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eph Fisher的家庭生活

Joseph Fisher的家庭生活

Joseph Fisher和Joanna Leung(梁十妹)其中四名子女的照片。攝於1929年。

前文曾經介紹過一對在1917年間結婚的異族新人───Joseph Fisher和Joanna Leung。

在當時的社會,人們似乎都不看好這段婚姻,普遍認為文化上的差異會使其難於融合。其實,如果沒有一顆互相體諒和摯愛的心,即使是同文同種的人,亦未必能相處得長久。雖然當年異族婚姻比較罕見,但實際上卻有不少類似例子,而最普遍的情况就是「同居關係」(可惜通常都是以分手告終)。至於Joseph Fisher和Joanna Leung的結合,也並非最終結局,他們婚後的共同生活才是考驗的開始。

轟烈的愛情只發生於一瞬間,而深摯的愛卻需要長時間在生活中沉澱。到底這對異族新人之間的愛有多深,外人並不能估量,我們亦只能從他們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去尋找答案。值得慶幸的是,他們最後亦勉強可以稱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儘管當中也有些遺憾──就是Joseph Fisher在1941年香港淪陷前因病去世,而Joanna Leung卻活到1970年代(當時90歲)!

他們婚後不久就有了孩子,最後總共養育了八名子女。從今天的角度看來,似乎有點誇張,但在他們身處的1920年代中,一般家庭生養「十個八個」都是平常的。對母親而言,生孩子的確十分辛苦,而養育孩子更是一輩子的事!而套一句現今流行說法,「養一個孩子要四百萬」,養八個豈不是要三千二百萬?不過大家可以放心,那年月的生活指數不高,一般家庭傭工,每月工資只是三元。而當時亦未有昂貴電子產品出現,人們對物質的要求不太大。當時最普遍的娛樂是看電影、看書或者到沙灘暢泳,欣賞自然美景,生活比現在簡樸得多。另一方面,因為Joseph Fisher是經營生意的,雖然說不上富有,但也算中產,因此儘管孩子多,但還「養得起」。

在一百年前,華人媳婦嫁進一個英籍家庭,老爺、奶奶和丈夫都是英國人,而她又不懂英語,究竟他們是如何相處和溝通呢?世事往往是這般巧合,原來這個英籍家庭裏的成員都懂得廣東話!因此,溝通難題自然迎刃而解。而這位Joanna Leung也算是一位能幹的媳婦,因為她在家負責的,除了是照顧一大羣子女外,還要為丈夫一家打點膳食。因為他的丈夫是「西人」(那年月對外國人的尊稱,有別於「鬼佬」),英國人十分重視晚餐,總喜歡「一家大細」一起進食,共叙天倫之樂。而打點膳食這一件重任,自然就落在Joanna Leung的身上。從她的後人得知,她煮西菜的手藝的確不錯,而且還是正宗的維多利亞式手藝!這樣的傳統菜式,現在連英國也不大容易找到了!在云云菜色之中,其中有兩個菜式令人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其一是「迫牛肉」,這是Joanna的語誤,正名應該是「Baked牛肉」。其做法是先把一大塊牛肉配上蔬菜及香料,用咸水草緊緊扎實後放在清湯中用慢火燉。竅門是火候要控制得好,否則會影響肉質。然後將已煮熟的牛肉切片再烘或煎,最後再澆上祕製醬汁食用,簡直風味無窮!其二是牛腳糕,做法是將一節牛腳(在牛腳的甚麽部位就不清楚了)在水中反覆煮,直至煮成膠狀液體。隔去了渣滓後加入紅酒和調味料,凉透後待其凝固,就會變成一種類似啫哩或果凍的甜品。這種甜品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可能是1900年代的養顏食品!

