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中的海岸線:北角(上)

消失中的海岸線:北角(上)

一九一零年代,遠處海角,便是北角

北角在百年多次的填海工事以前,本是港島北岸的一個海角,與東角遙相對望。昔日海角,今日已經隱沒於鬧市之中。

中國割讓九龍半島後,中英雙方曾經劃出海界,區分兩國水域,其中東界便是橫跨北角及啟德機場,而北角更曾經設置炮台(今日堡壘街),守衛疆土,故此十九世紀末期,北角便有獨特的軍事價值。

今日皇都大廈一帶,原是昔日海角位置

1840s-1870s
開埠時期,北角的海岸線橫跨今日的電氣道及英皇道。早期的重要建築,是一八七一年啟用的威非路警署,該署地近臨海,又稱 “Bay View Police Station” ,位置在今日威非路道末段,電氣道148號。四十年代末期,警署重建,一九五零年新署啟用,八十年代,警署拆卸,今址已建商廈。

一九二零年代地圖,隱約可見警署位置。

1880s
一八八零年代,政府打通來往銅鑼灣及筲箕灣的通道,務求貫通東西,曾於電氣道海旁進行少量填海,修整了原來彎曲的海岸線。

1890s

1897年,荷蘭皇家石油公司(即今蜆殼公司)於今日電氣道及油街交界填海,設立油庫。今日電氣道仍然有蜆殼油站。
約1890年,政府在昔日避風塘的東側(今日維園網球場及泳池旁)進行填海,直至1921才命名新路為興發街。

1900s
1904年,電車通車,其中一個車站設於威非路警署附近,詳參下表。

1908年,政府於油庫東側(即今日油街)填海,供皇家遊艇會設立會所。該會前稱「維多利亞賽舟會」,該會會員全是熱愛航海或划艇人士,包括公務員、商人等,每個周末有賽舟活動。今日電氣道麗東酒店旁邊有「艇街」(Boat Street),與舊遊艇會有明顯關係。

二十年代.皇家香港遊艇會

1910s
1919年,香港電燈鑒於原設於灣仔永豐街電廠不敷應用,1910年代獲政府撥地,興建新電廠,其位置與遊艇會成一對角線。1929年,政府將電廠附近一帶的北角電車道命名「電氣道」。當時,由於新電廠需要大量水源,冷卻機件,而啟動機組,又需大量煤炭,煤炭又需經海路運輸,節省金錢,故選址北角,並略作填海,以應需求。隨著時代發展,北角電廠亦不敷需求。故1968年鴨脷洲發電廠投產之後,北角電廠亦停止運作,原址改建成今日城市花園。昔日電廠前的兩條道路:電廠街及大強街(Power Street),便成為尋找昔日電廠的歷史陳跡了。

上圖及下圖:三十年代的北角發電廠

昔日北角電廠,今日城市花園

1920s
1921至29年,政府於油庫西面填海,包括今日威非路道、屈臣道、歌頓道等處。這些地方,多設倉庫,而選址當時比較僻遠的北角,相信是地價便宜,故可囤積貨物,隨時應市場需求,提供貨源。

二十年代.威非路道一帶倉庫

1921年,原籍福建的南洋華僑郭春秧投得北角地皮,發展糖廠。郭氏投得地皮後,原本打算興建糖廠,不料糖價大跌,遂於新填地興建四十間相連房屋,時人稱之「四十間」。

一九二一年《香港華字日報》載郭春秧斥資一百萬於北角填海,興建糖廠。
圖中橫列矮屋是「四十間」,右街是糖水道。攝於一九五九年,照片由Gordon Fowler提供
今日春秧街

春秧街北面新填地尚有渣華道及和富道,渣華道原名爪哇道,其名源於郭春秧興建的爪哇運糖碼頭,而渣華道北面和富道,1948年由均益倉購得土地,興建碼頭及貨倉,由於土地用以貯存貨品,故1951年政府因土地用途為路段正名,稱和富道(Wharf Road)。

1951-03-10《香港工商日報》載和富道命名報道

1930s

1936至38年,政府於油街皇家遊艇會及北角電廠之間進行填海,興建中央貨倉,並且遷徙皇家遊艇會至奇力島。工程斥資共四十萬,填海工程完成後,北角電廠、中央貨倉和亞細亞火油公司連成一字,形成新的海岸線。中央貨倉於一九三九年十二月落成,後改稱政府物料供應處,今已關閉。

1980s, 2010s

八十年代,香港政府興建東區走廊,在沿岸進行填海,方便建設工程。

二零一零年,政府決定興建中環及灣仔繞道,故再於北岸進行填海工程。綜合北角西部填海百年工程,得出簡表如下:

