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區舊事:紅燈橋

南區舊事:紅燈橋

十五間

香港仔「十五間」有條紅燈橋,位置在現今逸港居附近。「十五間」名稱起源於當年香港仔大道(以前稱香島道)東面有十五間民房,居民們便稱之「十五間」。

紅燈橋早期是木建築,五十年代改以石屎建造,橋尾既有燈柱,又有紅燈,漁民們在東口海面歸航,遠處便看到紅燈。五十年代,香港仔海事處也在橋對面的小屋上,這是當年唯一可以停泊大船的碼頭。六十年代,水警輪經常在此停泊。

三十年代木製紅燈橋木製成品,即今日逸港居附近

五、六十年代中期,紅燈橋有紅燈區艇戶,他們三幾隻小艇停泊於橋附近水面,等待客人光顧,每艘一個大姑娘,艇前蓋著一塊大布,此舉或許令嫖客在艇上另有一番感受。嫖客在橋頭揚手,船家便撐艇前來接客,完事後,再撑回海中停泊。

五十年代紅燈橋,背面為涌尾村

五六十年代,紅燈橋附近有造船廠,其中以造細船居多,大的多數在鴨脷洲製造,再過的便是香港仔官立小學和工業學校。由於當年車輛稀少,漁民們利用十五間對開馬路曬鹹魚、魷魚。二三十年代曬魚翅當年魚翅是很豐盛的。附近也停泊了很多曬家(躉船)曬九龍吊片或魚乾。那個年代的漁民,只要肯做,三餐便能溫飽,恬然度日,與世無爭。

曬家漁民的躉船,集居住及工作用途於一身
三十年代.居民在十五間對開曬魚翅
漁民們在十五間對開馬路旁曬咸魚

作者:冼培安先生

中共在香港的第一個聚會地點──蒙養學堂

中共在香港的第一個組織是「馬克思主義研究小組」,組員有香港教育司視學官林君蔚(或名林昌熾)、皇仁畢業生張仁道和蒙養學校教師李義保等三位青年,聚會地點在蒙養學堂 [註1]。

在香港現有一間以「蒙養」為名的學校──「錦田公立蒙養學校」,這間學校與中共無關。該校是鄧伯裘(1876-1950)於1926年開辦,初設在錦田泰康村,1954年遷到錦田現址 [註2]。翻看舊報紙,1911年1月13日,《華字日報》刊有黃泥涌「蒙養學堂」新聞。1929年2月18日,《工商日報》刊有油麻地廟街北「蒙養學校」新聞。看來以蒙養為名的學校可能有數間。蒙養一詞出自《易經》:「蒙以養正,聖功也。」據此,學者人把兒童啟蒙教育稱為蒙養。

一九一一年一月十三日《香港華字日報》刊載蒙養學堂頒獎報道

據中共已公開的資料,與中共有關的蒙養學校位於黃泥涌,應即是《華字日報》新聞中的黃泥涌蒙養學堂。周奕的《香港工運史》指馬克思主義研究小組聚會地點在黃泥涌村81號蒙養小學 [註3]。

十九世紀末.黃泥涌村

在香港公共圖書館藏有「東華三院敎育史略編纂委員會:《東華三院敎育史略》,香港,香港東華三院壬寅年事局,1963」一書,刊有更多該校的資料。另「《三院小學沿革暨中學之籌建》,載:香港東華三院發展史編纂委員會:《香港東華三院發展史》,香港,1961」亦有該校資料,兩書都不外借。

該蒙養學堂由陸灼文等人創辦,校舍可容納學生60人。在陸灼文等苦心經營下做出成績。1928年陸灼文因年事已高提出辭職,呈請港英接辦,使其不因人而廢繼續開辦下去,以免該區學童失學。陸灼文將全部學生資料列出交給港英,同時願意將所有書枱和教學用具全部免費捐出,亦不堅持要繼續使用原來校名。華民政務司派人探訪陸灼文,發現他確是年老多病,於是答應他的請求。

有關陸文灼生平的資料不多,1918年馬棚大火後,東華為死難者舉行建醮超幽,致輓的對聯中有署名陸灼文者,以廣東話來寫輓聯:

「唔好講前因,傷死者心,有幸有不幸焉。你想嚇紅男綠女,白叟黃童,一時向付劫灰,賞必盡償冤孽債?」

「咪淨話禮懺,掩先人眼,莫之為而為也。君知否道侶齊婆,尼姑施主,七日齊呼佛號,無非深達鬼神情。」

1928年6月,華民政務司發出第一四六函給東華醫院,計劃將蒙養學堂交東華管理,政府每年津貼720元,連同特別津貼總共800元,其餘經費由文武廟嘗款撥支,該校可冠以東華醫院為校名。每年推舉黃泥涌街坊2人協助視學,校內行政設施均由東華全權辦理。

8月,華民政務司發出第一七七函給東華,同時將蒙養學堂存款1082元1角4分交給東華。

東華決定於9月1日接辦,改名「文武廟第十五義學」,全部學生一律免學費,與東華其他義學看齊,原學生所繳9月份以後學費由東華發還。東華先招考敎員1名,月薪40元,待新校舍落完成再招考2人。

東華接辦後因校舍狹隘,未能收容更多學生,港英撥出黃泥涌景光街14號I.L.3105地段興建新校舍,並負責全部建築費,東華於1929年接收新校舍,有課室3間可容學生120人。