從這些生活片段裏,感覺得到Joseph和Joanna有着深摯的愛。這「愛」並不是指癡癡纏纏的那一種,而是雙方在生活細節上互相關懷和體諒。如Joanna知道丈夫喜歡吃西菜,她就用心地去學,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Joanna不喜歡西式衣著,她丈夫也就不勉強她改穿西服,故此Joanna的一生都是傳統中國婦女的打扮。他夫妻兩人在衣著上一中一西,形成强烈的對比。而Joanna的孩子們在生活上十分西化,似乎沒有感染到她的中國傳統文化。究其原因,可能是受到他們的英籍祖父(Joanna的老爺)的影響。這位慈祥的祖父,十分愛護和關懷照顧孫子們,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有着深遠影響。他早年在香港政府工作,年青時候還有過一段頗為傳奇性的經歷,他亦曾經是孫中山先生的朋友……(待續)

備註:Joanna Leung的中文姓名是梁十妹,廣東人。大約生於光緒十年前後,但確實日期已經無從稽考。

中年時的Joanna Leung(梁十妹)仍然一身傳統中式服裝。約攝1940年代末期。

六十年代的娛樂:讀報

掌故,該是鄭逸梅、包天笑或高伯雨那樣精采的吧?不敢言掌故,只是分享記憶的點滴,希望拋磚引玉,讓大家在浮世中,共享一些愉悅或懷想。錯漏難免,尚祈方家指正。感謝!

讀報是庶民娛樂

60年代初,香港收費電台有〈麗的呼聲〉(1949~1973),免費有〈香港電台〉、〈商業電台〉(1959啟播);電視只有收費高昂的黑白有線電視〈麗的映聲〉(1957啟播),日後獨大的免費TVB,1967年才出現。市民生活簡樸而單純,資訊來源少,造就了報業的榮景。

識字者最佳消遣:只賣一毫的報紙茶樓外的報攤,往往還可「換報」。一盅兩件歎完一份報紙,只要不皺不髒,可以換其他報紙,花一毫看兩份報紙是賺,看三份就大賺了。夜後再買一兩份「拍拖報」看副刊,報紙各有專精:狗馬足球漫畫風月娛樂圈消息,什麼口味都滿足了。賣不出的報紙,兩份摺成一對「拍拖報」也只賣一毫,「認真抵睇」。過午就見早報拍拖,夜七八點後,早午晚報混合拍拖,最合志在副刊或追連載小說,以消長夜。

那時,娛樂缺乏,沒有追電視劇或煲劇的社會條件,金庸、梁羽生創新武俠小說,號召力足以令〈新晚報〉起紙。金庸能恃武俠小說而創刊〈明報〉(1959~)的社會環境,今天難以想象。

當年辦報資本門檻不高,政府僅要求一萬元保證金或擔保,排字印刷大可租用友報設備,同志嘯聚即可開檔。難怪香港50年代一度有三十多種報章。雖然曇花一現者多(有冷笑話言:想坑害誰,就叫他辦報),但一雞死一雞鳴,60年代早午晚各式報紙常見十多廿種。教育不普及的年代,報紙無形中肩負「持續教育」的角色,令許多無緣升中學,甚至小學也未畢業的人長知識,開眼界。

娛樂報領導報紙製作潮流

然而,香港第一份柯式彩印的報紙,是專攻娛樂新聞的〈銀燈日報〉(1959創刊),16開版(面積如今日地鐵派的免費報)。
〈銀燈〉大賣,引出同是16開娛樂報〈明燈日報〉(1960創刊)。其後〈天天日報〉1960年11月創刊,首見8開正張(如今天收費日報大小)柯式彩色印刷的「新聞紙」領先同行(不過內頁仍是黑白,不像今天報紙可頁頁彩色。