七姊妹的部份,涉及泳棚存廢、麗池酒店的故事,留待下集再續。

製作團隊
製圖、美工:Stephen Cheung

資料搜集:Nicky Wong, Fung Wing Chi, Vivian Ngo, Jacky Yu
攝影:Leung Wing Hin
撰稿:Jacky Yu

香港保衛戰-淪陷與重光(結局篇)

香港保衛戰-淪陷與重光(結局篇)

抗戰時期,由澳門的英國領事館簽發的臨時身份證明,甚具歷史價值,不少英籍港人因而免遭大難。

香港淪陷後,華人似乎比英籍人士幸運。所有被俘獲的英兵及英籍人士,全被關進集中營。當時,葡萄牙政府保持中立,澳門得以免於戰亂。因此,部份英籍平民被俘後,竟自稱是葡國人,鑒於日軍不懂識別戰俘國籍,故將所有自稱葡籍的戰俘,一律送往葡萄牙在港領使館核實身份。英葡兩國對於身份核實一事,早有默契,來者不拒,一律承認其葡籍身份,並發出臨時葡國護照,安排到澳門暫避。故此當時少量英籍人士不必關入集中營,逃過大難。斐沙幾名較年幼孫兒,亦得葡國政府協助,避難澳門。

日本在亞洲發動戰爭,號稱建立「大東亞共榮圈」,解放東亞人民,免受歐美帝國勞役,故此凡是亞裔人士:包括華人、印度人、南亞人都毋須進入集中營,斐沙的華籍媳婦(梁十妹;Joanna Leung)因是華人身份,得以免遭厄運,行動亦不受限制,故在三年零八個月期間,得以自由往返港澳,與分散兩地的子女們互相照應。

香港淪陷後,大部份在華籍及英籍人士被關進集中營,部份戰俘更被送至日本當苦工。這是當時一名戰俘(斐沙的孫兒)從日本寄回香港的明信片。片上有善通寺俘虜收容所印記。

香港淪陷後,梁十妹留在香港打聽其他成員下落,雖然身為華人,不必被關入集中營,但其子女都是中英混血兒,故必須為子女安排逃生之路,更遑論打聽斐沙的消息!幸好斐沙的萄藉親友施以援手,梁十妹的子女遂可前往澳門避難。其後,她收到兒子由日本集中營寄來的便郵,才知道其他家庭成員下落;又從出入香港戰俘營的葡籍義工得知,她的其中一名兒子及斐沙已經病故,並已下葬赤柱墳場。由於當時赤柱墳場屬於禁地,無從拜祭,直至戰後才清楚失散家庭成員的下落及遭遇。香港重光後,斐沙餘屬才舉家遷回香港。

明信片上印有Imperial Japanese Army (日本皇軍),此外又分別有兩名日本軍官的印記:「野本」和「中野」。當時所有從戰俘營寄出的信件,必須經過檢查才能寄出。

戰後重光,寄居澳門的子女們紛紛回港與梁十妹團聚,原在香港戰俘營的子女亦相繼獲釋。然而,遠在日本戰俘營的兩名兒子卻跟隨其他戰俘返回英國,並於當地定居,再沒回港。鑒於原本家中經濟支柱斐沙(Frederick Fisher)及Joseph Fisher(梁十妹的丈夫)都已經身故,家族產業亦已蕩然無存,各人需要重新開始,自力更生。重光後的香港,雖然到處都是頹垣敗瓦,但各人的心中仍然充滿信心,加上戰後梁十妹的子女相繼成家,亦為家族帶來歡愉與希望。

上面照片攝於1947年,斐沙的其中一名孫兒在香港結婚時留影。新娘與梁十妹一樣,華人父母都反對這段中英婚姻。幸而當時的華人已比較開明,新娘家人只是拒絕出藉婚禮,並沒有與新娘斷絕關係。欲知梁十妹的結婚故事,請參看《一九一七的天主教婚書》http://www.oldhkphoto.com/?p=348 新郎左邊穿中式掛裙者正是梁十妹,其時已近70歲。衣著打扮,五十年不變,與照片中其他西式打扮形成強烈對比。

一連多篇的舊聞掌故文章,這些並不是甚麼家族史或人物傳記,文章旨在分享一些曾經在香港歷史中生活過的人的故事,作為對我們的上一代的紀念。我相信,這類故事還有千千萬萬,等待被發掘和介紹,給香港的過去留一點雪泥鴻印。

作者:John Fisher

12月23日.港府批准興建港島線

12月23日.港府批准興建港島線

一九八零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港府批准興建港島線。該線造價七十億港元,預計一九八五年中完成,其中畢打至金鐘站一段施工難度較高,故預定一九八六年底才可竣工。港島線最初站名,與通車時有所不同,列表如下,以作參考:

  以前 現時
站數 14 14
站名 上環街市、畢打、金鐘、灣仔、鵝頸橋、域多利、炮台、北角、芬尼、太古、西灣河、筲箕灣、柴灣南、柴灣北 上環、中環、金鐘、灣仔、銅鑼灣、天后、砲台山、北角、鰂魚涌、太古城、西灣河、筲箕灣、杏花村、柴灣

資料來源:香港工商日報、大公報

香港保衛戰-淪陷與重光(二)

香港保衛戰-淪陷與重光(二)

淺水灣酒店,斐沙被擄之地

日本南侵香港前,大部份華籍人士對戰局仍然樂觀,惟不少英籍人士,已覺情況不妙,英籍兒童及婦女皆返國避難。而斐沙卻沒有離開,何解?一則三名孫兒入伍,二則兒子(Joseph Fisher)病重;三則媳婦梁十妹堅決陪侍病重丈夫,故斐沙上下,仍然留港,靜觀其變。

一九四一年十月,斐沙的兒子Joseph Fisher因病去世,十一月初下葬。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軍開始發動攻擊,香港守軍節節敗退。
十二月二十日,香港守軍於山頂被日軍圍困,日軍曾三令守軍出降,皆被拒絕。
十二月廿五日,香港守軍經過十七日奮勇苦戰後,終於彈盡投降。
保衛戰初期,斐沙(Frederick Fisher)與兩位年長的女孫兒參加保衛軍,作為後援,負責照顧傷兵,其後不幸於淺水灣酒店被日軍俘擄,被送入赤柱集中營,一九四二年五月病逝。另外,斐沙的三名男孫也曾參與戰役,一名男孫陣亡,其餘二人被俘,送往日本善通寺戰俘所當苦工,日本戰敗投降後,才獲釋放。

斐沙先生與香港保衛戰中陣亡士兵的遺體,一同被葬於赤柱聖士提反軍人墳場。此地現已成為香港歷史旅遊景點,以供後人憑弔。

Frederick Fisher  1868-1942
當時進入集中營的戰俘,均被折磨至骨瘦如柴
義勇軍帽章,當年斐沙所佩便是這類徽章
雲石碑是代表逝者由其他墓園遷入,上刻帽章圖案。而斐沙的墓碑用花崗石,因屬最早入葬一群,故設計有所不同 花崗石墓碑上刻字,全由英籍戰俘自行雕刻,日軍則袖手旁觀。

作者:John Fisher

12月21日.港府計劃興建地底火車

12月21日.港府計劃興建地底火車

所謂計劃興建地底火車,實則即是計劃興建地下鐵路。

早於一九六四年,香港政府邀請了英國研究道路的專門人士,研究香港交通的未來發展,一九六七年,該專家小組發表《香港乘客運輸研究》,指出有必要興建集體運輸系統,解決日漸繁忙的交通問題。

一九六八年的今日,立法局鑒於《集體連輸系統》建議耗費過巨,取消尖沙咀至沙田線,決定興建較短的地底火車路線,包括堅尼地城至柴灣路線,造價約十五億元。

當日報告與後來的路線設計有頗大差異,只以堅尼地城至柴灣線為例,一九八五年港島線啟用後,西起上環,東至柴灣,直至近年,才正式開鑿西至堅尼地城的鐵路,不過當年計劃,亦可窺見當年的地鐵宏圖,足以橫跨幾個十年!

資料來源:香港工商日報

12月20日.居英權計劃公佈

12月20日.居英權計劃公佈

自從1984年中英雙方簽訂《聯合聲明》及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後,香港人對前途的恐懼急速升溫,時任行政局議員鄧蓮如及李鵬飛等人爭取香港人移居英國權利,最終於1989年12月20日,港府公佈「港人居英權方案」。

根據方案,共五萬家庭(22萬5千人)獲得居英權,包括專業人士、商人、從事教育及衛生服務人士、公務員及紀律人員。方案公佈後,不少人士批評獲得居英權的港人數目太少,未能解決信心危機,並且有可能分化社會。

資料來源:華僑日報

回歸前工會上京觀光團花絮

回歸前工會上京觀光團花絮

回歸前十至十五年,中英各展所長,爭取民意,作為人數最多的群眾組織──工會自然是重點爭取對象,公務員工會更是重中之重。北京藉每年的兩大節慶:十一國慶、五一勞動節,邀請各工會組織觀光團上京訪問,進一步進行統戰工作,廣交朋友。統戰是中共取得政權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共建政第一屆政府官員,國民政府的舊電池尚有座位,展示融和社會的昇平景象。面對彭定康的「民主」幌子,中共藉上京觀光讓參加者來一個無聲的表態。殖民地政府、獨裁政權兩者如何抉擇!回歸是不可避免必走的道路,英國人又不給居英權,要繼續在香港居住下去,北上觀光或許是一個好選擇。