1929年,東華效法內地學制,將所有小學分為初級小學和高級小學。東華接收新校舍,將該校易名為「文武廟黃泥涌區免費初級小學」。

1941年,戰爭風雲密佈,敎育司致函東華請勿收新生,每校增加津貼100元。

香港淪陷後該校被迫停辦,東華將校舍出租給民居。

香港重光後,1947年10月,東華收回該校校舍恢復辦學招生開課。

1954年,該校改名為「香港第三小學」。

一九七一年七月二十七日《華僑日報》「香港第三小學」改名「李賜豪小學」報道

1956年,該校由於學生人數不足,東華將香港第三小學和洛克道第四小學合併,改名為「東華三院香港第三小學」,在皇后大道東280號建新校舍,樓高4層,可容納學生797人。1971年該校改名為「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

[註1] 梁復燃:《廣東黨組織成立一些情況的回憶》,載1)中國社會科學院現代史研究室、中國革命博物館黨史研究室選編:《「一大」前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前後資料選編》(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註2] 王齊樂著:《香港中文敎育通發展史史》,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6;,2009,第308頁。
[註3]周奕:《香港工運史》,香港,利訊出版社,2009,第80頁。

作者:梁寶龍先生

消失中的海岸線:銅鑼灣(上)

消失中的海岸線:銅鑼灣(上)

1842年,銅鑼灣道(紅線)尚未修建,惟稍北之處已有海堤(藍線),即今日高士威道。

引言

談到銅鑼灣移山填海的歷史,涉及大坑、東角、鵝頸、利園和奇力島等重點,二十世紀初,大坑是村落農地、東角是商業重鎮、鵝頸原有溪澗、利園本有山頭,而避風塘以北竟有孤島!凡此種種,需要條分縷析。因資料豐富關係,今次只圍繞銅鑼灣道、高士威道、避風塘和奇力島展開叙述;東角及利園山,則另篇介紹。

高士威道

開埠前,銅鑼灣的海岸線已在高士威道。

夏歷《香港東區街道故事》指出「1841年之前,高士威道已經存在,這條路原稱石堤路,是香港原住民所築成的。」現今有不少資料指出開埠初年的海岸線在銅鑼灣道,這種說法,值得商榷。高士威道英文名稱是 “CAUSEWAY ROAD”, 其中 “CAUSEWAY” 是海堤之意,其功用是阻擋由海洋湧至農田的海水,保護大坑一帶的農作物不受損害。

根據一八四二年地圖,銅鑼灣道尚未出現。相反,可供市民步行的海堤已經出現,後來高士威道是以海堤的基礎,擴建而成。今日維園一帶,則仍屬淺灘。

1870s銅鑼灣。圖右戴帽所站位置是銅鑼灣道,圖中綠叢位置是海堤(即今日高士威道)
1870s銅鑼灣。圖下亂石位置約是銅鑼灣道,圖中下橫路是石堤路(今高士威道),遠方可見東角及奇力島

銅鑼灣道

銅鑼灣道,初稱筲箕灣道。

筲箕灣道於開埠時已經著手建設,直至一九三五年英皇道通車,銅鑼灣一段筲箕灣道改稱「銅鑼灣道」。這裡的古建築,必以建於一八六三年蓮花宮為首。蓮花宮外掛兩對對聯,其中兩句「開窗臨海面」、「近聽水聲清」,印證了廟宇昔日臨近大海的說法。細意觀察蓮花宮,其底部建有地臺,何故?這是與附近的地勢有關。

上:約1890s 大坑蓮花宮;下:今日蓮花宮

紅香爐村

水源,是古代開村的關鍵。

開埠初期,當地居民依賴渣甸山流入銅鑼灣道一帶的流水。這些水源,既形成天然沼澤,又可以灌溉農田。根據一八六三年的地圖,清楚看見山嶺有一流水,注入 “PADDY FIELD”(即農地或窪地) ,一九零一年地圖,這地屬於紅香爐村的領域,可見水是居民的生命之源。

1863年地圖。紅線是海堤,保護 “PADDY FIELD” 一帶農地。藍線是銅鑼灣道。
1901年地圖。紅線是高士威道,藍線是銅鑼灣道, “PADDY FIELD” 的位置正好是紅香爐村。
上:1930s高士威道;下:今日高士威道

然而,紅香爐村一帶地勢較低,雖便於耕作,但農田附近的沼澤亦衍生不少衛生問題。1883年,政府將銅鑼灣道及高士威道之間的濕地填成乾地。這片新地,其後興建了中華游樂會、皇后運動場和海軍球場。皇后運動場的地段,即今日皇仁書院;海軍球場,即今日銅鑼灣運動場及中央圖書館。

高士威道及銅鑼灣道之間濕地填平後,其中一處撥建皇后運動場。圖中是港府於1898年頒布皇后遊樂場條例內容。1930地圖。當時銅鑼灣道仍稱筲箕灣道
圖右空地是海軍球場;球場上方是皇仁書院。黃兆開攝於1966年。

避風塘

今日的避風塘位於維園北面。而避風塘之設立,則源於1874年風災。政府鑑於是次風災造成大量傷亡,港府遂於1883年建造避風塘,地點在今日高士威道北面,即今日維園所在地,供船隻避風,以策安全。五十年代,港府鑒於人口激增,康體設施供不應求,遂於避風塘位置進行填海,興建維多利亞公園。1957年,公園落成啟用。避風塘遂移至維園北面,即今日位置。