〈銀燈〉〈明燈〉彩色印刷照片清晰養眼,比其他報紙圖片網點鬆郁矇高出幾班。更不時附送明星海報、照片、特刊,無良報攤往往扣起,迷哥迷姐崇拜偶像,只好加錢另購。

對!90年代數碼照相機出現前,沒有預設拍攝模式或防手震相機、更沒有修相美顏軟件,難以想象電郵/Wi-Fi存儲share電子相。並無可delete重來的記憶卡,真刀真槍用「菲林」-曝光對焦失準、眨眼歪嘴就糟蹋「菲林」。60年代沒有傻瓜機,攝影沖晒器材昂貴,技術要求高,照片製作工序多。相機是奢侈品,照片成本鉅貴。許多人生留影,僅止於證件相、喜慶飲宴合照或到照相館拍全家福。沒有電視、錄影、微博、Facebook或YouTube,藝人的影象稀罕矜貴得多。娛記「漏出」藝人照片,是可觀的「下欄」收入。有文化者集郵票,工廠妹文員學生收藏「明星相」。直到80年代,旺角信和中心「賣明星相」還是興旺生意。明星相銷情,甚至可觀察藝人的人氣指數。

藝人的真人或影象,在電視普及前並不易見。越神秘越矜罕,市場越渴求藝人消息和圖像。難怪當年是仰慕崇拜的「迷」,今天是平等得多的fans。娛樂報彩色製作,超前新聞大報,背後還有市場的無形之手。

自清末開辦報風氣,報紙是革命黨宣傳政治,開導民智的工具,也是照顧市民口味的新聞媒體。銷量宏大如〈申報〉,流行如〈點石齋畫報〉(1884~1898)今日尚有人記識。其實報紙還有一個不斷的娛樂報傳統。看清末民初樊樊山等文人在捧伶人名妓的小報發表詩文,造就梅蘭芳成一代藝術巨匠,娛樂報和fans真的不可小覷。

作者:張玿于女士

油麻地艇戶事件

油麻地艇戶事件

今日沙崙學校面貌

一個颱風的晚上,油麻地避風塘沉船的艇戶無處容身,避風塘旁的大角咀路德會沙崙學校校長仗義協助,藉假期學生不用上課,開放校舍讓艇戶暫住。其後艇戶佔領了空置的漆咸道軍營達一兩星期。事件激起社會反響,組成“各界支持艇戶上岸聯合委員會”。1979年1月7日,警方在紅磡隧道口攔截艇戶前往港督府請願的旅遊車,宣布車上艇戶和支持者非法集會,全部帶往中區警署落案,稍後在銅鑼灣裁判司署提訊,主控官撤銷10名兒童的控罪。2月13日,艇戶等人全部被判罪名成立,其中67名艇戶代表被判不留案底,11位支持者則被判留案底,簽保守行為18個月。包括甘浩望神父、社工陳順馨、醫生余德生等。

當年油麻地避風塘範圍由大角咀南一直伸展至佐敦道北,約是今天的西九填海區範圍。事後參與這次運動的主要負責人每年都會聚會一次。

陳順馨的回憶錄《嗅覺記憶:我的七十年代》,進一步多媒體出版,講述了當年的事情,他們到港督府示威是没有警方批准的,決定以公民抗命來表達對該法例的不滿,並詳述她的公民抗命道理。

余德新則發表:《舊事不須記》一文,載:《啟思文集》; http://www.eduplus.com.hk/eduguide/ep2_issue.jsp?issueNumber=101&articleID=1014;講述判刑對自己事業的影響,質疑被判罪是政治判決。

本輯照片由余仲賢提供,照片除了記錄艇戶事件外,更記錄了當年的香港文化,如衣着潮流,照片中的男青年全部都是長髮,藍帽子全是年青人,當年男女警員的冬季制服等。若加上其他當年的舊照片參照,我們更可了解當年香港的各方面面貌。

油麻地艇戶事件──人物篇

提供本輯照片的余仲賢,渾號“魚旦” ,1976年伍華中學畢業,1984年浸會大學畢業,後到英國留學。2003年平等機會委員會聘任余仲賢為行動科總監,數月後無理解僱鬧出風波。余仲賢現在北愛爾蘭工作居住。

陳順馨,香港理工學院數學、統計、計算機系畢業,艇戶事件後在荷蘭修讀發展學,後到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攻讀博士,現任職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今年七一遊行遇見她,她正協助新界東北農民搞活動。

