學 華人一名
香港四海總會 非華人兩名
香港居民協會 非華人一名
九龍居民協會 非華人一名
非官守太平紳士 華人與非華人各一名

華人與非華人名額爭論

修訂方案推出後,在港不少華人質疑委員名額分佈極不合理。華人認為英國及香港政府提出的只是表面「機會均等」的方案,指出委員數目分配,不能強分「華人」及「非華人」兩類。華商總會主席黃仲偉指出當時華商總數遠超西商,而華商代表僅有一人,西商代表卻有二人。另外,在港華人遠比非華人為多,而非華人團體「香港居民協會」及「九龍居民協會」選出的「非華人」市政委員竟達兩名,明為不公。

港督葛量洪

葛量洪無意推改革計劃

一九四八年三月廿一日,葛量洪指出推行市政府計劃,於四七年已獲英國批准,惟香港卻遲遲未付表決,原因如下:一、預備工作甚多,例如劃分選區、製訂登記程序、編修登記名冊等;二、通過創辦市政局相關的三條法案,需候英國政府批准後,才可交由立法局討論;三、暫未能覓得一座供三十名市政府委員議政的建築物。綜合葛量洪三點見解,純為無理,戰後香港陸續推行大型基建工程,而竟以選舉行政程序複雜、沒有適合地點開會延遲表決政改計劃,實屬荒謬。惟一可以理解的是,一九四五至四八年間,香港人口由約六十萬激增至一百八十萬,其中大多屬逃避國共內戰的大陸移民,英國及香港政府恐怕推行普選,導致中共有機會滲透香港政治,故有必要煞停政制改革。

蘭道及羅文錦的反建議

一九四九年四月廿七日,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議員、怡和洋行主席兼董事總經理蘭道發表政改建議,指出「楊慕琦計劃」不是給予香港居民自治的最佳方法,認為通過改組立法局,便能達致目標。

前右羅文錦,前左是其子羅德丞。前中何錦姿,為何東爵士長女

同年六月十七日,立法局議員羅文錦接力發表政改建議,同樣指出「楊慕琦計劃」不合時宜,不必開設「市政委員會」。承接蘭道的觀點,通過由英籍居民選出大部份的立法局議員,便可解決問題,這種觀點無異於扼殺華人參政機會。

小結

「市政委員會」提案長期束之高閣,直至一九五二年十月,英國及香港政府同時宣佈「香港不會推行大規模政制改革」。這種說法一直被理解為放棄「市政委員會」計劃。然而,這種聲明不單指「市政委員會」,更是指「立法局改革」而言。四十年代末期,在港華人已經開始追求真普選,同時香港人的身份亦隨之出現,他們爭取普選的詳情,將會另篇叙述。

四十年代末期的政制改革(三):華商聯署爭取普選立法局

四十年代末期的政制改革(三):華商聯署爭取普選立法局

四十年代末期.中環商業區

自一九四六年港督楊慕琦「市政委員會」方案以來,一石激起千層浪,短短數年間,社會輿論不僅要求擴大「市政委員會」的華人民選委員選目,而且進一步要求掌握更多自治權力,最終呼籲普選立法局全部議席。當時五大社團、兩個議政團體均對政制改革提出意見。然而,這些提案被當時立法局蘭道(D. F. Landale) 及羅文錦提出新的替代方案,成功轉移視線,變相推翻政改計劃,成為香港政制發展的一大憾事。

土生港人渴望進入政壇

「楊慕琦計劃」的市政委員會,選民及候選華人必須於過往十年曾居住香港六年,即於抗戰或淪陷時期亦曾居於香港,這些逐漸落地生根的中國人,慢慢將香港視為長居之所,逐漸期望提高政治參與的程度。其時《南華早報》亦指出:「香港官方之不良習慣,乃為將本港人口分別為華人與非華人,而完全置本港土生土長之『香港人』於不理。」通過輿論,窺見當時本土意識已經興起,不僅認為「非華人」不應該與「華人」平起平坐,並且認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應該獨立於「華人」之外,獲得同等重視。

楊慕琦建議改革立法局

「楊慕琦計劃」除設立市政委員外,更建議改革立法局,務求使「該局有更直接及照比例增加非官守議員之代表數目」。方案中,建議減少官守議員數目至七名,非官守議員增加至八名,其中兩名由市政委員會直接委派,另非西人商會及非官守太平紳士各指派一名,其餘由港督委任。