1956年,圖中稍上位置空地,便是平整中的新填地,即今日維園。

奇力島

開埠時,原是獨立小島,乃英國軍隊之軍火庫。1955年,避風塘完工後,波斯富街北端已建有堤道,連接奇力島。1969年,政府修建海底隧道,於奇力島及銅鑼灣北岸進行填海,小島遂併入銅鑼灣。同時,政府又於維園北面進行小型填海,建設維園道以連接海底隧道。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維園北面,其時尚未有車路。照片採自uwants討論區。
六十年代.奇力島與銅鑼灣的連接工程

小結

圖右是本文探討部份。開埠前,高士威道已有海堤,屬最初海岸線。1883年,政府填平高士威道及銅鑼灣道之間濕地。1954年,政府因興建維園進行填海,海岸線遂延出近四百米。1972年,因興建海底隧道,需要造地接駁,再於維園北面進行小型填海。綜合百多年來銅鑼灣一帶的發展,簡圖如下:

製作團隊
製圖:Stephen Cheung
美工:Vivian Ngo
資料搜集:Nicky Wong, Fung Wing Chi, Jacky Yu
新舊對照:Leung Wing Hin
文字:Jacky Yu

論四五十年代電影配角:被遺忘的綠葉 (上)

論四五十年代電影配角:被遺忘的綠葉 (上)

香港電影業於一九四五年後正式恢復,經過一番戰亂,人們更珍惜得來不易的事物,忘記戰爭的傷痛,電影就成了最佳的娛樂和精神慰藉,亦因此造就了電影業於四五十年代的高速發展。若談當年的影星,大部份人只記得白燕、吳楚凡、張瑛、張活游等主角,但其實當年仍有不少的所謂二線演員,對復員後的香港影業作出極大貢獻,可惜的是,他/她們因各種原因,或早逝或潦倒或引退或移居等緣故,導致今天名字已漸被淡忘。本文除了想喚起大眾的回憶外,亦希望藉此機會向一眾綠葉演員致敬!

馮應湘(1905-1955)為美國歸僑,1938年首次參與演出,因英語和跳舞了得,加上外形瀟灑,故多演花花公子和惡少一類角色,戰後參與大量粵語片拍攝,並多與周志誠合作同作奸角。1955年馮氏身體抱恙入院,但未有按醫生指示体息,並立刻投入工作,導致疾病加重,終告不治。原定馮應湘是準備參演由伶星合作,為其好友身後蕭條的伊秋水籌款而拍的《後窗》一片,奈何永未能成事,反而是一對好友結伴西去!
陳天縱(1903-1978)名伶陳笑風之父,二十年代於廣州進身粵劇界,後移居香港。四十年代受聘於大觀影片公司任編導,亦編而優則演,參與不少演出,五二年一家回歸祖國,續為國內電影界服務。

葉仁甫( -1955)三十年代於上海加入影圈,後來港並成為大觀電影基本演員,四十年代中後期活躍於影壇,臉形特長,天生的諧角人材。

中間站立者紫羅蓮、其左一馮應湘、左二陳天縱、左三葉仁甫

劉桂康(1918-1955)少年時已是童星,抗日期間曾從軍,復員後再入影圈,以肥胖身形滑稽臉孔而善演諧角,與楊君俠被合稱為東方「來路哈地」,可惜天不假年,於盛年病逝。
左起鄺山笑、劉桂康

楊君俠(1910-1939)三十年代初受訓於聯華演員養成所,並於三四年參與第一部電影《鐵骨蘭心》,一生拍片約六十齣為著名諧星,與劉桂康被合譽為「東方來路哈地」,正是前途無限之際,不幸於一九三九年染上霍亂英年早逝,享年二十九歲。

林妹妹(1912-1968)1933年已開始從影,戰前原屬一線女主角,一生參與影片約250部,戰後淪為配角以演風塵女子、潑婦、二奶奸角而著名,中年後生活潦倒,疑染不良嗜好,淪落風塵並多番自殺未果,於五十三歲之齡癌症而逝。

伊秋水(1904-1955)原名伊景榮,據稱有外國血統,戰前原為粵劇丑生,戰後轉型成粵語片著名諧角,有東方差利之別號,有子伊雷亦為七十年代名影星,伊秋水於一九五五年因喉癌病逝,身後蕭條,因伊氏生前在影圈人緣極佳,故眾當紅伶星首次聯合義演「後窗」一片,籌款以濟其孤寡,在當年伶星失和之際,眾人捐棄成見,實為極之難得的義舉!


黃壽年( -1953)三三年以「良心」一片加入影圈,戰後較活躍而善演老角,至五三年跟隨號召回歸祖國,但竟為親子黃譚雄檢舉及聚眾批鬥,最後死於槍下。
右起伊秋水、黄壽年
歐陽儉(1914-1961) 生於廣州,父親歐陽若湖亦為戲班中人,自少受感染而學粵劇,為四大名丑之一,戰後加入電影界成著名諧星,被譽為東方瘦皮猴,一生參演電影180套紅極一時。1961年因胃癌遺逝,各伶星亦以伊秋水之前例,於1962年聯合拍攝《春滿皇帝家》一片,得款以贈予其家人。
秦小梨(1925-2005) 戰前三十年代由其父栽培聘請名師訓練而成粤劇女伶,曾長期作為余麗珍的副車,因曾於美國受雜耍訓練,回港加入粵劇功架之中,亦以此而馳名。1945年憑一套新潮粵劇,《肉山藏妲己》中的超大膽(當時尺度)比堅尼上陣,一炮而紅,並於四九年加入電影界成為著名豔星,惟始終未站穏一線,前後作品達七十多部,於六零年後移居舊金山,洗盡鉛華回歸平淡。至二零零五年以八十高齡癌症而逝!