「基督敎工業委員會」幹事梁寶霖曾隨五一觀光團上京,到京後全程公安開路,「中華全國總工會」專人帶隊,以上賓規格招待,安排參觀中南海毛澤東故居,在福建泉州參觀開元寺,可上古塔飽覽泉州市風光,這些都是當時尚未開放的觀光點。

「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於九十年代多番上京觀光,且是團長,負責帶隊。梁籌庭當時是公務員工會聯合會副主席,主席黃偉雄因與北京政見有分歧不便上京,上京任務轉由梁籌庭負責。公務員工會聯合會要梁籌庭藉機與「香港工會聯合會」秘書長許旭明面對面接觸,洽談勞工顧問委員會代表選舉安排,獲對方全力支持,完成廣交朋友任務。

新華社組織100人的公務員國慶觀光團,力邀「香港華員會」秘書分會張小姐出席,張小姐以道不同不相為謀婉拒。一直以來張小姐從未上京湊熱鬧,中共對她的統戰未能成功,但没有停止統戰工作,由港澳辦副主任陳佐洱出馬致電邀請,張小姐盛情難却答允上京湊熱鬧。新華社的訪京團滿員100人,或會給人一個百百的感覺吧!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位頭面人物言行不只是代表自己,更代表支持自己上位的群眾,為自己行事,可以瀟灑不顧情面;為了工會俾面派對便必須赴會。至此所有華員會的分會代表都先後上京了,新華社勝利完成任務。為了回歸大業,怎能缺少各位工會領袖呢!

照片由黃偉雄提供。

照片:

一、中英聯合聲明觀禮團

照片中的中英領袖趙紫陽、戴卓爾夫人當時都站在事業高峰,正中人群中光額者是公務員工會聯合會主席黃偉雄,其後持相機者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會長麥海華,麥海華是油麻地艇戶事件核心人物,見本站《油麻地艇戶事件》一文:http://www.oldhkphoto.com/?p=390。能出席這場合可見兩人地位和聲望之高。

二、中英聯合聲明觀禮團合照

照片中各人都是當時各界頭面人物,工會領袖有公務員工會聯合會主席黃偉雄、社會工作者總工會會長麥海華、香港工會聯會會長楊光、立法局勞工界議員譚耀宗、公務員總工會主席陸冬青、港九勞工社團協會主席李啟明等。這些集體照各人的位置都是按地位聲望排列的,從中你可看見些什麼!

三、上京

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的黃偉雄。
12月19日.中英雙方簽訂《聯合聲明》

12月19日.中英雙方簽訂《聯合聲明》

中英主權談判源於清政府與英國曾經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於1898年簽訂,租借新界及二百多個島嶼,期限99年,故1997是租借期限之年,故中英雙方有必要商談香港主權問題。由於主權涉及香港未來發展,故有人稱之香港前途問題。

根據《香港簡史》,當時香港民意一面倒反對回歸中國統治,而鄧小平則明令若果1984年10月1日前中英談判若無結果,中國將單方面公佈收回香港的方案。

在多番談判下,中英雙方於1984年12月19日簽訂《中英聯合聲明》,香港的主權將於1997年7月1日交還中國。

鄧小平曾經表示:「實行一國兩制的構想,香港幾個不變:社會制度不變、法律基本不變,生活方式不變,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自由港地位。除了派軍隊以外,不向香港特區政府派出幹部。派軍隊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全,而不是去干預香港的內部事務。我們說話是算數的,不搞小動作。不但九七年時不變,我們講五十年不變。」

資料來源:《香港簡史》、華僑日報、大公報

12月18日.彩虹邨落成啟用

12月18日.彩虹邨落成啟用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八日,當時最大規模的彩虹邨正式啟用,該邨座落牛池灣,由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計劃興建,為家長月入四百至九百元之家座申請入住。彩虹邨設住宅約有七千四百五十間,預計將有四萬三千三百人居住。每戶均設有自用廚房、騎樓、水廁及淋浴設備,邨內有商舖三十六間,郵政局一間,幼稚園三間,小學兩間,並兒童遊樂場,儼於一個小村落。

資料來源:香港工商日報

12月17日.匯豐大廈開始裝飾(1956)

12月17日.匯豐大廈開始裝飾(1956)

六十年代匯豐總行

近幾年香港的大小商場,每逢萬聖節結束後,就急不及待開始佈置聖誕裝飾;尖沙咀亦太早便啟動了亮燈儀式,溫度還沒有急降,便要提醒你快點購買聖誕禮物了。

一九五六年的今天,中環匯豐總行才剛開始佈置串燈,那時的設計亦只是突出「聖誕及新年快樂」的字樣,報道並未提及有何種花式及特點。四大百貨公司,包括先施、永安、中華和大新隨著聖誕燈飾佈置的出現,亦延長營業時間,參照一九五五年的慣例,其時所謂延長營業,亦只延至晚上八時,與今日聖誕及歲晚延至午夜時段有極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