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舫簡史:六十年代的海角太白

海鮮舫簡史:六十年代的海角太白

海鮮舫開始發展,遊客漸多,船隻亦愈來愈大,筵席數目由二十圍增加至三十圍。全盛時期,香港仔共有七至八隻海鮮舫。一九五八年,伯父冼奴曾經支助數十艘機動漁船,協助新成立的海角皇宮搜購珍鮮。六十年代,海角皇宮收購漁利泰,與太白海鮮舫兩雄並立。海角皇宮的第一隻兩層船,名曰「海角皇宮」,由於生意暢旺,需要另置大船,這艘「海角皇宮」於一九六二年便賣給何鴻燊,讓他改裝賭船。直至七十年代,由於澳門賭業興旺,這艘「海角皇宮」又賣給一位香港仔商家,這艘船改名為「漁民大禮堂」,此後專做漁民酒席生意。

一九五八年.伯父冼奴贊助數十艘機動漁船協助海角皇宮捕獲海鮮
上圖是第一艘海角皇宮,船頭設有噴泉,船內備有空調,天花則有飛仙圖案 設計融合中西,後來生意興隆,需另造新船,數年後這艘船便賣給何鴻燊,改裝賭船
一九六二年.何鴻燊向海角皇宮購入海鮮舫,改成賭船
六十年代末期,海角皇宮將原來船身加長,增加座位
上圖是六十年代早期的太白海鮮舫
上圖是第三代太白海鮮舫,開始設有空調。攝於六十年代初期
六十年代,湖南街海鮮舫碼頭接待處
上圖是湖南街太白海鮮舫碼頭
九十年代,我在沖曬店看了這相片後,便開始搜尋海鮮舫歷史和圖片
海鮮舫簡史:五十年代漁業的貸款制度

海鮮舫簡史:五十年代漁業的貸款制度

 
約一九五零年的漁利泰,停泊在鴨脷洲洪勝爺廟對開水域

五十年代,由於氣泵仍未普及,若要品嚐新鮮海產,便需光顧香港仔的海鮮舫。當時海產品種繁多,諸如鹹水羔蟹,塔門鮑魚,珍饈百味,任君選擇。那時,外國人開始喜歡前往香港仔食海鮮,又帶動了香港仔海鮮舫的發展。

隨著香港仔漁業興旺,吸引不少漁民參加捕魚,透過賺取收入,贍養家人。然而,捕魚需要船隻,而漁民家貧,怎樣可以出海捕魚呢?由於那時銀號沒有按揭,我們便貸款給漁民,為他們提供捕魚的財用。漁民借款,出海打魚後,我們透過木桶盛載魚獲,運至西環及中環售賣。黃昏結算時,我們會抽取百分之二十的利潤。例如一名漁民賣得一百元魚獲,即抽取二十元,其中十元償還本金,另外十元是利息,漁民淨獲八十元。不少漁民即使償清貸款後,因感恩圖報,仍樂意將魚獲寄賣。頂峰時期,我們擁有幾百個漁民貸款戶口,每日純利高達一萬元,當年雲吞麵一碗只售兩毫,一層單位一萬元,買下半條香港仔東勝道亦只是三十二萬而已,其盛況可想而知。

上圖是五十年代香港仔海旁海鮮舫全景。為什麼照片有色彩呢?六十年代,彩照流行,時人便將黑白舊照上色,再作售賣。左面第一艘是本人家族上一代經營的漁利泰海鮮舫,六十年代轉售股份予海角皇宮。右方手面最後那艘是太白。當年Aberdeen漁村風味十足!
五十年代的漁利泰報章廣告,當時香港仔還沒有電話,與鄰格相映成趣
約一九五零年漁利泰碼頭。後期香港仔安裝了電話,號碼還是五個字
五十年代.山眺上望香港仔全景,海面有海鮮舫和酒席船
五十年代,品嚐海鮮,可以目睹漁船歸航,別有一番滋味
上圖是五十年代最早期海鮮舫碼頭,海鮮舫東主開始自設碼頭,接送食客
上圖是五十年代最早期海鮮舫碼頭,海鮮舫東主開始自設碼頭,接送食客
上圖是一九五一年的第一代太白海鮮舫,當時坐艇前來尋食者,全是大豪客
上圖是五十年代中期的第二代太白海鮮舫