蘭道及羅文錦的建議

一九四九年四月廿七日,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議員蘭道建議通過改組立法局,全體議員增加至二十名,其中官守議員九名(包括港督在內),非官守議員十一名,非官守議員由合資格的英籍居民選出。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七日,立法局議員羅文錦提出全體議員增加至十七名, 其中官守議員六名(包括港督在內),非官守議員十一名。蘭道本為英國人,捍衛宗主國利益,尚可理解;惟羅文錦既屬華人,竟不為華人爭取權益,務求滅絕華人在政治體系的參與,實屬費解。

廠商會反對羅氏方案

羅文錦方案發表後,激起華商群起反對。中華廠商聯合會指出立法局議員必須「合資格的英籍居民選出」一點,則無異取銷華人參政權利,完全不可接受。有感情況嚴重,廠商會成立「政制研究小組委會」開會研究,指出羅文錦本應運用六個星期時間,徵詢全港居民意見,惟羅氏竟然於其方案公佈十六日後,即動議撤銷「楊慕琦計劃」,違反行政守則。一九四九年六月廿二日,羅文錦方案於立法局首讀獲得通過。

一九四九年七月八日《香港工商日報》,報道四大僑團要求民選非官守議員,並期望廢除委任議員制度。

四大社團力爭政制改革

一九四九年七月七日,四大僑團包括中華廠商聯合會、九龍總商會、九龍華商會及華人革新協會,決定於同月十三日假新光酒店邀集港九社團召開「港九各界社團代表擴大聯席會議」,收集各界建議,提交政府考慮。會議召開前,四大僑團針對立法局的政制改革,提出意見,包括以下四點:

1.立法局民選的非官守議員應佔大多數,最低限度增加兩個名額;
2.廢除委任非官守議員制度,全體非官守立法局議員應由民選產生;
3.暫時根據納稅人名冊充當選民及候選人的依據。一年後,完成製訂選民名冊,再推行全民普選; 4.政府立即擴大現有立法局規模,暫作過渡機構之用,期限一年。

一九四九年七月十三日,四大僑團成功邀請港九一百四十二個團體,共數百人,通過聯署方式要求政府實踐以上建議。七月十八日,港督葛量洪接見四大僑團代表,承諾盡快答覆他們的要求。

結語

即使華人社團極力爭取政制改革,雲集各方建議,上達英國政府。然而,改革之聲最終音沉響絕,杳無音信。

一九五二年十月二十日,葛量洪與英廷磋商後,只決定增加兩至四個市政衛生局的民選議席,無限擱置「楊慕琦計劃」。同時,英國殖民地大臣在眾議院聲明「香港政制不宜重大改革」。四大僑商期望政府廢除委任制度,所有議員由普選產生,結果只換得增加市政衛生局兩席名額,實在令人惋惜。六十多年前,四大僑商已經要求普選立法會,六十多年之後的今天,香港社會仍然為廢除功能組別、真普選而努力,困難重重,香港人到了甚麼時候才可擁有民主政制呢?

作者:余震宇

四十年代末期的政制改革(一):楊慕琦計劃

四十年代末期的政制改革(一):楊慕琦計劃

一九四六年五月,楊慕琦復任港督,在就職典禮承諾給予港人更多自治機會。

二次大戰期間,英國在遠東殖民地相繼落入日軍手中,戰後國力逐漸減弱。為了鞏固殖民地的統治力量,英政府嘗試下放權力,爭取民心。香港戰後重光,結束軍管統治,楊慕琦復任港督,於就職典禮答應「香港居民自治,設立市政局。」隨即著手進行政制改革,建議「香港應設立一個以廣大代表制為基礎之市政委員會,大部份委員將以選舉產生」 。一九四六年八月廿八日晚上八時十五分,楊慕琦經電台播講,題為「香港政制之改革」,史稱「楊慕琦計劃」, 實屬香港史上最進取的政改建議。