(未完待續)

作者:許日彤先生

斐沙先生(Frederick Fisher)與國父孫文

斐沙先生(Frederick Fisher)與國父孫文

雙十紀念日

十月十日雙十節,自然令人想起國父孫中山。他推翻滿清建立民國的經過, 與及他曾在香港經歷的事蹟,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知道。現在試從一位早年在香港殖民地工作的英籍官員的眼中看孫中山,重新了解當年他在香港的事蹟。

邂逅偉人孫中山

前文提及的Frederick Fisher (下稱斐沙) 是香港殖民地政府的英籍官員。他與孫中山先生於差不多時期來到香港,而且年歲相近。孫中山初來香港的時候,還是一位普通的中國籍青年,腦後拖著辮子。

青年的孫中山。其時正就讀於香港拔萃男書院的前身「拔萃書室」。

當年,潔淨局(今日衛生署)除負責衛生事務外,也主管西醫診所執照審批工作。1892年,孫中山於西醫書院畢業後,前往潔淨局申領診所執照,與負責審核的斐沙先生見面,兩人便因此結識。 可惜當年診所執照現已不存,或謂因國父投身革命而被吊銷,故只能立此孤證,留待後人考據了。

十九世紀末.上環荷里活道雅麗氏利濟醫院。

後來,斐沙因為工作關係,需要時常巡視街道,孫中山間中亦會順道與他一起散步,並向他了解香港市政工作,兩人漸成朋友。據說國父醫術高明,還曾經替斐沙和他的兒子 Joseph Fisher 診病。不過孫中山卻從未向斐沙提及參與革命一事,故後人曾經懷疑國父是否借機認識殖民地官員,掩護在港的革命活動。

十九世紀末,荷里活道西望。昔日西醫書院便屹立在這條街上。

據斐沙先生憶述:這時的國父孫文,已經剪去辮子、穿起洋服、蓄上鬍子,從外觀上看來像日本人多於中國人。又精通英語,生活 恪守規律,與當時香港一般中產階級的華人分別不大,只是社交上比較低調。但據歷史記載,國父於東渡日本後,方才剪去辮子,與婓沙所述似有出入。

不知是否就是Frederick Fisher(斐沙)所說的似日本人多於中國人時期的孫中山?其時正利用醫生身份奔走各地策動革命。

仗義相助避難日本

1895年,孫中山策動廣州起義失敗後,旋即被清政府通緝,並且要求香港政府立刻將國父逮捕歸案。那時候,斐沙才知道這位Doctor Sun的真正身份!滿清政府雖備受列強侵凌,在弱國無外交的情況下,英國政府沒有可能聽其差遣,但為了止息干戈,只得借故吊銷孫中山診所執照,然後迫令離開香港。由於斐沙先生的背景特殊,故受命處理孫中山事件,原因或有以下數點:

他屬於潔淨局的督察級中層官員,負責行動組,職務包括批核及吊銷牌照,與本案要求吻合;

他精於廣東話,不必假借潔淨局的華人通譯,行事自由,有助執行秘密任務;

他與孫中山熟稔。

歷史記載國父於1895年11月離港赴日,再轉至檀香山繼續革命活動。根據斐沙先生憶述,孫中山真正離港是1896年3月,前說以孫中山於1895年11月離港,目的旨在製造煙幕,分散滿清刺客注意,讓孫中山得以安全赴日。若不佈置煙幕,則容易招來滿清注意,則孫中山或將依楊衢雲之例,遇刺而亡。致使香港政府於1896年3月始發出驅逐令。

除斐沙先生仗義襄助外,又獲得久米洋行(當時地址:中環德輔道十號)日藉老闆串部義雄協助,孫中山遂得東渡日本。

當年串部義雄的名片。他的名字也改得好:義雄「義」氣,英「雄」。當年協助落難的孫中山東渡日本。也可算是「義氣英雄」了。
據說這位日本女士是串部義雄的太太,當年亦曾參與協助孫中山東渡日本。 
1900年政府檔案。其時斐沙先生晉升至高級督察,工資增幅42%,未知是否與國父事件處理得當有關?

革命初期香港人的反應

孫中山在當時的香港,雖說是一舉成名,但是華人社會的反應卻十分矛盾。有人認為他是英雄,另一方面又害怕革命黨人破壞香港社會的安定。在華人的上流社會則普遍不支持,結果經過議政局(大概是今日的行政局)的商討後,決定將孫中山驅逐出境,而且對當時一些華人組織展開調查,禁止一切在港支持孫中山的活動。不過,有部份興中會的會員,包括後來被清政府派人刺殺的楊衢雲,仍然在港秘密活動。香港的英籍官員普遍採取「隻眼開,隻眼閉」的中立態度,革命活動得以有限地繼續進行。

1895年《香港華字日報》轉載清政府通緝國父文書


故地重遊

闊別多年後,孫中山先生於1923年重臨香港。他在香港大學演講時, 被問及當年革命思想的起源。他說(原英語):「我的革命思想發源地即為香港,至於如何得之,則我於三十年前在香港讀書…… 暇時則散步市街,見其秩序整齊,建築宏美,工作進步不斷,腦海中留有深刻之印象。香港政府官員皆潔己奉公,貪贓納賄之事絕無僅有……」孫中山先生所提及的「暇時則散步市街」和「香港政府官員皆潔己奉公」,未知是否與當年認識的Frederick Fisher(斐沙先生)有關呢?