鄺福生渾號“崩牙福”,衣着隨便,經常短褲涼鞋,不修邊幅,照片中的他為了工作而衣觀楚楚,判若兩人。長期在荃灣區從事社區工作,曾當選區議,員現從事敎學工作。

政務司林鄭月娥也曾自稱曾參與艇戶事件。

圖片說明:

艇戶事件 (2)

圖左兩人抬着的是示威道具棺材,是香港首次抬棺材示威;中間宣讀文件的是鄺福生,圖右第二是支聯會副主席麥海華。

艇戶事件 (3)

圖左宣讀文件的是鄺福生,圖右第二是支聯會副主席麥海華。

艇戶事件 (8)

圖左鄺福生穿的是當時流行的喇叭褲,與圖右長者的褲大不相同,本輯照片中青年男士都是穿喇叭褲的,但年長者則不同。本輯照片中男女,年齡層不同衣着分別很大,艇戶衣着與岸上居民也有很大分別。

艇戶事件 (24)

圖中可見男女警的冬季制服。

艇戶事件 (25)

圖中宣讀文件的是余仲賢。

艇戶事件 (30)

圖中男女都穿喇叭褲。

艇戶事件 (39)

圖正中持衣服的是陳順馨。
海底隧道銅鑼出口,警員截停艇戶的旅遊車。天橋上的舊款小巴,只有14 個座位。

艇戶事件 (47)

圖中肥仔是李華明,右上方的鄺福生一笑就露出了崩牙。李華明的衣領尖出是當時流行式。

作者:梁寶龍先生

一九一七的天主教婚書

一九一七的天主教婚書

現在凡是在政府婚姻註冊處登記結婚的人士,都會獲得政府發出一份結婚証書,正是「年晚煎堆,人有我有」, 普遍之極。但在一百年前的香港,結婚証書就不常見了。當時香港殖民地政府還只是一個小規模的政府,婚姻註冊尚未普及,更遑論發出結婚証書。而且當年人口的百份之九十九是華人,他們多數採用傳統中式婚禮,問媒納採,三書六禮,自然就用不着結婚証書了。至於外籍人士的婚禮,通常是用羅馬天主教或者聖公會的宗教儀式舉行。新人會在神父或牧師面前舉行彌撒,並在教會準備的登記大冊上簽署見證。禮成後,就可以成為合法夫妻,故教會通常不會額外發出証書。這種登記大冊,有時候可以包涵多年的新人資料在內。曾經有父親和兒子都在同一本登記冊上簽署結婚,相當有趣。而這種登記大冊,現在已經成為教會的歷史文物了。

這份1917年由香港羅馬天主教Roman Catholic Mission Hong Kong發出的結婚証書,相信是一份罕見的香港婚姻歷史文獻。在1900年代初期,估計每年簽發不多於十份。這可能是因為當年一般只有外籍人士或教徒才會在教堂行禮,而且當年的結婚証書亦不似現在的用途這麽廣泛。

一百年前的香港,華人信奉天主教並不普遍,當時香港教徒人數甚至不如內地多。故此,當時香港教區是包涵在南中國教區內,而總辦事處則設在廣州。因此有時候,新人便需要親身到廣州領取証書,費時費事,所以除非有特殊的需要,當時的新人們額外申請結婚証書並不常見了。反而在戰後的1945年開始,要求教會補發證書的人數大增,但此時的結婚証書己經是不同的版本了,不僅是證書式樣改變,而且證書亦變成在香港直接簽發。