作者:冼培安先生

海鮮舫簡史:四十年代的歌塘船

海鮮舫簡史:四十年代的歌塘船

一九四七年早期海鮮舫照片,太白和全記,那年代還電力還沒有普及,晚上都是點大光燈照明。

全記在五十年代尾改營專做漁民酒席船,能夠搜集到這張海鮮舫最早期相片難能可貴。

清朝末年,我的曾祖在國內做官,因得罪權貴,家人購置兩艘帆船,承載冼家兩代人,率眾南赴香港。然而,航行期間其中一艘帆船沉沒,該船親人全部罹離。另一艘船親人僥倖生還,遂利用僅餘一艘帆船,留在香港仔,學習過漁民生活。祖輩本來不懂漁務,惟因生計,開始觀察香港仔漁民生活,至父親一代善用祖輩餘產經營漁業生意。在幾代人的傳承下,發展了海鮮舫的飲食生意,「漁利泰」一名在南區亦廣為人知。

抗戰勝利後,香港仔開始出現了海鮮舫的前身-「歌塘船」。這種歌塘船源自廣州,最初只有一層,後來加至兩層,以良木建造,用上百年亦不會朽壞。每層可擺十圍酒席,分兩行排列,一行五圍。當時,香港仔的山邊有墳場,不少北角居民身故後,下葬於此。孝子賢孫致祭後,由於回家路途遙遠,故就地光顧附近漁民所經營的食肆,這些香港人便成為帶動香港仔飲食業的首批人士。本來只是經營喜慶宴會的漁民,見有利可圖,便決定經營飲食生意。那時,「全記」是第一批經營歌塘船的人,而「漁利泰」是第二批經營的人。由於電力問題,食客需要於天黑前用餐,是當年的一大特色。

作者:冼培安先生

斐沙洋行

斐沙洋行

當年斐沙洋行的自用信封

斐沙於一九二零年代退休後,與兒子Joseph Fisher 合資經營公司,名為「斐沙洋行」。 辦公室設在中環的第一代華人行 (China Building)。

當時的華人行只是三層高的維多利亞式建築物,全座合共只有三間公司。 其一就是「斐沙洋行」。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生鐵鑄造並承接香港政府的渠務工程。

早年香港人口稀少,地下排污和排水系统並不發達,渠道十分狹窄,坑渠蓋是正圓形,直徑大約只有一英尺左右。「斐沙洋行」在今日的深水埗南昌街一帶自設廠房,生產渠蓋。當年的深水埗只是一片荒野,據說有一條河流沿今日的南昌街直出大海,為工廠提供了水源,十分方便,故此斐沙就選擇了在這裡開設工廠。工廠除供應渠蓋給香港政府外,還出口到澳門和廣州市。「斐沙洋行」一直運作至一九四一年香港淪陷前,當年香港大部份建築物都沒有自來水及排污設備,家家戶戶每天都要自行收集排洩物,放到街上,由專人在晚間收集清倒,當時稱為「倒夜香」。而清倒期間,難免發生臭味。時人即美其名「夜來香」。

五十年代.皇后大道中.左方最高建築物是華人行
麗的風雲三十年

麗的風雲三十年

近日香港電視發牌問題鬧得沸沸揚揚之際,令我想起三十多年前在麗的電視目睹的一些往事。當年英資的麗的以黃錫照先生為首,轄下麥當雄領導的製作部,加上蕭若元為首的創作部,由1978年起開展了麗的絕無僅有的黃金盛世,創造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劇集。就當年來說,麗的電視內部山頭處處,分幫結黨,既互相競爭又互相配合,從而亦產生了能量,推動麗的不斷向前、不斷進步。

當年亞視主要分成三派:

以寫實劇為主的麥當雄、蕭若元、黎大煒、麥當傑、劉嘉豪;

以劇情片為主的李兆熊、梁立仁、吳偉榮、徐小明、李元科;