1923年2月20日,孫中山先生演講後與聽眾合照

傳聞軼事

以上國父在港軼事, 與歷史上的記載或有出入。有人會問:「這是事實嗎?有沒有證據?」 根據1890年至1896年間的香港政府公務員資料,其中最有機會接觸孫中山的官員當中,斐沙是其中一位既懂得廣東話,同時又在潔淨局工作的英籍官員,而孫中山正是廣東人。事實上他們能夠認識的機會甚大。 當時香港的公眾衛生管理,都是潔淨局的工作範圍,而孫中山的身份是醫生。在工作上彼此之間都有關係,所以在某程度上這段事蹟也是相當可信的。

當然,有關整件事蹟的來龍去脈,其中未免夾雜後人的猜測,讀者自當鑑之。

當年在香港轅門報刊登晉升公告,俗稱刊憲

1896年7月Frederick Fisher(斐沙)因在潔淨局的工作表現理想而獲得升職。公告是由當年的輔政司「駱克」簽發。今日灣仔的駱克道就是紀念他。是年3月孫中山被驅逐出境。7月斐沙先生升職。兩事不知是否有關?

1896年2月的憲示。內容十分隱晦。

其時,孫中山尚未被驅逐出境,憲示大意是由一名英軍官員與議政局的委員組成委員會 「密訊」東華醫院的理事是否照 「始創之意」辦事。委員可以到任何東華醫院內各個地方「任憑查看」( 相等於搜查令)然而,據說當時的東華醫院理事亦有興中會的會員。

二十年代,孫中山訪問香港,商人善用名人效應,在火柴盒刻印孫中山肖像,以作宣傳。
這一間在上環的廣有成公司電話號碼是1662,只得4個字。

當年,商人利用孫中山肖像作宣傳,不知他有否先得到孫中山本人的同意?

作者:John Fisher

論四五十年代電影配角:被遺忘的綠葉(下)

論四五十年代電影配角:被遺忘的綠葉(下)

林坤山(1891-1964)二十年代原為教師,以嚴厲而聞名,學生戲稱其為坤山(即老虎)後來亦以此作藝名。最初先演出粵劇,三十年代成為一線電影演員,戰後改作配角,多演滑稽角色或老太爺,以豪門夜宴一片飾老太爺一角,《留鬚請飲》最深入民心,1964年以肺病不治。
周志誠(1903-1956)早年在上海加入電影界,戰後南遷來港先後演出過百部電影,與馮應湘合演奸角絲絲入扣,兩人四至五十年代中為粵語片的中流砥柱。一九五六年心臟病發逝世,下葬於跑馬地天主教墳場,何其巧合者與其為鄰的就正是跟他合作無間的好拍檔馮應湘。

鄺山笑(1905-1976)原為粵劇紅伶,師承戰前著名男花旦千里駒,三十年代開始向電影界進軍,以俊朗外形成為一線男演員,為三十年代最多產的男影星。戰後退居二線並大幅減產,至六零年代已漸為人所淡忘。

鄧惠森(1923- )家景富裕,父為電影公司主事人,1949年加入影圈,從影以來拍片八十多部大部份皆演闊少,亦正亦邪,但始終未能獨當一面。1954年曾與林家聲之妹林家儀因婚外情而被其父用刀刺傷,成為當年一大新聞,後鄭又曾涉行騙案,至六十年代中逐漸淡出影壇後移居澳洲。

麗兒(1917-1991)為美國舊金山歸僑,為第一代電影導演美藉華僑趙樹燊的妻子,她首部電影《歌侶情潮》乃香港首次製作的有聲電影。麗兒屬多材多藝影星,粵語片外亦曾參演不少英語及國語電影,前後作品共達六十多部,六零年退出影圈,相夫教女。

左:鄧惠森;右:麗兒

黃超武(1912- )原為粵劇小武,戰後參加了馬師曾的太平劇團,並於四十年代參與電影工作,多演第二男主角,惟始終未能站穏一線地位,女角合作最多者為周坤玲,後來結成夫婦。六十年代移居美國,於舊金山經營餐館至八十年代榮休。

右起廖俠懷、秦小梨、黃超武

黃金愛(1938- )天材伶人和演員,七歲已踏臺板演粵劇,有外圍花旦王之稱,四十年代末加入影圈,代表作有《戲迷奇遇記》、《蓬門小鳳》,六三年赴美深造,定居於舊金山。

左:黃超武;中:麗兒;右:黃金愛

袁步雲(1922-1995)四十年代日佔期間於廣東粵劇界走紅,戰後移居香港,因好賭導致生活艱難,幸得一機會,獲《成報》邀請繪畫《細路祥》漫畫,遂一炮而紅!其後進軍電影界,開拍同名電影,由李小龍飾飾細路祥一角,據稱小龍此藝名即由袁氏所改。終生穿梭電影和報界,善演奸角及勢利小人。