既然說得這份証書這麽罕有,我們就說說,這份在特別要求下發出的結婚証書背後的一段故事吧。

這份於1917年簽發的結婚証書因歲月的洗禮,紙質已變得昏黃。儘管它表面沒有甚麼特別,但內容卻令人注目。這份結婚証書的主人是是一位名字叫作Joseph Edward Fisher的英籍新郎,証書上標明他是Frederick & Martha Fisher的兒子,而他的新娘就是一位名叫Joanna Leung的華人──原來新娘是華人!但証書上標明新娘父母的部份並沒寫上名字,只填寫了「Chinese parents」。為甚麼她的華人父母名字沒有寫在結婚証書上呢?難道是種族歧視?我相信這與種族歧視無關,而是背後另一個特別原因。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1900年代初期的香港。話說在1911年,孫中山先生雖然推翻了滿清政府建立民國,改朝換代並沒有為中國封建的舊社會帶來改變。在香港,華人依然可以引用大清律例合法地買賣「妹仔」、娶納妾侍;中國內地的情況更甚,子女必須聽從父母安排婚姻,否則被視為忤逆,父母甚至可以因此而告官!在當時這種社會風氣下,一位比較開明、用今天的話來說是「潮」或者「前衛」的中國婦女為了逃避封建婚姻,隻身從內地跑到香港來,並在一個偶然機會,認識了一位懂得廣東話的英籍青年。儘管他們後來究竟是如何開始談戀愛,然後最終結婚已經無從稽考,但當中的確是有點緣份!當時的社會,中國人對外國人十分仇視,稱他們為「洋鬼子」、香港人稱「鬼佬」,一般對於與外國人通婚的人有著歧視目光,加上當時的異族婚姻並不如現在普遍,當年這一對新人想必也面對了不少壓力。也許就是因為新娘的父母極力反對這段婚姻,故沒有出席婚禮,更沒在結婚証書上簽名,甚而至於與新娘斷絕關係,因此,証書上只留下「daughter of Chinese parents」一行字。但是新郎新娘沒有因此而退縮,他們除了在教堂行禮外,還特意跑到廣州天主教總區去領取一份結婚証明書,用以表白他們對這段婚姻的重視。就是因為這種原因,偶然地給我們留下了一份珍貴的婚姻歷史文獻。

補充一點,在今時今日,異族婚姻都會得到親友們的祝福、甚至會令人有點羨慕。但在一百年前,人們對異族婚姻卻是與現在完全相反的仇視和歧視,尤其當新娘是華人的時候!說得嚴重一點,新娘甚至會被舊社會視為破壞中國倫理道德的人,所以這位Joanna Leung新娘(Joanna這名字,應該是她的英籍丈夫給她改的)必定是擁有堅強的信念和勇氣的人,才可以作出這個決定,與英籍人士結為夫婦。

圖:Joseph Edward Fisher and Joanna Leung

作者:John Fisher

消失中的海岸線:中環

消失中的海岸線:中環

百多年來,中環填海差不多填足一公里!
見證著填海的建築物,非天星碼頭莫屬,
碼頭隨著填海不斷北移,
亦見證著市民交通習慣的改變。
一九零七年鳥瞰維港兩岸,當年水深港闊。

第一代天星碼頭

地址:干諾道中及雪廠街交界
特點:簡陋,只以禾稈草搭建而成。

一八九八年.九龍渡輪公司改稱天星碼頭,惟碼頭仍保留舊稱 “Kowloon Ferry”。
上圖是一九一一年第一代天星碼頭外貌。棕色建築是皇后行,即今日文華酒店所在。

第二代天星碼頭



地址:干諾道中及雪廠街交界(與第一代相同)
風格:維多利亞式、牌樓建築

第三代天星碼頭

位置:愛丁堡廣場,中環大會堂對出

天星碼頭隨著填海不斷北移,
填海之後,港九兩岸距離收窄,船程時間銳減,
而航道收窄,水流更急,左搖右擺成為坐船的指定感受。

歸納四代碼頭位置,得出簡圖如下:

其他圖片:

根據一九一一年中區地圖,第一代天星碼頭(Kowloon Ferry)位置干諾道及雪廠街交界。
第一代天星碼頭近貌
第二代天星碼頭近貌

資料下載:

中環天星碼頭北移情況 download

1843, 1856 中區地圖 (Laurent Giterrez, Valerie Portefaix. 1992. Mapping Hong Kong : a historical atlas. Hong Kong: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ervices) download

1911 中區地圖 (出處:香港公共圖書館) download

1958 中區地圖 (出處:華僑日報)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