以武俠劇為主由佳視結束後過檔的蕭笙、范秀明、李惠民等。

他們之間,雖然關係微妙,但都能團結於總經理黃錫照之下,創造了麗的奇蹟,製作出了《鱷魚涙》、《變色龍》、《人在江湖》、《大地恩情》、《浴血太平山》、《浮生六劫》、《大內羣英》、《天蠶變》、《天龍訣》等傳頌一時的劇集。就本人當年親歷《天蠶變》一劇,參與人員之中除蕭笙先生外,其餘包括總監麥當雄在内均為未滿三十歲的小伙子。當日的導演團,今天皆已成獨當一面的國內電視製作人、名導演或電視電影界高層,包括有徐小明、范秀明、李惠民、賴水清、黎大煒、黃泰來等,當時都只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今天來說能擔此重任實不可思議,就算其他崗位就如初出道的武指程小冬、其拍檔林滿華,以至後來成為無線金牌編審的張華標(《溏心風暴》、《巾幗梟雄》)亦屬相同年紀。縱然如此,就憑年青人衆志成成目標一致,差一步就能把電視業的巨人哥利亞打倒。在最有希望的時候,英資的高登爵士卻失去耐性,將麗的賤價售與澳洲幫,1982年隨著新主代表姚理康及後來傅偉仁的到來,黃錫照黯然引退,麥當雄復被逼走,麗的內部再陷四分五裂,香港電視業發展亦從初露曙光而再步入黑暗時期,至今天墮入深淵。

幾十年後回想起來,當年入主的某幫人不斷地為麗的注入票房毒葯節目,大肆破壞,旋踵清洗後又即賣盤放棄,行為實在可疑,到底是真正的投資者還是有預謀的破壞者?相信這個迷團將永不能解。重提往事,不外希望各位讀者能鑑古知今,如今天我們不把握這次契機,為香港電視界引入有心有力的競爭者,則極有可能我們要再等三十年,又試問人生能有多少個三十年呢?

天蠶變:左起張瑛、徐少强、余安安、馬敏兒、伍衛國
上:潘志文。中左:馬敏兒、林嘉華。中右:廖詠湘。下:劉志榮
大白鯊:右起李影、張瑪莉、劉香萍、黄宇凰
魏秋樺

作者:David Hui

11月30日.灣仔龍門大酒樓結業

11月30日.灣仔龍門大酒樓結業

六十年代.莊士頓道。圖右龍鳳大茶樓即龍門大酒樓

龍門大酒樓於一九四九年開業,前身名為「龍鳳酒樓」,五十年代改名「龍門茶樓」,二零零九年結業。

港最早裝冷氣茶樓

隨着環境變遷,舊式茶樓已漸趨湮沒。龍門為一幢傳統4層高的單幢舊式茶樓,每層超過3,000多呎,地下、閣樓、2樓及3樓都招待茶客,4樓則是出品部。當時酒樓或茶居一般都沒冷氣及風扇,龍門則是全港最早安裝冷氣的茶樓,由於樓上較為舒適稱為雅座,茶價亦較貴。而傳菜用的食物升降機當時尚未面世,茶樓侍應就拿着水煲不斷上落樓梯為茶客添水、「點心妹」則把食物以盤揹在身上,上落各層樓叫賣。

店內的懷舊裝飾更別具歷史價值,包括第一代收銀機、懸掛天花的大紅宮燈、篆書寫成的「龍門」寶號、酒樓門前兩側一對寓意「龍門」的銅鑄龍雕、《三英戰呂布》木雕、1949年開業女招待舊照、古老的樓梯及滄桑的地毯等。

龍門大酒樓負責人對酒樓內的陳設裝飾如數家珍,在地下擺放了一個玻璃櫃陳列龍門用品,包括印有龍門字樣的舊月餅盒、舊茶盅等。不過,酒樓結業後,負責人只會保留2至3樓梯間的《三英戰呂布》木刻浮雕,以及門口的銅鑄龍雕作紀念。

其他物品包括第一代收銀機會贈送博物館和香港大學,傳統品茗焗盅,則會轉讓給客人;平日用作擺壽宴的金漆「壽」字,也有安老院希望接收。至於龍門二樓與三樓的兩對銅製龍柱,稻香集團已要求將此收藏在稻香的茶樓博物館展覽。