扮演差利者:袁步雲;中站女子:林妹妹
廖俠懷(1903-1952)戰前粵劇四大名丑之一,戰後進入電影界,代表作有《甘地會西施》、《大鬧廣昌隆》等,以戲路廣闊,腔調獨特,能演多種角色而著名,五二年演罷大觀公司的《浪子回頭》一片後急病離世。

除上列各位外,對於戰後復員時期本港電影業作出貢獻者實不在少數,述及者不到十之一二,隨口說來即有鄧美美、馮敬文、江一帆、周坤玲、錢大叔、張生、謝君蘇、李燕萍、黃楚山、馬金玲、高超、袁立祥、大聲婆、朱由高、小燕飛、檸檬、高魯全、甘露、陶三姑、馬笑英、矮東瓜等等,因篇幅所限未能盡錄。至於五十年代之後出道的绿葉演員,更是恆河沙數,但恕非本文所談論之範圍了。文章之末,請容許筆者在此,再次對所有早期香港電影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作者:許日彤先生

早期殖民地的英籍官員生活

早期殖民地的英籍官員生活

穿上早年香港殖民地官員制服的Frederick Fisher,約攝於1898年

背景

1842年至1997年的英國殖民地時代,為數不少的英國官員獲派香港工作。然而,其中大部份都是過客:有人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便被調派其他地區;或者退休後回到英國祖家。亦有少部份人最後選擇留在香港落地生根,他們的後代與本土華人通婚,逐漸同化成一個特別的社羣。

遠渡重洋

上期文章介紹過的異族婚姻男主角Joseph Fisher的父親Frederick Fisher,大約在1886年間加入了香港政府工作。當時的英國政府對香港這殖民地不太重視,只視香港為一個重要的補給據點。加上當時香港所在區域偏遠落後,故在英國官員心目中,被調派香港工作並非優差,心情有點像今日香港公務員被調沙頭角工作一樣。但這位年輕的英籍人士 Frederick Fisher 仍然抱着興奮的心情,坐了三十多天的輪船來到香港。(當年只能坐船來港)

初來乍到

1880年代的香港雖然已經開始發展,但並不繁榮。政府公務員的工作清閒,不會像現在那麼有“挑戰性”,連特首也時常被人罵得半死!初期,他在警務署工作。後來轉職潔淨局(Sanitary Department; 即今日衛生署 ) 擔任較高級的管理職位。根據早年香港政府檔案Hong Kong Blue Book 的資料。1888年,於香港政府工作的英籍公務員總人數不多於1000人(並不包括駐港英軍)。政府各部門的分工也不像現在的細密。因為工作上的關係,他時常有機會接觸基層的華人市民,因此學懂了廣東話!還得到額外的語言津貼。當年的香港政府大力鼓勵英籍公務員學習廣東話。凡懂得廣東話都獲發給額外薪金。

香港現存最早期的政府資料檔案(藍書).圖為1871年封面頁

與華人社會關係

這位英籍人士的全名是「William Frederick Alfred Fisher」,因為一般華人都不懂英語,所以當時其他華人就以他姓氏「Fisher」的譯音「斐沙」作為對他的稱呼。最初與這位「斐沙先生」接觸的華人們,基本上都抱有一點「敬而遠之」的心態,不敢與他太親近。但因他懂得廣東話,而且性格隨和,所以他也認識了一些華人朋友,生活逐漸變得中國化。後來他兒子Joseph Fisher與華人通婚,相信某程度亦受了這種生活文化影響。

1901年香港政府公務員檔案 (Blue Book)內頁。當年一名中級政府公務員的年薪只是$1,440,即月薪 $120 !1898年香港潔淨局公務員記錄,當年署長級的年薪是$3,600,中級公務員是年薪$720起。Frederick Fisher 因為懂廣東話,故年薪有$768。初入職的華人信差年薪是$72,月薪只得$6!看來每月薪金只得六元的 Chow Hien 生活必定很艱難了!
1889年潔淨局招標清理人糞和牲口糞工作公告
1895年潔淨局招標承辦夏季制服公告

英籍人士的婚姻難題

1880年代的香港,英籍男女適婚比例完全失衡。當時男女比例約10:1,在港英籍女士可謂「皇帝女唔憂嫁」。斐沙先生也算幸運,他在1889年與一位英籍女士結婚。他們在堅道明愛天主教總堂舉行婚禮,教會並安排他們在結婚登記大冊上簽署登記。據資料,這本登記大冊由1872年開始使用,直至1895年才寫滿,即23年內的新人都是在這本冊子上登記結婚。曾經有父子在結婚時都在這本冊子上簽署登記,情景相當有趣。而當年亦未流行簽發結婚証書,所以這本現藏於香港明愛天主教總堂的登記大冊,已經成為教會的重要歷史文物之一。

Frederick Fisher在明愛天主教總堂結婚時的登記冊封面影印本。下面藍色印章及簽名是在1986年由天主教教區祕書簽字証明的合副本
Frederick Fisher在明愛天主教總堂結婚時的登記冊內容影印本。由此可以認識到早年的結婚登記冊內容面貌,作為香港婚姻歷史的見證

落地生根

這位斐沙先生在1886年來到香港,直至1942年病死於赤柱集中營。他的一生幾乎都是在香港渡過,而他的兒子Joseph Fisher更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之後Joseph Fisher與華人通婚,子孫都是中英混血兒。在早年的香港殖民地歷史中,這樣的一個中西文化交融家庭,也可算是一個社會的縮影。

Frederick Fisher 的全家福。 約攝於1920年代。圖:(中央)Frederick Fisher; (後排中央留鬚)Joseph Fisher; (前抱小孩婦女)Joanna