設置「市政委員會」及「改革立法局」是政制改革的重點。本文先簡介「市政委員會」的職能,另篇講述「改革立法局」的細節。

市委職能

「市政委員會」接收市政衛生局的職權,包括公共衛生、教育、社會福利、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及設計、公用事業、消防、公園、娛樂場所、運動場及車輪牌照等事務。建議中,期望未來將政府重要機構之職能,亦移至「市政委員會」,並由輔政司研究相關事宜。

管豁地區

「市政委員會」的行政區域包括香港島及九龍。由於新界多處尚未開發,故大埔墟、元朗、荃灣及其他農村區域,不在管轄之列。

委員數目
「市政委員」名額四十八名,其中十六名,由中國籍選民選出;其中十六名,由其他國籍的選民選出;其餘十六名,由職業團體或其他團體推薦,而推薦的團體及方法,則有待商定。這四十八名市政委員,其中廿四席來自中國籍,其餘廿四席屬非中國籍。簡而言之,列表如下:

議席 華人 洋人  
直選 16 16  
委任 8 8  
總數 24 24 48

「楊慕琦計劃」容許三分之二議席由分區直選產生,其中華人的直選議席則為三分之一,總議席為四十八人。比較一九八〇、九〇年代的市政局議席分佈,更能得出驚人發現:

議席 1983 1986 1989 1991 1995
委任 15 15 15 15
區議會代表 10 10 9
地區直選 15 15 15 15 32
總數 30 30 40 40 41

相比一九八〇、九〇年代,「楊慕琦計劃」的總議席及直選議席數目都較多,一九四九年香港人口達二百萬人,一九八〇年代人口則有五百萬人,意味著「楊慕琦計劃」的市政委員會更能代表民意。

選民資格

計劃建議凡有意投票者,必須年滿二十五歲,過往十年曾於香港住滿六年,男女均可。然而,計劃中對於選民的教育程度及經濟條件有頗高的要求,準選民必須懂得閱讀及書寫中英文,每年繳納差餉滿二百元或地稅滿五十元,並須具備擔任陪審員的資格,才可登記成為選民。投票時,選民須在指定選區投票,選區按人口比率劃分,務求讓獲選者能代表一定數量人民;

非中國籍選民方面,只需過往五年內在港住滿一年,便可登記成為選民,明顯對非華人選民更多寬容。

被選資格

凡合乎選民資格者,不論男女、種族及國籍,只要年滿三十歲,皆可被選為市政委員。就職時,不必宣誓效忠英女皇。市政委員獲選前一年,必須在該區居住。如非居住該區,則其職業必須與該區密切相關。

港督楊慕琦

小結

一九四七年五月十七日,港督楊慕琦任滿返英。當時,中國正值國共內戰,局勢急劇變化,大量移民湧港,導致政制改革未能通過。繼任人葛量洪認為香港短期不必推行大型政制改革。其後,葛量洪接任人柏立基更指出,在港推行任何政治改革只會激怒中國。根據高馬可《香港簡史》引述歷史學家曾銳生的研究資料,綜觀五十至六十年代的解密檔案,中共並無任何警告、訓示,反對香港進行政治改革,而且還指出英國凡拒絕推行政制改革,都會以中共反對為托辭。究竟煞停政制改革的責任誰屬,則交由讀者自行判斷了。「楊慕琦計劃」的出現,激起了華商追求政制改革的熱情,更進一步要求改革立法局,有關詳情,將另篇陳述。

作者:余震宇

美美兒童百貨

美美兒童百貨


想當年,’行百貨公司’是很多家庭的娛樂節目,而彌敦道必是一個熱門地點,因為這裏百貨公司琳立,包括有先施,大大,大元,人人,中穚及美美。而其中美美兒童百貨已經開業超過80年,由一位容先生創立,高峰時期於中環,尖沙咀及美孚皆有分店。售買嬰孩服裝用品,兒童時裝玩具,少男少女服裝以及文房體育用品,更有美容部提供剪髪服務,頂層是金章酒樓,是一家大細消閒好去處。
美美百貨以貨物質素取勝,加上自置物業,可以以合理價錢吸引顧客。跟其他老店一樣,老板對員工都很有人情味,有些員工已經服務超過50年。現在其他樓層已經分租,剩下2樓售買嬰兒和兒童用品,繼續傳承這個百貨業傳奇。

地址:彌敦道683-685號美美大廈2樓
照片:Lai Ty
撰文:Jancy L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