葉問弟子緬懷大師點滴

一代詠春大師葉問,原來也是龍門的熟客之一。他的第一代弟子,昨晚聯袂前往緬懷師傅的點滴,弟子之一的劉功成笑言師傅一到酒樓就會點蓮蓉包,更笑言龍門點心最新鮮,如遇襲擊,除以筷子退敵外,也可向敵人拋出新鮮出爐、熱辣辣的蓮蓉包,以作防身。

龍門窩蛋荷葉飯

龍門大酒樓告別塵世街坊那天從跑馬地坐電車去灣仔(近期港島無時無刻不在塞車,人家北京奧運上海世博廣州亞運大刀闊斧趕建設,怕且一個東亞運不會構成交通死因?除了地鐵電車,免得過還是放棄地面車。)看酒家門口滿佈粉絲,拍照撫摸留念,近往昔啟德機場送機鴻山萬里阻隔前。前時的熱情何故冷卻?告別情景迅速從眼角溜走,不打算說一聲再見。

讀李碧華寫〈告別龍門〉,一句緣起緣滅,天下哪有不散筵席……喚起那抹透過炒完翻蒸荷葉香味飯另加三成熟窩蛋綿軟,潤滑黏糊最是緊貼龍門的心情。

姨公姨婆樓下舖樓上居位於天樂里,鄉下仔學校長假其中一處市區落腳地。老人家晨早慣飲早茶,尾隨……見車仔上一小盤一小盤蒸過帶黃翠綠,阿嬸一面推一面叫:「荷葉飯,荷葉飯……」姨公囑咐加隻窩蛋……最啱細路仔做早餐。二年班?三年班?那是我記憶最深的廣東飲茶點心,時空不阻荷葉撲鼻香!家下的荷葉飯只具荷葉與飯不含香,一般窩蛋伴隨荷蘭豆免治牛肉飯。都無所謂,反正逢荷葉飯必點,家居外遊吃丁麪拉麪炒飯例必流黃雞蛋打孖上。那間酒樓叫龍門,晚上還有演唱,未知粵語長片蓬喳喳粵曲曾否為Cha Cha Cha伴舞小明星主唱;大人話容無聊,閃入天鵝絨垂幕把玩銀鼓吉他一番。

十年十年之後美心、翠亨邨紛紛面世,住在港島年代也曾憶童年歲月回來過;地方依舊舊得有型難免的殘。點心小推車上偶有荷葉飯,然色褪熱減不聞荷葉味,不及回家下田採摘亭亭大片荷葉炒個飯包起共蒸更飄香。龍門無門。荷塘早變沙塵滾滾停車場。

資料來源:大公報、蘋果日報

11月29日.尖沙咀火車站關閉

11月29日.尖沙咀火車站關閉

一九七五年,尖沙咀火車站關閉,紅磡火車站啟用。

當日下午三時三十四分,一班由新界駛入尖沙咀車站的列車到站後,車站正式結束其歷史使命。當日早上八時廿六分,紅磡新站已投入運作,並包括當時所謂的新設備,例如銀行、書店等。

尖沙咀車站的土地,將用以擴建理工大學、柯士甸道及梳士巴利道,又建築太空館等設施。

五十年代.尖沙咀火車站
七十年代.九龍車站(前稱紅磡車站)

資料來源:大公報、華僑日報

11月28日.港府清拆九龍城寨

11月28日.港府清拆九龍城寨

九龍城寨城牆於明朝興建,其位置在賈炳達道以北,東西頭邨之間。一八九八年中英雙方簽署租借新界條約,在條約內雙方同意在九龍城駐紮之中國官員在不妨礙保衛香港之武裝軍備情況下,仍然可以在城市處理事務。這個規定令滿清政府在某個程度上,保留了城寨主權和治權,也使該處變成三不管地帶。當時城寨還是獅子山下一片菜田。