作者:John Fisher

天網恢恢話三狼

天網恢恢話三狼

論香港近幾十年發生的案件,如選最轟動的相信當以五九年至六一年發生的三狼案為最。當年本港民風純樸,少有此等謀財害命的嚴重案件發生,加上此案分兩部份,時間前後長達三年,又牽涉父子二人,案情錯綜複雜,故引起公眾高度關注,至今歷數十年而不衰。

三狼:(左起)馬廣燦、倪秉堅、李 渭

一九五九年六月十九日足球界名人黃應球先生,於灣仔六國飯店仙掌夜總會消遣完畢,取車途中遭綁票,數日後黃家接獲打單信,內付耳朵一隻於信中,並署名野狼要求贖款。黄氏父親黃錫彬為著名石油業富商,得悉此事後立即報警,輾轉間綁匪消聲匿跡,事情亦變成無頭公案。至一九六一年二月十日黃錫彬返工途中在渣甸山白建時道寓所附近被兇徒綁架,禁錮數天後獲釋,據聞付了港幣五十萬贖金。消息一出全城嘩然,當時流言四起,有說野狼是數十人的大集團,又有説是具有特務背景,人言人殊,警方破案無著,正自茫無頭緒之際,事情卻峯回路轉。

當日藏參地點平面圖
黃錫彬被擄後,竟於數天後獲釋。

六一年十二月的一個晩上,巡警路過龍翔道,忽聞有男子在路傍大呼救命,警員上前查詢,意外地揭發了一宗企圖殺人滅口案件,竟然發現涉案四人便是野狼一夥,當塲拘捕其中二人(即李渭、鄧偉明),另兩人逃去。又數天後警方憑藉線報,分別於大坑東和九龍城福佬村道再拘捕逃犯倪秉堅和馬廣燦,經深入調查後發覺在此之前已有一人名叫鄧天福的元朗屏山人因知悉內情,威脅勒索「爆大鑊」而被殺人滅口。

三狼接受審訊(遠)
三狼接受審訊(近)

至於龍翔道被追殺者為鄧偉明(鄧天福同鄉兄弟),為參與綁架黃錫彬的從犯,亦因財盡故威脅三狼索取更多金錢而險招殺身之禍!後証實案中主犯李渭,原為黃氏之表親,亦曾於其開設的新英行工作,夥同教車師傅倪秉堅,化妝師馬廣燦(黐鬚燦)一同參與此案。話說黃應球被綁架時,過程中竟認出了李渭聲音,為免生變,三狼即挾帶黃應球前赴深水灣山頭擊斃!據悉在調查過程中,黃家因堅持要証明黄氏仍生存才答應付贖款,故三狼無計可施下只有放棄;後又因心有不甘再策劃綁架黃錫彬。

黃錫彬出庭作證

六一年案發後,據傳經多番與其十一子黃應仕(前無線新聞總監)討價還價後終達成協議,並隨後於鰂魚涌華蘭路釋放黃錫彬。

破案後黃應球和鄧天福屍首終分別在深水灣高爾夫球塲後山和石澳被掘出。
遇害死者遺像
黃應求屍骨被發現之處
傳媒追述黃應求被殺事件始末(一)
傳媒追述黃應求被殺事件始末(二)

經過審訊後,三狼李渭、馬廣燦和倪秉堅亦於六二年三月十四日被判死刑,雖然李渭曾訛稱黃應球在逃走時意外摔斃,但終不獲法庭接納,兩番上訴倫敦樞密院,均被駁回。同年十一月廿八日被處決。

黃氏一案雖了,但其實能破案是純屬幸運,當日如不是剛巧巡警在該段時間路經龍翔道,最終可能只是深水灣山頭多添一亡魂而矣,此案亦將永沉大海。其實三狼案仍有很多未解疑問,例如三狼原先在永興街黃應球家門外等候,為何當晚竟知黃氏會去仙掌夜總會?又如案情透露黃錫彬案原有一女子參與,但為何從未有被提訊?藏參地點為摩利臣山道三十七號五樓,愉園體育會樓下;為何三狼要選址在如此張揚的地方?又行刑前有傳三狼同黨已安排好劫獄,言之鑿鑿,到底是真是假?贖款最後未有全數起回,到底落於誰手?總之冥冥之中似有主宰,一塲虛幻富貴,換上三人性命,正好應了人在做天在看,善惡到頭終有報這老生常談了!

作者:許日彤先生

南區舊事(二):鴨脷洲

南區舊事(二):鴨脷洲

二十世紀的洪聖爺廟

鴨脷洲是很接近香港的一個離島,位於香港仔對岸。開埠初期,已經有漁民居住。五六十年代,來往鴨脷洲和香港仔要靠小艇和電船仔接載,當年坐艇仔小童的收費五仙(斗令)、電船一毫,所以小艇生意也不錯。

三十年代.鴨脷洲,背景是今日華貴邨
四十年代.當年前往鴨脷洲,需要在今日蒲窩口碼頭乘小艇才可到達

因地理環境關係,五、六十年代這裡的賭毒很旺,很多人怕在這裡攝影,猶幸我在香港仔長大,這裏的街坊都認識我,年青時更經常在鴨脷洲拍攝寫實照片,題材多不勝數!當年,鴨脷洲街坊非常團結,他們經營造船業、船塢、船機器維修、醬料、金銀衣紙香燭、福建麵線等,其中醬油業更行銷東南亞,家庭式福建麵線也有出口和內銷業務,經過多年發展,今日很多行業已經結業或搬遷了。

早期香鴨區地圖。鴨脷洲西面是墳場,四十年代墳地附近變成醬園,東主姓廖;六十年代時期出品醬油行銷東南亞,當年鴨脷洲仍是一工業區。

還記得六十年代的「四喜居酒樓」,他們的炒飯很出名,這裡也有燒味工場,當年很多艇仔、粉艇(艇上經營粉麵的食肆)的叉燒和燒鴨都由鴨脷洲那邊供應,還記得小時候的叉粉、燒鴨粉和肥叉撈粉都是三毫一碗,當年味之素還未面世,湯底還是以魚牙菜魚仔淆製,因味道極佳,我每次必吃三碗方休。那時坐在自家的躉船傍邊,一邊欣賞沿岸景緻,一邊等賣粉艇經過,購得心頭好後,乘著海風細嚼艇仔粉,加上暗暗的火水燈光,那種氣氛,實在難以言喻,可惜十多年間也找不到艇仔粉的舊照,暫未能與大家分享。

五十年代.從田灣望鴨脷洲尾,今為海怡花園,六十年代是發電廠
田灣望鴨脷洲尾。右手邊小島是火葯洲。

鴨脷洲的洪聖爺廟歷史悠久,建於十八世紀,當年香港仔和鴨脷洲大部份居民以魚業維生,歷年來香火頂盛,是漁民們祈福廟宇,家族(漁利泰)長輩也有份捐獻。很榮幸香港舊照片給我機會在此執筆,讓我能將小時候的南區記憶,與大家分享!

十八世紀.鴨脷洲最早期洪勝爺廟

作者:冼培安先生

艇戶事件中的長毛

艇戶事件中的長毛

銅鑼灣裁判司署門外的聲援者,最右邊的是“雄仔”梁國雄,與身旁的朋友同樣長髮,這時大部份年青人都是長髮的。

《油麻地艇戶事件》一文圖片中,我們看見紙棺材的出現,卻不見長毛身影。抬棺材示威的創始人是鄺福生等一班社工,廿多年後始成為長毛反中共示威的必備道具。艇戶事件抬棺材的雖不是長毛,但銅鑼灣裁判司署審訊甘浩望神父等時,長毛等「革馬盟」成員到場聲援,張開「撤銷無理控罪!支持艇戶上岸!」橫額。聲援人群越聚越多,人數達百餘人。警方通知艇戶負責人,可能會控告聚集群眾非法集會。根據當時《公安條例》規定,五個人在一起可以被檢控非法集會。艇戶負責人通知聲援者散開,只要不是五人在一起,警方便不會檢控。長毛等仍五個人在一起,藍帽子上前收繳革馬盟的橫額,拘捕長毛。

革馬盟全名是「革命馬克思主義聯盟」,於七十年代尾成立,認同蘇共革命家托洛斯基的思想,成員有:長毛梁國雄、娛樂界名人岑建勳、立法會議員梁耀忠、吳仲賢等十數人,以吳仲賢為領袖。後來各人意見分歧,先後離去,1989年解散。

當年社運圈中,長毛是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較年長的岑建勲、余仲賢等叫他「雄仔」,直到現在仍如此。

七十年代,歐洲左翼思潮抬頭,香港左翼青年梁宗廣、岑建勲、吳仲賢等到法國留學,尋找理想,傾向托洛斯基主義,高峰期達二十餘人。托洛斯基主義是共產主義一個派別,主張建立工人階級政權。吳仲賢等回港後投身社會運動,發動「反加價、反失業、反壓迫、反貧窮」運動,提出「佔領工廠」的激進口號。部署組織工人,開展工人運動。

是時社工對托派是有所不滿的,處處提防托派的滲入,害怕會員被拉走,不喜歡托派在刊物上公開批評自己領導運動的方法。「工聯會」認為托派正滲透入自己的組織,開展一場批托運動,在機關刊物《香港工人》指托派是蘇聯代理人,背判祖國出賣工人。親中共組織《盤古》和李怡主編的「七十年代」不斷有批托文章出現,學界「國粹派」內部傳閱國內外的批托資料。右派《華僑日報》社論批評托派,《明報》則以低調處理托派新聞。港英則將對政府不滿者誣指為托派,是破壞社會分子。連番打擊下,加上香港政經日趨穏定,托派活動轉低調。

據左派圈子中人說,當年任何人若被懷疑是「托派」的話,各人就自覺地遠離他而去。但左派圈子中始終沒有找出一位真正的托派。縱觀整個香港托派史,托派未能成立一個鞏固有實力的組織,亦未能對香港社運發揮過較大的影響力,只算是一個邊緣黨派。

甘浩望神父有一本傳記,記載艇戶事件。《從米蘭到鑽石山──甘仔故事》,作者江瓊珠,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出版,

圖片說明:

艇戶事件 (17)

銅鑼灣裁判司署門外的聲援者,最右邊的是“雄仔”梁國雄,與身旁的朋友同樣長髮,這時大部份年青人都是長髮的。

艇戶事件 (16)

圖中男青年人都是留長髮的。

艇戶事件 (22)

藍帽子收繳革馬盟的橫額。

艇戶事件 (23)

年青的警員不愠不火的帶走長毛,雄仔循例高喊口號。