一九四一年,日軍佔領香港,拆了城寨大麻石城牆,用以拓建啟德機場。
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大量人口遷移香港,城寨居民逐漸增加。黑社會操控的黃賭毒等非法生意在城寨活躍。
一九五二年,一場大火燒了半個城寨,中國曾派船運糧賑災。當時,每戶獲派一百元,足夠原地重建一間木屋。
一九六七年,港府清拆城寨附近一些僭建屋宇,曾發生一場騷亂。其後政府在城寨兩次進行掃蕩,整頓城寨治安。
一九八七年,中英兩國決定拆掉城寨,改建公園。
一九九一年,港府清拆城寨。

清拆前的九龍城寨.圖片:維基百科

資料來源:華僑日報

斐沙軼事:妙解對聯

斐沙軼事:妙解對聯

跑馬地馬場。圖片前方可以看見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和香港墳場。(香港大學藏品)
跑馬地天主教墳場前對聯。網圖,來源不詳。

斐沙的太太早逝,下葬於馬場對面的「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由於斐沙喜歡欣賞賽馬,周日賽事結束後,便順道前往墓地,看一看太太。墳場正門有一對聯:「今夕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斐沙雖然懂廣東話,但不懂寫中文字,文義比較深的也不懂。他的中國籍朋友指出對聯精妙之處,在於對聯不著一個「死」字,卻含蓄表達了死亡的意思。斐沙聽罷,回答道:「即係唔識死字點寫!」頓時引得哄堂大笑。後來,更有人用俚俗廣東話向他解說對聯文義:「今朝我瓜老襯,他日你也拉柴。」引得斐沙哈哈大笑,並時常當作笑話,跟眾孫分享,一直流傳至今。

11月24日.黃霑逝世

11月24日.黃霑逝世

一九六七年四月,黃霑與青梅竹馬的劉桂洪(華娃)結婚。其時,黃霑尚任職煙草公司。

黃霑,(1941年3月16日-2004年11月24日)原名黃湛森,生於廣東廣州,籍貫廣東番禺,於1949年移居香港,曾為天主教徒,晚年潛修佛學。香港大學哲學博士,著名香港填詞人、廣告人、作家及傳媒創作人,創作接近2000首流行曲,於中港台三地獲獎無數,乃當代粵語流行歌曲重要人物之一。有「香港鬼才」、「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封號。著名填詞作品包括《家變》、《獅子山下》、〈問我〉、《奮鬥》、《上海灘》、《楚留香》、《滄海一聲笑》等。

黃霑於1941年生於廣州,八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六,1949年隨父母移居香港,入讀喇沙書院。1963年香港大學中文系畢業,畢業論文題名《姜白石詞研究》;1982年於港大攻讀哲學碩士,論文題目為《粵劇問題探討》;2003年獲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頒發哲學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無獨有偶,黃霑在港大三個學位的論文均與音樂有關;而其性質從學府一直到大眾文化,也跟其一生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

黃霑在媒體行業成就突出。他曾為電影編、導、演及配樂;他是香港資深電視主持人,精通國、粵、英語,有即興急才。他也曾寫曲、當監製、創作廣告歌曲;出版書目逾30本,包括雜文、小說、訪問、廣告心得,其中《不文集》更印行超過60版,所以黃霑被人稱為「不文霑」。黃霑在推動粵語音樂文化方面有極大的貢獻,七、八十年代已經獲獎無數,1991年亦先後獲得金針獎、最佳唱片監製、最佳作曲、最佳歌詞及金曲金獎。筆耕40年來,作品構成一整代香港人的文化思想。

2004年11月24日凌晨零時46分,黃霑在香港沙田仁安醫院因肺癌去世,終年63歲;家人按照他的遺願,低調為他完成葬禮,並未讓公眾憑弔。至此刻,香港人回顧黃霑的生平、作品,才開始重新肯定他的影響;他離世的消息接連多天成為香港媒體的頭條新聞,作品再次成為熱播歌曲;演藝界首次借用香港大球場為他舉行追思禮,逾萬名市民出席。有評論形容,黃霑的離世,為香港的黃金年代畫下句號。

文字資料:維基百科

一九七三年十月,華娃誕下黃霑第二名兒子。
一九九一年,《滄海一聲笑》奪得最佳歌曲歌詞獎。同年,劉德華初獲金曲獎,黎明獲新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